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古典园林探索现代室内设计窗花艺术的运用与创新

2017-05-06陈素梅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古典园林运用创新

陈素梅

摘要:在古典园林艺术造景设计中,窗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长窗、漏窗等形式各样的窗的运用中达到了观景、借景效果,同时特色的窗花艺术也成为古典园林建筑的一个别样景色。传统窗花艺术的运用创新是值得研究的一个方向,笔者通过对江南古典园林的考察收集了一些窗花素材,对窗花艺术的运用和创新有了新的认识和看法。本文从考察的目的和意义、窗及窗花艺术在江南园林设计中的展现、窗及窗花艺术的作用、窗花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进一步体现了传统艺术在现代室内中的作用。

关键词:古典园林;窗;窗花艺术;运用;创新

人类的艺术同人类的文化一样古老,中国现当代设计要走出自己的路,必须重视传承。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正像动人心魄的“古典音乐”一样,古典建筑的大气也自让人心动、敬仰。江南古典园林是古典建筑的一种特别形态,设计师变身空间魔术师,高低起伏的结构造成“遮与隐”的视觉情趣,使得江南古典园林饶人寻味。艺术之子曹辛之说“要不断提高修养”。一个设计者,如果只有绘画技能,没有广泛的社会知识,深湛的艺术修养,不易产生好的设计构思。我搜集到了广泛的社会知识,对古典园林欣赏和研究对艺术修养的提高有了促进作用。

一、考察的目的和意义

传统的设计艺术,是中华文化乃至人类文化宝库中极其珍贵的财富。现当代艺术设计越来越重视传统艺术的借鉴和传承。设计来自生活,设计反映生活,只有从具体的生活方式入手研究设计,才能发现设计的价值与意义。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将“艺术采风”课程纳入教学课程,并出版了《艺术采风——中国传统设计艺术考察》,作为高等学校设计类“十二五”规划教材。该校通过“艺术采风”这样的形式让学生们对传统建筑、园林、图形、器物与家具等进行调查与研究,对传统造物的风格与样式、机构特征、尺度、材料、色彩与纹样等观摩与品评,在这个过程中,感知文化,体验造物,品味艺术,领略祖国悠久的历史人文,学生们开始热忱追问传统与现代的逻辑关联,对提高现代学生艺术设计水平有极大的帮助,对设计思维的开阔有良好的启发作用。

从古典园林探索现代室内设计窗花艺术,我们要去挖掘,去深究,去探索,去发现。韦庄的词作《菩萨蛮》中的“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一句,尽然展现了江南的无限好风光,江南风景秀丽,也是我国园林的发祥地之一。笔者在对江南古典园林探索中吸取了窗花设计的精华,归纳和总结并重新打散组合,进行运用和创新。

二、窗及窗花艺术在江南园林设计中的展现

古香古气的西塘,大大小小的窗,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西塘古镇的窗有方格、直条等最简单的结构形式,一排或单一出现;也有带图案的,图案式往往做工复杂、花样繁多,一种样式就有几十种图案。花纹图案在花窗上的呈现,使得窗棂密集起来,光线透过密集的窗棂照射进来,光亮并不充足,这样的不明亮反而和一整排小店铺和谐地融为一体,更加突出了古镇的古香古气。

姑苏城繁华地。苏州的繁华与其园林的静谧真的是相得益彰,相映生辉。拙政园是江南园林的典范。植物、建筑、假山、水源,苏州园林的景观无一或缺。走在竹篱、茅屋、草堂等景点,在步行中看到各种各样的窗户——漏窗、长窗、空窗……各式各样的窗举不胜举。园林建筑,若无精美的各种类型和形态多变的花窗作连接的话,怕是要索然无味了。苏州园林的花窗在江南园林中应称得上是典范,在苏州园林游览,随意望去都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花窗,若将苏州园林称作“花窗博物馆”也不为过了。

窗安于半墙之上,是窗户较多的一种呈现方式,在苏州古典园林中也较多被运用。苏州的沧浪亭就有多处运用,其中以观翠竹为主题的建筑,就各布置了一排半窗,外面的景色透过半窗映人眼中,使人心旷神怡。半窗也有多种款式,苏州的拙政园,半窗花样主要是冰裂纹式,这和建筑功能本身、室内陈设以及匾额之名和主人的喜好有较大关系。

花窗做成滿月状,在空白的墙上,外来之景像画一般被圈在“画框”之中,透过花窗看窗外之人犹如观赏一幅动态的画。站在不同的角度,所看到的“画框”中的画与人也不一样。随着时代的变迁,“月洞”也不拘泥于满轮圆月这种形式了,一般空窗用水磨清砖作边框。

长窗分类较多,有四扇、六扇、八扇等。扇数的多少一般主要依据建筑墙面大小而定,一般在厅、堂、馆、轩中布置的较多。长窗的上部分往往窗格通透明亮,采光较好,花纹也有多种形状,多种寓意,这和古代传统文化有较大关系。长窗的花板内容也较丰富,有花草、山水、人物、动物等。长窗还有内外开向的讲究,或里开或外开在不同的建筑中有不同的朝向。

三、窗及窗花艺术的作用

窗的发展和窗花艺术的流传,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结构单一到形式多样,从平面到立体,从功能需求到精神追求,窗的发展和窗花艺术的发展独立承载了一定的文化意义。

