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句法层级的汉语副词再分类

2017-05-09

华中学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情态句法制图

李 勉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9)

一、 汉语副词的传统分类和存在的问题

副词的分类问题是汉语学界的难题之一。自《马氏文通》以来,在副词类别的划分上,学界向来众说纷纭。大多数语法学家沿袭了《马氏文通》的语义标准,将副词进行意义分类。如吕叔湘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将副词分为八类:范围副词、语气副词、否定副词、时间副词、情态副词、程度副词、处所副词及疑问副词。朱德熙的《语法讲义》把副词分为四类:范围副词、程度副词、时间副词和否定副词。黄伯荣、廖序东的《现代汉语》将副词分为:表示程度的、表示情状的、表示时间频率的、表示范围的,表示否定的和表示语气的,等等。

吕叔湘曾经指出:“副词的内容仍需要分类,可是不容易分得干净利索,因为副词本身就是个大杂烩。”[1]传统的语义分类存在诸多问题,各家对副词的划分标准不一,划分明目不同,类别也多寡不一。对于同一副词,不同的学者往往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由于分类时对意义的理解主观性较强,依据语义的副词划分,要么繁杂零散,要么失之笼统。

张谊生在其《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一书中谈道:“鉴于副词同时具有语义和句法特征,副词分类应兼顾功能、分布、位序等方面的特征,应以句法功能为主要标准,以意义为辅助标准,以共现顺序为参考标准。依据这一方法,副词可以分为三大类:描摹性副词、限制性副词和评注性副词。”[2]他在此基础上,对三种副词在句法意义上的功能和位置做了较为详尽的分类与描述,特别强调了副词在句子中的不同位序所具有的意义和特征。

按照句法功能对副词进行分类,是一种新的尝试。这样的分类方法基本实现了形式和意义的结合,也避免了一些意义分类的主观性和任意性。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样的分类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根据这一分类方法划分出来的同一类副词,在句法功能上仍然存在很大差异。比如,石定栩曾指出,“常常”和“往往”一般都分析为副词中的小类频率副词,而且是近义副词,而这两个词其实在分布上的差别却很大。“常常”可以出现在否定成分的前面,也可以出现在后面;可以出现在情态动词的前面,也可以出现在后面;可以出现在时间短语的前面,也可以出现在后面。而“往往”只能出现在情态动词、否定成分和时间短语的前面[3]。比如:

(1) a.我们不常常交谈。b.*我们不往往交谈。

(2) a.你们可以常常来我家。b.*你们可以往往来我家。

(3) a.小丽前些年常常受虐待。b.*小丽前些年往往受虐待。

这些证据都表明,传统的汉语副词分类方法还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本文尝试在生成语法的框架下,结合西方语言学的制图理论,根据副词的句法位置和分布特征对副词进行重新分类。

二、 西方语言学理论与副词研究

Chomsky(1986)在X阶标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句法结构中应包含非词汇性的屈折语类和标句语类,并将小句的功能结构初步分解为“CP—IP—VP”[4]。其后,有学者认为可以对CP和IP作进一步分解。在此基础上,意大利语言学家Rizzi(1997)和Cinque(1999)倡导用制图的方法(Cartographic Approach)对句子的功能结构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更细致的描述[5]。制图工程(Cartographic Projects)的目标是更详尽地描述句子和短语的功能结构,绘制精准而细致的语言结构图。如彭家法(2010)所谈道的:“从事制图研究的语言学家认为自然语言小句和各种短语内部存在丰富的功能中心语,这些功能中心语相互之间的排序存在一定规律,功能中心语相互组合构成特定的‘功能层级’。”[6]

在副词研究方面,制图理论代表Cinque(1999)认为尽管副词在很多时候是一个句法上可选的成分,但是它不是小句结构中的附件或附录,而是完整实现小句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7]。换言之,副词不是附加语,而是限定功能中心语(head)的指定语(specifier)。不同的功能中心语决定不同副词的投射位置。构成小句的功能投射必然推导出副词的严格线性排列。因此,Cinque(1999)以意大利语和法语为主要语料,考察了包括汉语在内的两百来种语言,最后得出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普遍层级(universal hierarchy)[8],见图(1):

