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教育中的“体验式”教学模式

2017-05-08毕育舜

祖国 2017年7期
关键词:教师教育体验式教学模式

摘要:本文从教师教育的视角,对“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实施途径以及保障性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刻地分析, 对“体验式”教学模式在教师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关键词:教师教育 “体验式”教学 教学模式

教师教育是以培养未来教师为主要发展目标,其培养模式也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所带来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教师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技术路径和可能。在教师教育领域内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既有利于师范生加速知识、经验的转换,又有利于其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更有利于激发其学习兴趣,对于培养对未来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与发展具有积极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教师教育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体验式教学模式我们并不陌生。但教师教育的体验式教学模式有两层含义:一是教学内容的再现和体验,即教师依据学生自身的认知规律,利用多媒体等手段,通过还原教学内容使其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和知识;二是教学形式的再现和体验,即教师依据教师教育的层次和目标,由学生来扮演教师进行师生的角色互换,使学生在实踐中理解和构建教师的核心素养,形成和具备直接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这一教学模式具有如下特点:

(一)直观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每一环节都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体验式教学模式一个根本性特点在于其具有直观性,即可听、可看、可触摸,使学生对于教师教育的理论更易于接受和传承。

(二)主动性。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和教师教育观念、方法的形成,依赖于学生自身的内在需要。而体验式教学模式是教师积极营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氛围和环境,拟定出从教情境或“剧本”,变教师的“讲”为学生的“教”, 并尽可能将教育教学活动内容或形式让渡给学生自己去感受、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去实践、去评价、去完成,从而使学生从教能力的提升成为自觉行动。

(三)参与性。教师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大批具有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体验,即通过学生的实际演练、情景再现、模拟操作等形式,学习、认识和掌握教师教育活动与方法。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尽可能通过参与性的体验来获取,形成行为和认知的统一,尽量缩短学生从教的适应期。

(四)互动性。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单边性和被动性的特点,强调教师的教和学生被动地学。而体验式教学模式则提倡教学相长,强调教学互动,促进教学相长,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实现共同发展。

二、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施途径

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一“四有”标准是新时期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要求。这一目标需要体验式教学模式来实现,其主要途径有:

(一)参与性体验。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仅仅是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一种途径。如果学生不主动地参与、体验,就无法转化为未来的从教能力。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主体的落实、教学内容的掌握、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手段的提高、教学评价的建立都需要由学生的参与方可完成。

(二)主动性体验。在体验式教学模式里,尽管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可听、可看、可触摸、可经历、可操作的教育教学机会,也采用了情境式、换位式、多媒体法、实践法等体验式教学的方式方法,但如果学生不积极主动地体验、参与,那么其教育教学将失去其价值和意义。

(三)情境性体验。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可以由教师来创设其相应的情境,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即“以身体之,以心验之”,从而获得知识,形成从教素养。

(四)换位性体验。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师生的角色互换,既可进行探究和学习,又可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可在角色互换中体验未来教师应具有的能力和方法。

(五)技术性体验。在教学实践中,并不是所有的学科或知识点都能够靠体验式教学直接地去完成,但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体验式教学提供了无限的可能。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微课、慕课以及翻转课堂等教育技术的应用为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形成提供了较为广泛的技术支撑和可能,并成为优质、高效、完整的体验式学习方式,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可能。

三、体验式教学模式的保障性条件

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必须力求做到:

(一)创新发展理念,提高管理者和教师的专业化素质。实现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创新教师教育理念,培育、发展和提高教师素养,并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这是建构新型教学模式的逻辑起点和归宿。

(二)创设有利条件和环境。师范院校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和环境上应该优先于其他相应层次学校的发展,有效强化见实习基地的建设,为教师教育学校在实施体验式教学模式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三)科学规划,精心安排。在教学内容上,要科学拟定教学计划,精心策划教学活动的每一个步骤和环节,创设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情境和环境;在教学形式上,要精心组织,搭建体验式教学模式平台让让学生体验教学内容,进入主体角色,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并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确保教育教学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强化管理、扎实推进。构建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强化管理和实施。在教学实践中,所有的体验都应围绕教师教育的发展来进行。既要体验教学内容,又要体验教学形式,还要体验教师素养,进而形成教师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一丝不苟,精准实施,扎实推进。

(五)有效督导,科学评价。在教师教育管理实践中,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施需要有效的督导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机制。无论是校内督导还是校外督导,都必须督导结合、科学评价。伴随着督导与评价机制的发展和完善,体验式教学模式也会越来越多地为广大师生所认可和接受,进而形成教师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学东.体验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06).

[2]裴元庆.教师在职培训中“体验式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07).

(作者简介:毕育舜,大连瓦房店师范学校校长兼党委书记,主要研究方向:教师教育管理与理论。)

猜你喜欢

教师教育体验式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