APP下载

安徽宿松方言的转指标记

2017-05-09黄晓雪

华中学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单音节指人代词

黄晓雪

(广州大学,广东广州,510006)

宿松方言的转指标记有“个”、“里个”、“底”、“底个”、“里”,它们大致相当于普通话的转指标记“的”[1]。

一、 转指标记的用法

1.1 个

“个”[·ko]用于名词、区别词和形容词后,“X+个”相当于一个名词。

① 名词(包括代词)+个

“个”前面的名词主要是表质料的名词,例如:钢个│瓷个│纸个│铁个│布个│蔑个│泥巴个|牛皮个|木头个│杉树个│毛线个│尼龙个│塑料个。

一些代词后也可以带“个”。例如:

么事什么个│哪里个(询问事物和处所的疑问代词+个)

那里个│这里个│兀里个(处所指示代词+个)

这里的“处所指示代词+个”不同于“指示代词+量词‘个’”:前一种结构里的“个”可以用名词替换,如“那里个”可说成“那里书”;后一种结构里的“个”不能用名词替换,如“这个”不能替换为“这书”。

指人的代词不能后附“个”,如不能说“我个”、“你几你们个”、“哪个谁个”。

“个”前面也可以是带方位词“里”的处所词:

A组:塘里个│碗里个│抽屉里个│篮里个│房里个│荷包衣袋里个│田里个│桶里个

B组:家里个│学堂里个│轧米厂里个│龙王庙里个│饭店里个│乡里个│村里个│我家个│娘家个│婆家个

A组“个”前面的成分是处所名词,B组“个”前面的成分是处所名词兼实体名词。

指人名词和时间名词不能进入这一格式,如不能说“哥哥个”、“王伢小王个”、“明朝个”。

② 区别词+个

例如:金个│银个│急性个│慢性个│男式个│女式个│大号个│小号个│新式个│老式个│公个│母个。

③ 形+个

跟“个”组合的形容词主要是性质形容词。例如:红个│蓝个│白个│紫个│大个│小个│长个│短个│团圆个│扁个│好个│新个│旧个│老个│破个│干个│直个│花个│难个│容易个│干净个│邋遢脏个│新鲜个│齐整漂亮个│囫囵个。

能后附“个”的词语都能直接修饰名词。例如:铁床│钢门│碗里饭│篮里菜│家里田│金耳索耳环│急性病│公猪│男式鞋│红花│新手表│干净衣裳│齐整漂亮伢│容易事。

“X+个”一般作主语、宾语,也可以单独成句。例如:

(1) 我买两个包在了,一个皮个,一个革皮革个。

(2) (那个菜)新鲜个好吃些,现个剩的不好吃。

(3) 你先做容易题目,落了再做难个你先做容易的题目,然后再做难的。

“X+个”也可以作定语,但必须带定语标记“里”(宿松方言的助词“里”既可以作转指标记,又可以作定语标记):

(4) 这些衣裳,红个里颜色好看些,黑个里式子式样好看些。

“X+个”在意义上通常是转指上文提及的某一范围的事物,既可以表单指,如例(1)和例(2),也可表类指,如例(3)和例(4)。上文未提及的事物,也可以用“X+个”来转指,这时“X+个”在意义上相当于一个表通指的类名[2]。例如:

(5) 佢总是喜欢吃甜个。

“大个、小个、老个”还可以转指人。例如:

(6) 大个里女到人家去着老大的女儿嫁人了。

“大个”指弟兄姊妹中排行“老大”,“小个”指“最小的”;“小个”也可以跟“老个”对举,“小个”指年轻人,“老个”指老年人。

1.2 里个

“里个[·li·ko]”可以用在名词、区别词、形容词、动词后表转指。

① 名词(包括代词)+里个

小王里个│奶奶里个│哥哥里个│我家妹里个我妹妹的(以上X为指人的名词)

你里个你的│我几里个我们的│佢里个他的│哪个里个谁的(以上X为指人的代词)

这边里个│那边里个│兀边里个│这搭这里里个│那搭里个|兀搭里个(以上X为处所指示代词。宿松方言的指示代词是三分系统,“这”是近指,“那”是较远指,“兀”是更远指。“这搭”、“那搭”、“兀搭”分别相当于“这里”、“那里”、“兀里”)

桌上里个│床头跟床头里个│地下里个│屋角下里个│房门背后里个│中间里个(以上X为处所词)

前日里个│旧年去年里个 这乎子现在里个(以上为X时间名词)

② 形容词+里个

干净里个│邋遢脏里个│新鲜里个│齐整漂亮里个

③ 动词(包括动词词组)+里个

开车里个│讨饭里个│教书里个│看山里个守山的│看门里个│磨剪刀里个│新来里个│替佢做事里个│诊牙齿里个│唱戏里个│开店里个(以上“V+里个”指人)

洗里个│借里个│吃里个│学里个│想里个│佢买里个│洗碗用里个│吃不脱完里个│哥哥寄来里个│佢送里个(以上“V+里个”一般指事物)

这些“X+里个”中的动词一般为二价或三价动词。

“X+里个”一般作主语和宾语,也可以单独成句,但不作谓语、补语和定语。例如:

(7) 那搭那里里个不要扒动,你用桌上里个。

(8) 佢吃公家里个,自己不出钱他吃公家的,自己不掏钱。

(9) 佢讲里个我冇听懂他讲的我没有听懂。

(10) 你用我昨日买里个你用我昨天买的。

(11) 坐在那里吃饭里个是校长。

(12) 将方刚才跟你讲话里个是哪个?

