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创设生动教学课堂
2017-05-09汪图贵
汪图贵
摘 要:众所周知,在课改基本理念的有效贯彻落实下,构建具有生态性的课堂,即尊重学生,突出学生的个性,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不仅符合与此次课改“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理念相吻合,而且,对学生健全的发展,对学生综合能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学生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提高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效率成为数学教师必须要面对,也必须要加以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教学时间、空间、学习过程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需求,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提高和发展,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之花在数学课堂上怒放,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称之为高效。
一、结合生活进行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按照教材内容进行灌输,学生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下,学到的都是死知识,不具备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时,不能有效地提取有用的信息。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真正的教学目的。因此,在进行初中数学教学时,教师要结合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新知识的探究,使他们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清楚在何种情况下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获得有效提高。在生活化的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潜移默化地获得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拉近数学学科和学生的距离,让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积极主动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究。例如,在教学“有理数”时,教师可以通过温度、海拔高度等生活知识来让学生明确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使他们从直观角度理解负数表示的意义,加深他们对有理数的理解,使他们掌握知识的本质。再如,在学习“平行”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先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平行的概念,然后让他们结成小组进行讨论:说说生活中有哪些平行问题。通过讨论,学生说出了人行道上的线之间是平行的,双杠的两个横杠是平行的,两个电线杆之间也是平行的等。在讨论中,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平行问题深刻地理解了教材中平行的概念,对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直观的认识,有利于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深入,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二、从学生的探究点出发
数学作为一门科学性学科,探究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人格,而且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进而使学生在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自主探究习惯,以确保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例如,在教学《等腰梯形的性质与判定》中的判定定理时,为了给学生搭建一个探究的平台,也为了帮助学生一定的问题意识,在導入环节,我首先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①思考: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②在一梯形中,如果不平行的两边相等则说明是等腰梯形?③思考:两个底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并动手进行证明。比如,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且∠D=∠C,求证:AD=BC,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让学生在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探究,这样不仅能够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而且也有助于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
三、培养学生自主参与的
能力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数学实际水平,并结合初中学生周围生活常见的实物和实例,创设良好的问题课堂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中。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才能够真正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反之,如果学生对数学课堂学习缺乏兴趣,被动参与到学习中,则会严重影响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知识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初步理解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师便可以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图形的剪拼,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自主权。这样有利于将抽象的几何知识点转变成为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这对培养学生的图形空间观念、几何直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深入钻研数学教材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导学案
教材是容纳知识的重要媒介,也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重要工具。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立足于教材内容,深入进行钻研和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导学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教材内容中所涉及的重难点知识。这样不但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也有利于创造生动的数学教学课堂。例如,在学习“平行线”时,教师便应该在课堂教学之前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包括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平行两种,体会平行公理及推论,然后再根据该节内容的知识技能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导学案,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为创造生动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首先要求教师要精选所学内容,精心安排好供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的“路线图”——导学案。其次,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习的主人——每位学生,在师生共同搭建的舞台上尽情施展他们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尽情展示他们的才华。他们因为有了小组的团结合作与支持,敢想、敢说、敢做。他们因为有了教师的信任与帮助,敢于大胆尝试,敢于大胆拼搏。让学生体会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而且“我要学得更好”不再成为一句空谈。正是由于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在这样的数学课堂上,才能既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师生获得“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