门窗是划分室内外空间的关键部位,透过窗可以看到外面五彩缤纷的大干世界,表达人们喜怒哀乐的心情。在园林建筑中门窗的作用尤其重要,园林设计中的借景、对景往往要靠窗来完成,同时花窗的形式多样,又增添了园林的趣味性和观赏性,因此窗是园林建筑装饰与装修的关键节点。窗作为建筑装饰的重要部位,对整体建筑的渲染和局部建筑构件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点缀作用,窗既可以用来满足居室的采光需求,又能通过窗来加强空间变幻的诱惑力,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窗主要有水平、垂直、落地、天窗以及花格窗等,外窗一般根据建筑的外立面风格设计而成,内部装饰窗以及外窗的内部装饰则主要是根据家居的整体风格和主人的喜好完成设计装饰。

窗是居室中最引人关注的内容,它不仅要满足采光、通风、密封等功能需求,也要能通过对窗的装饰来达到满足主人的精神追求。窗在居室中是一个静态的物质,但带给主人的是动态的感受。在我国古文化中,窗既是建筑的表现手法,也是诗情画意的道具。李渔认为,室内设计中的借景主要依赖于窗,“开窗莫妙于借景”,借景亦莫妙于窗。李渔认为“窗棂与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这样自然方便于借景。古人如此,今人更是如此,窗要能代表主人的审美情趣,要能达到理想的延伸和心灵的皈依。

中國古代窗花艺术源远流长,一点一滴积累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古人对门窗独特钟爱,将感情尽情倾泻在上面,从而使窗花艺术在建筑艺术中越来越重要。在古代建筑,尤其是南方住宅,考究的人家,几乎是无窗不刻,一扇扇精雕细刻着花草人物故事的窗户,成了工匠们展示技艺的地方。窗不单单是窗户,更是一种艺术,具有了象征和隐喻之意,窗花艺术是古代历史文化的一个侧面和缩影,代表了传统文化的意蕴,更凸显了传统营造技艺的高超水准。在现代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中,窗的形式和花样简化很多,不再像古代的那样繁复和形式多样,因此对窗的装修选材有时也比较单一。但喜好中式风格的现代主人更热衷去追求传统文化的元素,花窗便更多地运用在了室内装饰中。

四、窗花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

随着现代室内设计的兴起,中国的室内设计在借鉴外来文化及设计风格的同时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设计潮流。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开始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将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进行融合形成新的艺术形态,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的室内设计在世界设计潮流中充分展现了本民族特色,表现了自己崭新的面貌,也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一)在玄关隔断上的运用与创新

新中式风格在近几年的室内设计中颇受欢迎,其中玄关隔断在新中式装修风格的设计中常常被运用。热衷传统文化的人们,总也笃信风水设计,在入门处设计玄关隔断既起到遮挡效果,又隔而不断达到借景的目的,窗花艺术便是最好的呈现方式。现代的室内设计,窗花在玄关隔断上的呈现不能是密集的窗格或者窗花,而最主要的应该是要达到“借景”的目的,在若有如无的遮拦的同时要透过窗格或窗花看到遮拦出的装修风格。有的家庭玄关设计采用传统红棕色油漆使得传统元素更浓郁,有的家庭复古玄关板木镶嵌白色现代窗花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入门处的玄关往往也兼具鞋柜功能,传统窗花艺术在入门玄关处的运用与创新往往达到了装饰性和实用性的双重效果,所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

(二)在室内装饰上的运用与创新

玄关隔断有实用和装饰的双重效果,窗花的作用也是双重的。除了在玄关隔断上的运用,窗花在室内装饰上的运用也越来越多。

1.在天棚中的运用

现代室内天棚设计中也是最能体现新中式风格的地方,天棚可以遮挡梁上部的构件,现代室内设计多采用吊顶的形式并设计壁灯,将传统的窗格或窗花简化运用到天棚中,并铺设牛皮纸,让壁灯透过牛皮纸照亮窗花,传统韵味更浓郁。

2.在墙面上的运用

窗花艺术在墙面上的应用,出现最多的地方是在电视背景墙上。电视背景墙是居室设计最显眼的地方,进入一个居室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电视背景墙。比较常见的装修是背景墙中间部位贴壁纸,两侧设计窗花,有的窗花设计在镜面玻璃上,站在近处便既可以看到精美的窗花也看到镜中的自己,更让人陶醉。也有人将窗花在卧室或者书房的墙面上进行运用。

3.在地面上的运用

窗花元素在地面上的运用主要是几何或者花卉等窗花图案的运用,有的采用石材拼接的方式,通过拼接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图案内容,有的直接在地垫上进行体现,传统窗花的花卉鸟类图案地垫铺设在地面上,都是新中式风格装修的主要体现手法。

五、结语

如今的建筑基本上都是模式化的,具有文化传承性的,并能与环境较好融合在一起的设计作品,都是优秀的。窗花艺术运用与创新的研究和思考,对今后的设计之路有了一定的启发。对各种建筑风格,采光需要,造型的研究,及现代新型材料的不断推新和各种建筑窗户结构进行结合,促进了更多空间与艺术互动的灵魂作品的产生。

猜你喜欢

古典园林运用创新
看《园冶》谈苏州古典园林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空间组合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