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三个自信”,增强科技自信
2017-05-08刘伟慈梁瑞生刘素梅朱洪杰
刘伟慈+梁瑞生+刘素梅+朱洪杰
摘要:正确认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简称“三个自信”)的重要性,积极践行“三个自信”的思想,是当前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方面,对增强“科技自信”,革故鼎新,奋发有为有积极的作用。践行“三个自信”,增强科技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實现中国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指明方向,树立必胜信心。
关键词: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科技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三个自信”)在十八大报告上被深刻阐述。而在5月30日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总书记指出“科技是国之利器,国家赖之以强,企业赖之以赢,人民生活赖之以好”,说明了在我国发展的新历史起点上,科技创新必须摆在更加重要位置.科技强国是适时顺势的战略抉择,是因变应变的国家意志。
“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兴旺昌盛,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只有深入理解“三个自信”,才能努力践行“三个自信”,增强“科技自信”。“三个自信”是增强“科技自信”的精神源泉,为“科技自信”提供动力和精神支持,从而凝聚力量,发展科技创新。科技自信将有助于实现中国梦。
一、践行“三个自信”
践行“三个自信”,必须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并在实际的学习和工作之中应用,从而提升个人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为科技自信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坚持“三个自信”,坚定信仰
践行“三个自信”,首要的便是具有坚定的信仰。只有信仰坚定,我们才能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困难时,不断提升个人的创新意识,不断开拓和勇于创新,从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敢于挑战并乐于挑战,紧握时代脉搏,成为社会主义高站位、高势位、高品味的创新人才。
(二)践行“三个自信”,增强责任
践行“三个自信”其次要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我们是责任重大的一代,肩负着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我们只有增强责任意识,才能发展创新,才能有效地延续“三个自信”,在不断的创新中发展。
二、增强科技自信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不但在许多领域变为欧美大国的“同行者”,甚至在有些领域已经开始成为“领跑者”,因此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创新能力充满自信,敢于科技自信。在我国正处于“到2020年时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时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宏伟历史进程中,坚定的创新自信,增强科技自信是至关重要的。
(一)源于“三个自信”,敢于科技自信
敢于科技自信,源于我们的“三个自信”。
有了“三个自信”,我国科技事业的深化发展方向有了指示灯,我国的创新发展必定有光明的未来。现在世界科技重心正在加速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迅速的超越老牌科技强国。“神九”飞天,“蛟龙”入海,“天河”横空等,彰显了中国“科技发展创新”,充分说明我们完全有信心和能力攀登世界科技高峰。
(二)坚定“三个自信”,实现科技自信
虽然我国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国民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日益提高,但是我们要一方面认识到我国科技创新总体仍“大而不强”,需要正视与发达国家的科技差距并继续向发达国家学习其先进科学技术;另一方面是要对自主创新能力充满信心,勇于超越。中国梦在于创新,关键靠科技。我们要坚定”三个自信,担当起为中国发展、中华民族振兴、中国人民幸福做出创新贡献的责任,实现科技自信。
(三)践行“三个自信”,助力科技自信
践行“三个自信”,助力科技自信,需要政府在宏观科技政策、科技战略规划、科研基地战略布局、科研组织方式等方面注重自主创新;优先考虑国内创新成果,并推进转化。体制上,我们上下齐动员,形成立体的科技自信氛围;战略上科技自信驱动发展;战术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三、结语
我们应该把握历史机遇,践行“三个自信”,增强科技自信,以全球视野布局发展、谋划创新,敢于参与、勇于主导影响全球科技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创新”,从而提升国家竞争力,力争早日实现科技强国梦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18).
[2]习近平.坚定创新自信[EB/OL].http://www.ccln.gov.cn/hotnews/188940-1.shtml,2016-05-31.
[3]刘毅强.“三个自信”: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J].求实,2015,(08).
[4]王寅.科技自信的真谛[J].中国报道,2013,(07).
[5]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
[6]科技自信引领“大创新”[N].人民日报,2014-07(10):10.
(本文项目:广州工商学院2016本科“质量工程”项目“应用型大学理工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项目编号:ZL20161206;作者单位:广州工商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