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班级里的“磨蹭族”快起来

2017-05-05周远喜

新班主任 2017年4期
关键词:限时规章制度习惯

□周远喜

让班级里的“磨蹭族”快起来

□周远喜

做事磨蹭,是一种常见的学生行为问题,很多老师将之定义为“行为习惯不好”。究其根本,是孩子的时间观念不清晰及对他人不尊重的表现。每个班级里总少不了“磨蹭族”,可以说,磨蹭、拖沓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如果任其发展,轻者,磨蹭、拖沓者永远磨蹭、拖沓,此疾难消;重者,它会渐渐腐蚀一个班级健康的肌体,使班集体成员都做事拖沓,纪律涣散,斗志全无,凝聚力丧失。因而,作为班主任,面对磨蹭、拖沓的学生绝不能等闲视之,一定要全力纠正,我的经验是创设氛围巧引导,耳提面命妙指津。

建立规章制度,用制度约束磨蹭

班级规章制度对于班集体建设至关重要。符合本班实际的班级规章制度,不仅是班级良好秩序的保证,而且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主人翁精神和民主意识的培养,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当然,班级规章制度的建立一定要坚持从同学中来,充分征求同学的意见,在民主的基础上集中。

实施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地宣传、解释工作,让同学认识到,制定规章制度目的是为了保证班级所有成员的利益。

其实,做事磨蹭、拖沓的习惯和毛病都是在特定环境下逐渐养成的。因此,新接手一个班级,班主任有必要针对如做事磨蹭、拖沓现象用班规班纪等制度进行必要约束。如可规定,每节课前,必须提前三分钟准备好下一节课课本及相关学习用具;课后,及时高质量完成各科作业,并交给每个小组小组长;体育课、实验课,要提前2分钟到达操场或实验室;有住宿学生的学校,在熄灯铃响之前必须进寝室;大型集体活动,如升旗仪式等,按时按规定地点站好、坐好……制定约束做事磨蹭、拖沓者的规章制度不妨具体一点,容易操作一些。

万玮 摄

既然是规章制度,就必须有相应的奖惩措施。对于做得好的同学,可以设单项奖励,也可以作为评先、入团的重要依据;而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如拖交作业者,一定要责成利用休息时间补上;大型活动拖沓者,也可责成其为班级做事……没有具体的奖惩措施,任何规章制度只会流于形式。

巧妙温馨提醒,督促习惯养成

可以说,规章制度是刚性的,违者必究。但提醒则可以温馨体贴,富有人情味。刚柔相济,是为了避免刚性制度惩戒带来的尴尬,也保证规章制度长期有效地执行,更是为了防止磨蹭、拖沓一再发生。班主任可以尝试以下工作:

1.一周一日早提醒

充分利用黑板边角空间,做好一周一日早提醒。如班长可将一周内班级活动要点写在黑板一侧;每天早上,学习委员可在黑板上方写好当天要上的课表;科代表可以在黑板的另一侧及时公布当天的作业及要求……这些提示,可以提醒学生及时完成学习任务,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借用每日读报、讲评时间巧妙地提醒。

班主任还可以提倡学生充分使用“小便贴”,贴在课桌显眼处,及时记下当天要做的每一项事,及时提醒,做一项,划一项,做到“日日到,事事清”。

2.一周一次两回顾

周三和周五,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小结与清理:一周内,哪些事情已经做好,哪些事情本周内要完成而没有完成,还没有动手或动笔的,什么时间完成。必要时,可以安排班干部,科代表、小组长一一检查。对于检查结果,班主任、科任老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提醒、过问与催促。

3.一周或半月一整理

不少学生做事磨蹭、拖沓与自己不善整理、不善于归类的习惯有关。不少学生教科书、学习资料、作业、试卷随意乱放,时间一长,以至于做作业时,找得焦头烂额,千呼万唤都不出来,如此就会磨蹭、拖沓。班主任有必要就此指导,如将教科书、学习资料按类分放;用几个文件夹将试卷分类整理,以养成良好的收纳习惯。同时,半月或一月,班主任或老师可以提供专门时间,让学生将学习用品分类整理好。

当然,更重要的是,班主任要提醒学生平时就养成收纳的好习惯。毕竟一周或半月一整理,也只是亡羊补牢。

巧用活动载体,引导提升速度

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周三班团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型竞赛或班团活动。如十分钟整理好自己课桌,五分钟整理好一门学科所有资料……形式可多样,除此之外,科任教师可坚持每天或两天限时训练。

当然,必要时每节课都可以进行限时训练,以提高学生做事快速的能力、意识与习惯。如,我时常利用语文早自习,限时背诵;利用语文课临时听写或默写,开始给学生2分钟准备,后来是一分钟,半分钟准备。慢慢地,学生逐渐养成习惯,一听要听写、默写,学生立刻能做好准备。

坚持因材施教,耳提面命提醒

班主任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对于个别做事特别磨蹭、拖沓的学生,要仔细观察,及时和家长沟通,找出学生做事磨蹭、拖沓的原因,以便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对于不善收纳的学生,班主任也要根据不同类型,俯下身段,耳提面命巧妙提醒。限时训练之前,班主任可有意走到爱磨蹭、拖沓的学生身边,俯身提醒学生提前做好准备;可随时提醒学生分类收纳,分类存放。对于那些先玩耍再写作业或、忘性大的学生,班主任更要多一点心眼,提醒这类学生培养时间“节点”观念,到什么时间做什么事,先做事,做好事,然后玩,并时时督促,让其习惯成自然。

联手家长,率先垂范

孩子做事磨蹭、拖沓的背后都与家庭教育指导无方密切相关。为此,班主任还要与家长沟通,和家长联手解决学生做事磨蹭、拖沓的习惯。

首先提醒家长作榜样。如果学生做事磨蹭,家长在家做事情时,一定要专心致志,一气呵成;做事有计划,有规律,有始有终,身教重于言教。

引导家长给孩子提出明确要求,让孩子清楚地知道应该做什么、怎样做、何时做、多长时间做完。如孩子做作业前,家长要提供安静的环境,让学生安安静静地做作业;做作业之前,提醒孩子喝水、上厕所、准备学习用具,然后再开始写作业;作业做完后,不要忘记认真检查。在家长的监督下,孩子磨蹭的坏习惯会慢慢有所改善。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都外国语学校)

编辑点评:

俗话说:“十个孩子九个磨。”磨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更是他们在学习中常见的坏习惯。班主任知道磨蹭给孩子的成长尤其是学习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也会想方设法解决这个问题。但一些班主任往往因为认识上存在误区,对学生磨蹭问题不仅解决不力,甚至适得其反,搞得师生关系紧张。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率先垂范,准时到教室,到点就下课,不拖堂、不挪课,不占用学生时间,做事力求高效。班主任要创造氛围,规范制度,温馨提醒,巧妙引导,如此,做事磨蹭、拖沓的学生才会越来越少。

(责任编辑 陈殷)

猜你喜欢

限时规章制度习惯
提前预登记,免费参观
上课好习惯
限时写作,由“扶”到“放”
浅谈中央企业规章制度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中国民主促进会规章制度制定条例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好习惯
“墙化”更需“强化”
找茬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