图(1)

近年来,制图工程的观点在国内汉语学术界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蔡维天(2010)以制图理论的观点来阐明汉语模态词的语法特质,并解析其分布与诠释的相应关系[9];邓思颖(2016)通过分析汉语助词连用的语法现象,指出制图理论对句子边缘结构研究的重要性[10]。

蔡维天根据制图理论的主张(Cinque 1999;Rizzi 1997,2004),把汉语句法系统分为三个大的区块,如例(4):

“补词层专司语态、语行,次则为屈折层负责时式、时貌,再者是词汇层组合最基础的部件。如此一来,就理论上而言,句法和语义、语用相得益彰,能得到整齐的对应性。”[11]

传统语言学认为,副词在句子中一般只能充当状语。然而,从句法学的视角观察,副词是分布在句子的各个层次之中的,不同的副词在句法中所占据的位置也不同。比如,“显然他曾经全力帮助你”这句话中有三个副词:“显然”、“曾经”和“全力”。这三个副词分布在不同的句法层次,占据不同的句法位置。句首的“显然”分布在补词层,占据比主语更高的句法位置;“曾经”分布在屈折层,占据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某个位置;而“全力”则分布在词汇层,占据一个较低的语法位置,可能的句法层级结构如例(5):

(5) 补词层 > 屈折层 > 词汇层

显然 他 曾经 全力帮助你。

根据副词占据的不同句法位置对汉语副词进行重新分类,可以使不同副词之间的句法和功能差异更加一目了然,副词之间的语义差别也可以通过诠释高度得到更好的解释。

三、 主观副词、客观副词和实义副词

根据制图理论的观点,不同的副词首先可以分布在三个不同的句法层级上:补词层、屈折层和词汇层。那么,占据相同句法层级的副词有哪些相似的句法表现?怎样判断一个副词的句法层级?这些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一) 主观副词

在句法层级系统中,补词层副词占据较高的句法位置,即比外主语更高的位置。因此,这类副词在句中常常出现在句首位置,比如大部分语气副词:

(6) 难怪你那么喜欢他。

[难怪 Moodevalutative[IP 你那么喜欢她]]。

(7) 幸好他不知道你来过。

[幸好 Moodevaluative[IP 他不知道你来过]]。

(8) 也许有人会告诉他。

[也许 Moodepistemic[IP 有人会告诉他]]。

补词层副词也常常出现在主语之后、谓语之前。此时,句首主语常常是句子的话题,比如:

(9) 这件事也许没人知道。

[这件事 Topic[也许 Moodepistemic[IP 没人知道]]]。

(10) 那场火啊,幸亏消防员来得及时。

[那场火啊 Topic[幸亏 Moodevaluative[IP 消防员来得及时]]]。

(11) 每个人可能都会离开。

[每个人 Topic[可能 Moodepitemic[IP 都会离开]]]。

从语义上来看,出现在补词层的副词大体上对应传统语法学中的语气副词(也可以叫评注副词)。补词层副词大多以言者主语为中心,反映言者主语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即所谓的言者导向(speaker-oriented)副词。这类副词主要表示说话者对事件、命题的主观评价和态度,与所谓“言者主语”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有密切的关联[12]。我们可以把分布在这个层次的副词统称为主观副词。

(二) 客观副词

屈折层副词的常规位置在外主语和内主语之间,在表层语法上对应主语之后、谓语之前的位置,如大部分时间副词和频率副词:

(12) 他曾经帮助过我。

…[IP 他[曾经 Tpast[vP 帮助过我]]]。

(13) 他已经学会开汽车了。

…[IP 他[已经 Tanterior[vP 学会开汽车了]]]。

(14) 他刚刚吃过饭。

…[IP 他[刚刚 ASPretrospective[vP 吃过饭]]]。

(15) 他经常迟到。

…[IP 他[经常 Aspfrequentative[vP 迟到]]。

(16) 他又不听话了。

…[IP 他[又 Asprepititive[vP 不听话了]]。

屈折层副词以句法主语为中心(subject-oriented),这个层次的副词通常具有表达一定客观性语法意义的功能。比如,时间义中表时量的时间副词,表动量的频率副词和重复副词;空间义中表范围的范围副词,表关系的协同副词,表逻辑意义的否定副词,等等。我们可以把这个层次的副词称为客观副词。

