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着铅华坚守本真
2017-05-08王国强
王国强
【关键词】教育规律;个性发展;学校管理;校本模式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6-0021-02
初识江苏省海头高级中学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江苏省有意将教育基础良好的连云港海头镇打造成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镇,笔者几年间不下十次到海头镇“四中心”调查研究,于是,对于海头中学就有“一所极为普通的农村中学”的印象。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10多年没有再到海头高级中学,对学校的具体情况了解已不再清晰,更没了感性认识,只记得海洋文化建设是学校的特色。
再识海头高级中学是在2016年初,应臧雷先生之请,邀约了几位高水平、“接地气”的专家前往“会诊”。谁知这一“会”还真是“诊”出了海头高级中学与一般普通高中学校的诸多不同之处。这里的“天”是晴朗的天,没有“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氛围:校园主道旁抬头即见的招贴画上都是受表彰师生的事迹和他们的名言警句,满满的正能量;学生脸上洋溢着自信,教师脸上写满了沉静;校园在春寒料峭的阳光下宁静安逸,喧哗也是有节奏的,出现在学生走向食堂、走向操场、一小时午睡后走出宿舍时的相互问候、提醒和嬉戏……
这样一次“再识”,激发了笔者试图从校长的介绍、连云港市教育部门推介、专家的评价和自己的观察中,发现“海头现象”的真谛所在。
“海头现象”集中表现在:一所地处苏北、距离原赣榆县城20多公里、坐落于偏僻海滨的乡村高中,绝大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安心、静心、尽心于教书育人,每逢新学年开学总是“门庭若市”,被业内称为三类、四类“苗子”的学生“自从进了海头高中,整个人都变得活泼了”、日渐学得自信、开心、舒心,近几年来高考升学率连年攀升……于是,笔者以为的“海头现象”的真谛渐渐清晰起来。
一是坚守学校教育基本规律。学校的基本组成、学校教育的基本对象是教师和学生,以人为中心应是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此,学校应依据师生的实际及其发展要求,精心设计、科学推进各项工作。与其他普通高中学校一样,海头中学面临无以回避的高考压力,但学校摆脱了“揪”字经的束缚,志在唤起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学校不仅建设开放的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还搭建满足学生自主发展各类平台。一个深受学生喜爱的“海中大舞台,人人展风采”活动,在一个个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节目的展示中,学生不仅舒缓了压力、释放了激情、展示了风采,而且找到了自我和自信、激发了学习能动性,还为学生的高中学习生活着上了一道亮丽的色彩,成为学生美好而温馨的记忆。
二是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要求。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是学校教育的一般要求。这是作为学校和教育者所应具备的常识。但是,在不少学校,特别是承担着为高校输送合格后备人才的普通高中学校,就是这样的常识也常常被抛弃一边、或挂在嘴边,仅剩一个目标——升学、一张试卷——升学率的唯一支撑。海头高级中学则要求老师从心里“高看”学生、绝不当众批评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不错过任何一个教育机会,不抹杀任何一个学生的优点”。无论是数十个社团和“海中大舞台”活动的学生自主组织开展,还是校长助理岗位上的学生恪尽职守、面向学生的各类评先评优均由学生组织,无不尊重了学生的差异、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人格养成。这些在一般学校通常的做法,海头中学都有、都做了,而其可贵处在于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三是选择适切的教育教学方法。学校在尊重学生个性、注重学生人格培养的同时,实事求是地面对学生整体学业水平层次“比上”明显不足、内部分层明显的实际,把“市面上”可以拿来的、适合本校学生情况的教学方式方法集纳于开放课堂中。这不失为高明之举。事实上,目前有许多教法学法,无所谓好与差,只有成熟与不成熟的区分,形式各异而实质同一。面广量大的学校应有的、可取的态度是拿来进行适应性改良。任何一种教法学法,都是“春江水暖鸭先知”,适宜的才是最好的。一所学校、甚至一个班级学生的学业基础、学业水平一般是参差不齐的,因此,针对不同的学情,选择不同的教法、给与不同的学法,无疑是因材施教、个性化施教的基本做法。这正是海头高级中学的“校本教学模式”:以学(情)定教(法)、以学(生)赋(学)法,也是该校近几年学生学业水平整体持续提升的“奥妙”所在吧。
四是构建学校文化校本模式。教育第一重要的生存形态是熏陶。这是教育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生命机制的特性决定了的。物质的、制度的、精神的文化构成学校文化的整体,形成了学校这一组织的特有氛围,弥漫在学校的每个角落,熏染着其中的每一个人。走进海头中学,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文化的氤氲,细心体会则能分辨出其特殊之处。“根土文化”引导着每个学生学会思考人生的基本问题,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海洋文化隐喻着学海无涯、思想无际,开启每个学生的想象,丰富着他们的知识、开阔着他们的视野。学校组织文化通过科学而人本化地布设校园环境、促进师生自主发展的制度安排、“海纳百川、争创一流”追求的提出,营造自然和谐的師生共同成长之所。如果说根土文化、海洋文化是海头中学文化的根与茎、枝和叶,那么,组织文化则是阳光、空气和水,它使得枝和叶繁茂而井然,繁枝茂叶使得根扎得更深、茎长得更壮。
五是实行人本的学校管理方式。海头高级中学校本文化模式的构建,还反映在近几年的制度和精神层面组织文化发展上着力于学校管理方式转型,核心是淡化领导角色、强化服务意识。如果说高校的“行政化”已经广为诟病,那么,中小学校管理的行政色彩与此相较,无疑是半斤与八两。而海头高级中学的管理者们应该是深刻地认识到了行政色彩浓厚、官本位的学校管理,与学校管理的基本规律、与塑造活力教师的办学追求、与学校需要以事业、感情、待遇留人的期待相悖,于是,就有了在要求教师规范言行同时的校领导率先垂范、管理模式转型。在工作纪律遵守、工作实绩考核、课改要求执行等方面,校领导与教职工一视同仁。校领导带头读书,带头不折不扣地上课、听课、评课,做到了六个“不例外”。实行“重理轻管”,校领导主动为老师、学生做好细致入微的服务。学校本无官,何况领导即服务、管理也是服务。这些“不例外”和给与教师的无所不在、无微不至的人性化服务,正是学校管理的本来之义、自然和谐师生成长共同体铸就的元素,是不着铅华、坚守本真的海头高级中学的“本传”而不是“新传”。
(作者系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省政府督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