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做好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
2017-05-09康春花
【摘要】生活化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鲜活的案例,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些案例,引导学生体验初中数学“寓于现实、用于现实”的作用,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 生活化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4-0117-01
一、设置生活化教学情境
初中阶段学生尚处于各种能力的成长期,逻辑思维能力尚不成熟,对于数学课程中一些对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知识无法很好地理解。因此,需要任课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弱点,营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在其中”的学习。例如,在关于“圆”和“三视图”的教学中,由于内容较为抽象,初中生理解起来有些困难,任课教师可以设置必要的情境,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三视图的正视、俯视和侧视图部分进行讨论,并鼓励学生主动上台展示自己及小组的讨论结果。同样,在课程导入之初,任课教师也可以巧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圆形的,哪些物品的三视图是一样的。因为有了具体生活中的思考参照物,学生能够将课本知识带入到生活之中拟构场景,从而激发学习和进一步思考的动力,把生活上的數学与课本上的数学结合起来,建立起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质量。
二、进行生活化的教学实践
以往的数学课堂上,往往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采取“一言堂”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填鸭式”授课,学生被动记录和记忆。这种教学模式使得原本便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数学课程变得更加枯燥、乏味,学生从“不会学”变为“不愿学”,最终发展成为“学不会”,教学效果不容乐观。生活化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实践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思路和方式,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将课本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说,数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教师不能忽略任何一方。因此,在完成理论教学之后,教师还应当为学生搭建起实践探索的平台,引导学生利用实践夯实理论,进一步加深已经学到的理论知识。例如,在“勾股定理”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理论上的知识,还应当在学生牢记“勾三股四弦五”口诀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思考、寻找生活中那些符合勾股定理的实际物品。使学生通过回忆、观察实际物品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夯实知识,为今后的应用打下基础。
三、挑选生活化的教学素材
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只能从课本教材中寻找教学素材,这样的素材多年不变,灵活性有限,难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教师应进一步提升教学素材的生活化气息,把握现有课本素材的同时从生活中寻找更多可以被课堂教学所用的素材,并鼓励学生也主动去生活中探寻、思考。例如,在八年级上册“轴对称图形”一章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其对称轴,教师可以在课本所给的素材之外带领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相关素材,给予学生更加直观、生动的印象。此外,随着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普及,初中数学教学也可以使用一些音频、视频资料辅助课堂教学,如此一来,教师不仅扩大了生活化教学素材的收集范围,同时也可以把一些原本不方面带到课堂上来的实物以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赋予数学教材活的灵魂,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组织户外教学实践活动
课堂虽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主阵地,但并不是唯一阵地。任课教师应当善于从学生的成长阶段和接受力水平出发,探索更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将一些课堂活动搬到室外,拓展学生视野,开展探索性学习,例如,初中数学课程中大部分几何教学内容都可以采取室外教学的方式,以生活化的实物呈现学生,使学生在开展生活化实践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夯实理论知识。这样一来,也有利于改变长期以来国内初中阶段便开始的数学学习单纯依靠“题海战术”的教学现状。
五、小结
综上所述,数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数学教学需要依据生活并还原生活。营造生活化的初中数学课堂,开展实践性的教学探索,对于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应当善于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思路,积极探索生活化的教学路径,让数学教学变得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张丽新.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1-4.
[2]肖娅.生活化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更加精彩[J].学周刊,2016,(08):111.
[3]屈鹏飞.初中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4.
作者简介:
康春花(1988-),女,中学二级,研究方向:中学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