(三) 实义副词

词汇层副词的句法位置比内主语更低,受内主语管辖,在表层语法上,往往表现为紧贴谓语动词,比如大部分方式副词和情状副词:

(17) 他大声宣读了计划书。

…[IP 他[vP 大声宣读了计划书]]。

(18) 领导亲自出席了活动。

…[IP 领导[vP 亲自出席了活动]]。

(19) 他毅然辞去了工作。

…[IP 他[vP 毅然辞去了工作]]。

处在词汇层的副词,主要用于描摹情状和方式,其词汇意义相当实在,如表示人们行为动作或思维活动相关的方式副词,表示相关行为所呈现状态的状态副词,以及刻画相关行为情貌的情状副词。这些副词为主语的主体意识(subject-agentivity)所节制,也因此必须处于内主语之下。我们可以把这些副词统称为实义副词。

综上所述,我们按照副词的句法分布首先可以将副词分为三类:主观副词、客观副词、实义副词。详见表(1):

表(1)

四、 不同层副词的句法分布和语义诠释

1. “常常”和“往往”

“常常”和“往往”是近义副词,大多数语法学著作都将这两个词归为副词类别中的频率副词。然而,我们通过观察发现这两个词在句法分布上存在巨大差异。

首先,我们来观察这两个副词和情态动词的互动。经观察发现,“往往”只能出现在“会”前面,而不能出现在其后;“常常”可以出现在“会”前面,也可以出现在后面,比如:

(20) a. 这种时候往往我会不知所措。(“往往”>情态动词)

b. *这种时候我会往往不知所措。(*情态动词>“往往”)

c. 这种时候我常常会不知所措。(“常常”>情态动词)

d. 这种时候我会常常不知所措。(情态动词>“常常”)

以上现象显示,副词“往往”在线形顺序上一定优先于情态动词,因此应该在句法结构上位于比ModP更高的位置。而频率副词“常常”既可以出现在助动词前,也可以位于其后,这很可能是因为频率副词“常常”和助动词短语处于同一个句法层级。

接下来,我们来考察这两个副词和否定成分的互动。经观察发现,“往往”只能出现在否定成分的前面;而“常常”既可以出现在否定成分的前面,也可以出现在后面:

(21) a. 我们往往不交谈。(“往往”>已然否定)

b. *我们不往往交谈。(*已然否定>“往往”)

c. 我们常常不交谈。(“常常”>已然否定)

d. 我们不常常交谈。(已然否定>“常常”)

以上现象显示,频率副词“常常”在线形位置上可以位于已然否定词前后,而副词“往往”只能出现在已然否定词之前。根据本文的观点,这很可能肈因于已然否定词和语句中的时制(tense)和动貌(aspect)有密切的关联,因此也跟句子中时制词组(TP)的中心语绑在一起,而副词“往往”在句法位置上高于TP,也就高于已然否定词短语。

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往往”只能出现在时间副词的前面;而“常常”则既可以出现在时间副词前面,也可以出现在后面:

(22) a. 我回家的时候,妈妈往往已经做好饭了(“往往”>时间副词)

b. *他很早就已经往往不吃晚饭了。(*时间副词>“往往”)

c. 我回家的时候,妈妈常常已经做好饭了。(“常常”>时间副词)

d. 他很早就已经常常不吃晚饭了。(时间副词>“常常”)

以上现象都显示,副词“往往”相对于副词“常常”在线形顺序上具有绝对优势。从生成语法的角度来看,这代表副词“往往”的结构位置一定要比副词“常常”来得高,且要高于情态动词短语ModP和否定词短语NegP。总结以上观察,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树形结构描绘“往往”和“常常”两个副词的差异,如图(2):

