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与实践路径

2017-05-08胡苗苗

祖国 2017年7期
关键词:实践路径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

胡苗苗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在培养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科技发展和技术进步,社会中充斥着各种思潮,高校思想政治理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以此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基于上述背景,本文简要概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必要性,并探讨了实践途径,以期能优化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建设。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创新 实践路径 高校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我国日渐重视培养高校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这一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其内容内涵与我国国情和发展目标相统一,是提升学生思想与政治觉悟的核心载体,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情况,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创新探索,以此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必要性

现阶段,受社会发展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危机,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较为明确,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1.网路时代信息量明显增多,当前高校学生早已适应网络时代的生活方式,日常生活与学习受网络影响较大。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与内容很难适应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必须参考网络时代的特征,利用网络信息量巨大的特点,对课程进行创新改革;2.网络虚拟性产生诸多不良影响,网络中充斥多种信息,大学生价值观和人生观尚处于形成阶段,很难对信息进行有效过滤,难免受到不健康信息的侵蚀。高校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改善上述问题,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健康的价值观;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自身存在弊端,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教训内容枯燥老套,并未涵盖最新理论,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严重影响教学质量。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的实踐途径

(一)创新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先进的理论和思想,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想方法和优秀的价值信念,以此消除不良思想的消极影响。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以此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推动学生实现主动发展。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可实施案例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由感性升华至理性,从而唤发学生内在需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为例,教师在教学中以“冲动有风险,爱国需理性”为主题,向学生讲述诸如“抵制肯德基”等案例,并要求学生针对具体案例进行讨论,结合所学理论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此在观点形成与表达的过程中完善自身的思想觉悟。同时案例教学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在具体事件的学习与讨论中升华自身思想与知识,达到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创新教学手段,拓宽课堂教学层面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日新月异,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带来了诸多可能性。同时当代大学生崇尚创新,倾向于利用新的技术或手段学习并积累新知识。基于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教学手段已成为大势所趋,其中多媒体教学和网络化教学尤为重要。例如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将多媒体教学融入到教学之中,在教室讲解中国共产党时,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电影或视频,可选取《毛泽东的故事》《东方之光》《四渡赤水》或《丰碑》等视频,为学生营造真实的教学氛围,使得学生在浓烈的情感熏陶中感受共产党的伟大,从而摆脱单纯文字讲解的枯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教师可组织学生建立互动学习网站,并形成多重连接,形成一个开放式的教育空间,真正实现资源的互补与共享,以此增加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力。

(三)注重实践教学,融入感情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融合理论与实践,在具体教学中不能单纯地以理论知识为主,而必须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深入了解国情和民情,并在具体实践中提升自身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实目的。同时,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还应注重融入感情教育,通过自身的情感和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例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演讲,主题设置为“榜样的力量,我的中国梦”,教师首先进行陈述式发言,简要介绍活动的主旨和目的,并以自身饱满的热情和抖擞的精神状态感染学生,使得学生积极投入到演讲之中。在学生演讲过程中教师认真聆听并记录,在演讲结束后予以客观点评,帮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自身。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完善与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主要渠道,在日常教学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因此教师应结合现阶段教学实际情况,注重教学创新,并在创新改革中实现良性发展。因此,高校必须以学生的道德体验为基础,参考社会实际需求,以最新的政治成果武装教学,从而开拓政治教育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周惠杰,吴卫东,宋阔等.略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载体与方法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02).

[2]董军,李友良,丁增云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性的路径与机制[J].滁州学院学报,2014,(06).

[3]李晔晔,王海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与实践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7).

[4]朱磊.逆序创新: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3).

(作者单位:湖北商贸学院)

猜你喜欢

实践路径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