(13)这个筷子是我吃里个。

(14)这个屋原先是我住里个。

(15) 这个盆是邋遢里个脏的。

(16) 哪一个不喜欢有钱里个谁不喜欢有钱的。

“X+里个”可以转指动作的受事,如例(7)—例(9)中;可以转指动作的施事,如例(11)和例(12);可以转指动作的工具,如例(13);还可以转指动作的处所,如例(14)。可以作主语,如例(7)和例(11);也可以作宾语,如例(15)和例(16)。转指工具和处所时,通常只作宾语[3]。

1.3 底、底个

1.3.1 底

“底[·ti]”仅能附着在一些单音节的名词(限于表质地、材料的名词)、区别词和形容词后。“X底”相当于一个名词。

① 名+底。例如:木底│钢底│纸底│布底│篾底│皮底│铁底│瓷底。

“底”不能用于指人的名词和代词后,如不能说“妹底”、“我底”、“佢底”。

② 区别词+底。例如:金底│银底│公底│母底。

③ 形+底。例如:红底│黑底│白底│大底│小底│老底│长底│短底│瘦底│胖底│新底│旧底│热底│冷底。

“X底”一般作主语和宾语,不作定语,可以受数量词修饰。例如:

(17) 佢总是喜欢着穿红底。

(18) 木晾衣架容易烂,铁底经用些木头晾衣架容易烂,铁的耐用一些。

(19) 你买个便宜里的手表算着了,不要买贵底。——贵底我哪买得起!

(20) 这个瓶是瓷底。

(21) 我吃一个热底,冷底吃得肚子不好过不舒服。

(22) 这两个项链,金底比银底贵好多。

(23) 我买两个气球在了,一个红底,一个白底。

“X底”相当于一个类名,如例(17)—例(20);也可以表单指,如例(21)—例(23)。

“老底”、“小底”、“大底”除了指称事物外,也可以指称人,指称人时也相当于一个专名,这些“底”都可以换成“个”。例如:

(24) 老底住在大底家,小底出门去着老人住在老大家,老小出门去了。

1.3.2 底个

“底个[·ti·ko]”跟“底”的组配情况相同,即只能用于表质地材料的单音节名词、区别词和形容词后。例如:

木底个│钢底个│纸底个│布底个│篾底个│皮底个│铁底个│瓷底个

金底个│银底个│公底个│母底个

红底个│大底个│老底个│长底个│短底个│瘦底个|新底个│旧底个│热底个

“底”和“底个”在句法使用和表意上也相同,例(17)—例(24)的“底”均可用“底个”替换。

1.4 里

“里[·li]”的适用范围很窄,一般只附于动词(包括动词词组)后。例如:戴里│着穿里│做里│佢讲里│你住里│开车里│讨饭里。

“X里”转指上文没有提及或语境中没有提供的人或事物,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但句法功能很受限制,主要用作判断句的主语。例如:

(25) 佢讲里是大话,做起事起来冇得用做事没用。

(26) 我为里就是佢我为的就是他。

(27) 前头坐里是校长。

(28) 开车里是我家哥哥。

(29) 将方刚才跟你讲话里是哪个?

(30) 我吃里是筷子,佢吃里是□[t▯iau213]勺子。

(31) 你住里是楼房,日子才好过日子过得真好。

“X里”可以转指动作的受事,如例(25)和例(26);可以转指动作的施事,如例(27)—例(29);可以转指动作的工具,如例(30);还可以转指动作的处所,如例(31)。

二、 不同标记的用法比较

2.1 “里个”与“个”、“底”、“底个”、“里”

“里个”,不但能用于名词、区别词和形容词后,还能用于代词、动词或动词短语后;不但能用于普通名词后,还能用于处所名词和时间名词后。“个”、“底”、“底个”一般不能后附于动词或动词短语(少数单音节动词如“病”、“活”、“死”、“烂”等可以后附“个”、“底”、“底个”表转指),不能后附于指人的名词、人称代词以及时间名词。“里”一般只能用于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后。

2.2 “个”与“底”

“个”与“底”比较接近,但适用面仍有广狭之别:“底”一般只用于表质地材料的名词、区别词和形容词后,而且所后附的词都只能是单音节;“个”用于名词、形容词和区别词后,但不限于单音节。

2.3 “里个”与“里”

“里个”比“里”适用面要广得多。“里个”可以用在名词、形容词、区别词、动词后,“里”一般只用于动词(包括动词词组)后。“动+里”一般作主语;“动+里个”较多用作宾语,也可作主语。“动+里”用作主语转指施事时可以用“动+里个”替换:

(32) 将方刚才跟你讲话里/里个是哪个谁?