图(2)

由此,我们可以初步推断,“往往”是位于补词层的主观副词,而“常常”是位于屈折层的客观副词。主观副词“往往”以言者主语为导向,而客观副词“常常”以句法主语为中心。这正好印证了“往往”和“常常”在语义诠释上的主观性差异。

2. “立即”和“迅速”

“立即”和“迅速”在语义表达上相似,而在句法分布上这两个副词却有较大差异。首先,“立即”既可以出现在情态动词“得”的前面,也可以出现在后面;而“迅速”只能出现在情态动词“得”的后面:

(23) a. 他得立即做出反应。(“立即”>情态动词)

b. 他立即得做出反应。(情态动词>“立即”)

c. 他得迅速做出反应。(情态动词>“迅速”)

d. *他迅速得作出反应。(*“迅速”>情态动词)

其次,“立即”只能出现在“把”字短语的前面;“迅速”既可以出现在“把”字短语的前面,也可以出现在“把”字短语的后面:

(24) a. 他立即把行李收拾好了。(“立即”>“把”)

b. *他把行李立即收拾好了。(*“把”>“立即”)

c. 他迅速把行李收拾好了。(“迅速”>“把”)

d. 他把行李迅速收拾好了。(“把”>“迅速”)

(25) a. 大火迅速把房子烧着了。(“迅速”>“把”)

b. 大火把房子迅速烧着了。(“把”>“迅速”)

c. 大火立即把房子烧着了。(“立即”>“把”)

d. *大火把房子立即烧着了。(*“把”>“立即”)

除此之外,“立即”和“迅速”在同一个句子中共现时,“立即”一定出现在“迅速”前面:

(26) a. 警察立即迅速赶到现场。(“立即”>“迅速”)

b. *警察迅速立即赶到现场。(*“迅速”>“立即”)

(27) a. 欧洲各国立即迅速对此做出反应。(“立即”>“迅速”)

b. *欧洲各国迅速立即对此做出反应。(*“迅速”>“立即”)

(28) a. 他下令立即迅速离开。(“立即”>“迅速”)

b. *他下令迅速立即离开。(*“迅速”>“立即”)

以上现象都显示,副词“立即”相对于副词“迅速”在线形顺序上具有绝对优势。从生成语法的角度来看,这代表副词“立即”的句法位置一定要比副词“迅速”来得高。总结以上观察,我们可以用下面的树形结构把“立即”和“迅速”两个副词的差异描绘出来,见图(3):

图(3)

因此,我们可以基本判断,“立即”是位于屈折层的客观时间副词,而“迅速”是位于词汇层的实义情状副词。时间副词“立即”以句法主语为导向,以客观时间为参照点,语义上客观描述事件发生的相对时间;而情状副词“迅速”以主体动作为中心,语义上描述主体行为动作的情貌状态。从树形图上看,两个副词在句法层级上的分布差异,正好印证了二者在语义诠释上的差别。

3. “必须”和“必定”

传统语法大多把“必须”和“必定”归为情态副词,然而,二者在分布和语义上的差异显而易见。首先,“必须”和“必定”都能出现在情态动词“会”前面,但两个“会”的意义不同:和“必须”连用的是能愿动词“会”,表示有能力做某事;和“必定”连用的是表示可能性的助动词“会”。试比较:

(29) a. 他必须会A开车,否则寸步难行。(“必须”>“会A”:能力)

b. 他必定会E开车去接我。(“必定”>“会E”:可能性)

c. *他必须会E开车去接我。(*“必须”>“会E”:可能性)

从使用频率上看,副词“必须”实际上更多和助动词“得”连用,表示事件行为主体的某种义务;而副词“必定”更多和助动词“会”连用,表示说话者对事情发生概率做出的必然性推断,比如:

(30) a. 他必须得把房子卖了,才有钱给父母治病。(“必须得”:义务)

b. 他必定会把房子卖了,好从中赚上一笔。(“必定会”:概率)

