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教练型班主任 让生命走向丰盛

2017-05-06梁慧勤

新班主任 2017年4期
关键词:教练班级班主任

□梁慧勤

·作者心声·

做教练型班主任 让生命走向丰盛

□梁慧勤

编者按:《走进生命的教育——教练型班主任专业修炼》一书的作者系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教师培训策略等。她将心理学和管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领域,结合一线班主任的工作案例,从班主任自我调适、有效沟通和班级管理等角度,为中小学班主任提供了快速有效、便于操作的方法与策略。本书可以帮助班主任跳出内心枯竭疲惫的困境,改变心态,开发潜能,从而更高效地面对工作中的挑战。

去年年底,广州某小学三年级家长爆料,班主任A老师因为班级没有获得流动红旗,处罚全班男生下课不能自由活动,上厕所要在获得批准后分批去。看到这则报道,我的内心特别复杂。我非常不认同A老师的行为,同时,我也能深深感受到她内心深处的无力感和情绪的衰竭。

这件事让我联想到我所在区域另一位班主任的经历。年轻的初中班主任B老师,温柔亲切、风趣友善,一下子就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可是好景不长,很快,她发现与学生相处一点也不容易。平时与学生说说笑笑,师生关系挺融洽的,可一到布置任务、提要求时,学生就不买账了,结果很多事情都没法落实,更别说形成班级凝聚力了。严重的挫败感和对自己的怀疑,一直困扰着她。

为什么班主任们体验不到工作中的成就感?

无论是老教师还是新教师,很多班主任都表示每天都只是为了应付繁琐的班务而忙碌,越来越难体会到工作带来的乐趣。作为教研员,我为班主任的处境感到心痛,同时也深深感到,班主任作为学生的精神关怀者,倘若他们的情绪是衰竭的,目标是缺失的,方法是贫乏的,沟通是受阻的,又如何能培养出人格健全、具有问题解决能力的学生?如何能带领出愿景清晰、具有时代精神的班级团队?班主任们正面临着挑战。

确实,这个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同A、B两位老师一样,很多班主任遇到困难时首先就会想:“这事我没有办法了。”当我们这样想时,负面的情绪就会笼罩着我们,直接影响工作的状态和效果,自然无法体验到成功和快乐。真的没有办法了吗?排除各种无法掌控的外因,我们在成长中形成的心智模式和行为习惯就如同旧版的GPS,驱动着我们无意识地、重复地做出类似的判断与决策,难以突破自我思维与行为。“没有办法”或许应该解读为“旧有的方法都不奏效了”。这时就需要老师们拥有一颗更开放的心去接纳变化,问问自己:我可以做些什么改变让事情向好的方向发展呢?

带着这些问题,我和一线班主任们经过了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教练型班主任”这一全新的班主任身份定位,并撰写出《走进生命的教育——教练型班主任专业修炼》一书,帮助班主任从不一样的角度来理解自己、他人和工作,追求一种内在丰盛、外在高效的生命状态。

什么是教练型班主任?

提到教练,我们马上联想到的是运动员。每个运动员都离不开教练的带领,都需要教练帮助他们跨越障碍,突破瓶颈,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潜能。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企业管理的精英们就将教练技术从体育界迁移到管理界,成为一门通过完善心智来发挥潜能、提升效率的管理技术。之所以将教练技术的精华运用于教育管理领域,是因为二者关注的都是人本身,都是将人的潜能由内而外引发出来。

教练型班主任就是指善于运用教练的工作原理,推动工作对象(包括自己、学生和家长)调整自身状态,挖掘自身潜能,优化自我管理能力,获得自主成长的班主任。

值得一提的是,教练型班主任的工作对象首先是自己,因为育人的工作更多是依靠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心智模式和精神境界的引领来达到。可见,只有积极向上的班主任,才可能带出阳光心态的学生。

教练型班主任与普通班主任有什么不同?

为了使工作更加轻松有效,教练型班主任要遵循我好、你好、大家好的“三赢”原则,即要充分考虑师生个人、班级以及学校等各方的利益,以达到整体平衡的局面。他与普通班主任的主要差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好奇探寻替代主观评判

以往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老师们会习惯性地充当裁判的角色,从主观角度对学生的行为做出评价和判断,因为这样更省时省力。但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这并不否有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教练型班主任则会带着好奇的心态,运用教练工具来探寻学生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和内在需求,用更系统的眼光来理解学生的行为。

2.用提问引导替代直接教导

讲道理、提要求是老师们在处理学生问题时最常用的方法,但效果往往差强人意。教练型班主任认为学生的主观意愿比老师的要求更重要,通过有方向性的、层层深入地提问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框架,激发行动的意愿。让学生看到达成意愿有多种的可能性,他就有更多力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以关注效果替代关注问题

面对突发事件,教练型班主任不会将关注点放在对问题行为的判定上。问题行为只是一个过去已经发生的事实,兴师问罪也无法改变,所以问题行为本身并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更有价值的问题。教练型班主任采用以终为始的思考方式:事已至此,我们想要的效果到底是什么?如何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只有明晰了愿景和目标,获得的方法才是最有效的。

成为教练型班主任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学习过教练型班主任理论的老师们,经过几年来的修炼,从个人的精神状态到工作的方法技能都发生了很大的转变。随之而来的是学生行为的变化和班级风貌的显现。它带给老师们最突出的价值在于:

1.情绪调节的能力增强

情绪就是一个信号,反映的是一个人当下的内在状态。当我们面对学生出现烦闷、愤怒、悲伤、焦虑等负面情绪时,最需要改变的不是学生,而是我们自己。教练型班主任遇到各种问题,大多能保持较稳定的情绪,即使出现情绪的起伏,也能很快觉察,并及时做出调整,使事情向积极的方向发展。

2.人际沟通的水平提高

班主任以教练的身份面对学生,看问题能更加客观公正,教练工具的运用使老师们爱学生的能力明显增强。那些有魔力的语言工具将理解、信任和宽容真实地传递给学生。有效的沟通不仅让教育工作更轻松,还能引导学生发生内在的转变。

3.系统思维的层次更全

教练型班主任对环境中的各种人、事物有更高的敏感性,思考问题更具系统性。借助教练工具能从目标出发,以更高、更全面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问题,想出更多的解决办法。他们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班级事务中捕捉教育元素和契机,甚至能在他人认为的困境当中找到有用的资源。

现在再次回顾前面A老师和B老师的案例,我相信如果有更多的方法可供选择,他们一定可以做得比现在更好。教练型班主任或许就是一条可行的路径,帮助老师们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理解自己的价值。

班主任是一项助人、自助的工作,是用生命来陪伴生命的事业,让我们借由教练这一身份让自己的生命丰盛起来,用丰盛的生命滋养出生命的丰盛!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教育发展中心)

猜你喜欢

教练班级班主任
Coach,Where Are You?教练,你在哪儿?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班主任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