(33) 为头带头里/里个是佢。

(34) 开车里/里个是我家伯伯。

(35) 那个穿黑衣裳里/里个是佢家姆妈妈妈。

(36) 讨饭里/里个来着要饭的来了。

但用作主语转指受事时,“里个”和“里”有差别。比较:

(37)我今朝吃里是面。

(38)佢寻嫁里是个木匠。

(39)哥哥困睡里是竹床。

(40)那个女伢女孩子我喜欢。——我喜欢里个我家姆妈我妈妈又不喜欢。

(41)这是佢里盆这是她的洗脸盆,佢用里个我不要她用的我不要。

例(37)—例(39)中的“动+里”都用于判断句,转指上文没有提及的人或事物,这些“里”不能用“里个”替换。例(40)和例(41),“动+里个”都用于非判断句、转指上文提及的人或事物,这些“里个”一般不能用“里”替换。

2.4 “个”与“里个”

能够后附“个”的词语一般也能后附“里个”,但并不完全重合。首先,“里个”较少用于单音节词后,相比而言,单音节词后附“个”要常见得多。其次,“个”可以用于带方位词“里”的处所词后,如“塘里个”、“房里个”、“家里个”、“学堂里个”;“里个”一般用于不带方位词“里”的处所词后,如“这边里个”、“那搭那里里个”、“桌上里个”、“地下里个”、“房门背后里个”。带方位词“里”的处所词后较少用“里个”,只有在需要特别强调处所时,才有下面说法:

这里里个│那里里个│兀里里个

塘里里个│碗里里个│抽屉里里个│篮里里个│房里里个

家里里个│学堂里里个|轧米厂里里个|龙王庙里里个│饭店里里个

三、 转指标记的来源

3.1 “个”和“里个”的来源

朱德熙先生(1982)把体词性偏正结构分为粘合式和组合式两大类[4]。就宿松方言说,粘合式偏正结构就是不加“里”的“XN”(如“木头桌子”),组合式偏正结构指加“里”的“X里N”(如“木头里桌子”)。(这里作定语的X均指名词、性质形容词、区别词、动词等,不包括状态形容词)“X个”跟粘合式偏正结构匹配,“X里个”跟组合式偏正结构匹配,即:

XN→X个:木头桌子→木头个|缎子被卧绸缎被子→缎子个|男式皮鞋→男式个|金项链→金个|红袜子→红个|干净衣裳→干净个|齐整漂亮伢儿孩子→齐整漂亮个|塘里鱼→塘里个

X里N→X里个:木头里桌子→木头里个|缎子里被卧绸缎的被子→缎子里个|男式里皮鞋→男式里个|干净里衣裳→干净里个|齐整漂亮里伢儿孩子→齐整漂亮里个|吃里东西→吃里个|我洗里衣裳→我洗里个|我里书→我里个|桌上里碗→桌上里个

有些词语既能后附“里个”,又能后附“个”,如“木头个”、“木头里个”,是因为这些词语既可以直接修饰中心语,又可以后附定语标记“里”修饰中心语。

3.2 “里”的来源

“里”当是由定语标记“里”转化而来,当“X里N”中的N无须明言或不便明言时,就用“里”来表示转指。“X里”转指上文没有出现的人或事物,这一点跟“X里个”形成对立。“X里”转指的是“X里N”的N,N是一个上文没有出现的信息,用“X里”来转指N时,仍保持了这个特点。

3.3 “底”和“底个”的来源

与“个”、“里个”一部分用法重合的“底”是怎样来的,是历史上结构助词“底”的残留,还是“里”的音变形式,或者是语言接触中形成的某个方言的底层?因为材料缺乏,一时无从论定,只能存疑。至于“底个”,则可能是受“X里个”结构的影响,“X底”从而变成“X+底个”。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宿松方言语法演变研究”【13JHQ039】、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5ZDB100】“中国境内语言语法化词库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 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方言》1983年第1期,第16~31页。

[2] 陈平:《释汉语中与名词性成分相关的四组概念》,《中国语文》1987年第2期,第109~120页。

[3] 沈家煊:《转指和转喻》,《当代语言学》1999年第1期,第4~11页。

[4] 朱德熙:《语法讲义》,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148~149页。

猜你喜欢

单音节指人代词
代词(一)
代词(二)
语文单音节词教学初探
报复性熬夜
在农村小学语音教学中提升学生认读拼读能力初探
头铁
这样将代词考分收入囊中
称马非马,绰号是他
螳螂捕蝉
《穆斯林的葬礼》中单音节动词重叠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