通过以上观察,不难发现,同为情态副词的“必须”和“必定”实际上可能分布在不同的句法层级:表义务的“必须”可能是分布在屈折层的客观副词;而表概率的“必定”则可能是分布在补词层的主观副词。二者的差异可由以下的树形图,如图(4)显示:

图(4)

五、 小结

综上所述,笔者从生成语法的角度,在制图理论的框架下,对汉语副词进行了全新的句法分类。首先,按照Rizzi提出的“补词层—屈折层—词汇层”句法层级系统,笔者将现代汉语副词分为主观副词、客观副词和实义副词三类:主观副词的句法位置最高,分布在补词层区块,以言者主语为中心,反映言者主语对现实世界的认知,包括知识副词、评价副词、言谈观照词等等;客观副词分布在屈折层,以句法主语为中心,反映事件发生的环境条件,包括时间副词、频率副词等等;而实义副词的句法位置最低,居于内主语之下的词汇层,为主语的主体意识所节制,包括传统语法的情状副词、方式副词等。

以副词的句法分布特征为副词次类的划分标准,不仅避免了语义标准的随意性和主观性,还能更清晰地诠释不同次类副词在句法、语义和功能上的差异。由此绘制而成的句法地貌图,更深刻地反映了句法和语义之间的联系,也从深层次上阐释了语言生成的规则和奥秘。

本文对汉语副词的句法分类进行了探索性尝试,但仍有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的地方。制图理论的代表Cinque(1999)认为,在“补词层—屈折层—词汇层”三大区块内部,副词还可以细分出很多小类,分别和不同的功能中心语相对应[13]。究竟有哪些不同的副词功能语,不同功能语之间具有怎样的相对位置顺序,都是值得进一步探讨与研究的话题。除此之外,副词的句法分类还需要解决同一副词出现在不同句法位置的问题,这与副词的语法化程度、副词的语用移位以及语音易位等复杂因素相关,笔者将另文讨论。

注释:

[1] 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26页。

[2] 张谊生:《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0年,第21页。

[3] 石定栩、孙嘉铭:《频率副词与概率副词——从“常常”与“往往”说起》,《世界汉语教学》2016年第3期,第291~302页。

[4] N.Chomsky,Barriers,Cambridge,Mass:MIT Press,1986.

[5] L.Rizzi,“The Fine Structure of the Left Periphery”,In L.Haegeman ed.,ElementsofGrammar:HandbookinGenerativeSyntax,Dordrecht,The Netherlands:Amsterdam:Kluwer,1997,pp.281-337.

[6] 彭家法:《“句法结构制图工程”研究进展及相关讨论》,《外国语》2013年第4期,第47~52页。

[7] G.Cinque,AdverbsandFunctionalHeads:ACross-LinguisticPerspectiv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8] G.Cinque,AdverbsandFunctionalHeads:ACross-LinguisticPerspectiv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p.106.

[9] 蔡维天:《谈汉语模态词的分布与诠释之对应关系》,《中国语文》2010年第3期,第208~221页。

[10] 邓思颖:《制图理论与助词的联合结构说》,《语言研究集刊》第十六辑,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年,第1~10页。

[11] 蔡维天:《模态性与主语有指性——普通话与客家话的对比分析》,《当代语言学》2014年第2期,第127~141页。

[12] 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第268~275页。

[13] G.Cinque,AdverbsandFunctionalHeads:ACross-LinguisticPerspectiv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推荐人语】

李勉《基于句法层级的汉语副词再分类》一文借鉴西方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提出根据副词的句法层级和分布特征对副词进行重新分类,并尝试运用这一划分原则对一定范围内的现代汉语副词进行了次类划分,以此解释有关语法现象。本文充分继承了已有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张谊生(2000)等代表性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开拓创新,方法有新意,对语言事实有很好的解释能力。(徐杰)

猜你喜欢

情态句法制图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无声手枪如何消音?
情态副词“说不定”的情态化研究
表示“推测”的情态动词
句法二题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小明巡山记
二向反射模型在土地覆被制图中的应用
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信息结构与句法异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