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压力管理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

2017-05-06胡恩立

速读·中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创业教育

胡恩立

郑州轻工业学院

摘 要:当前,创业压力对创业绩效具有显著影响,制约了学生参与创业的积极性。本文着重探讨了压力管理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压力应对技巧,构建压力管理的教育体系,提升创业教育的效果。

关键词:压力管理;创业教育;创业压力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2014年我国大学毕业生达到727万人,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相当严峻,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季”。Boyd&Gumpert(1983)研究表明55%~65%的创业者每周至少一次忍受心烦意乱、失眠、焦虑和头痛等症状的煎熬。

创业压力不仅影响创业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还对其创业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因此,在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过程中,有必要将压力管理纳入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应对压力的能力,进一步丰富创业教育的内涵,促进更多大学生创业成功。

一、创业压力对大学生创业绩效的影响

关于压力的研究最早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Selye等人提出压力是外部环境不能满足个体需求而导致心理及生理上的不平衡的一种紧张状态,随后被众多学者关注并开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当前,关于压力的界定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种观点认为压力是刺激物;第二种观点认为压力是个体对外部刺激的一种反应;第三种观点在前两种观点的基础上,认为压力并不伴随特定的刺激物或特定的反应而产生,其发生在个体察觉到不利或威胁情境之时。

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压力对工作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因为绩效是衡量一家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考察一个初创企业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学者一般将初创企业的绩效分为三种类型,即:生存性绩效、成长性绩效和持续性(发展)绩效。Ivancevich和Matteson研究补充证明,压力并不一定总是坏的,有压力的事情原本是可以刺激效率和提高绩效的,只有当压力无休无止的时候,才会威胁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进而对生活和工作绩效产生不利影响。龚志周研究表明电子商务创业压力同时是创业者创业实践过程中的压力挑战和动力机遇,对创业增长绩效具有直接的影响预測作用。此外,电子商务创业压力还可以通过影响创业者们的创业效能感而最终影响新创企业的生存绩效。

二、基于压力管理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创业教育起步较晚,最早可以追溯到198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该研讨会的报告中提出了创业教育。清华大学在1997年举行的创业计划大赛,标志着高校可以关注创业教育,并进行有效的自我探索。由于创业教育在高校推进缓慢,2002年4月,教育部确定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作为试点高校,有效促进了创业教育在高校的中开展。而目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逐步被高等教育者所接收,“双创”工作已成为推进高校教育的重要抓手,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当前,我国的创业教育的理论体系已经初具体系,但还处在前期积淀阶段,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理论体系的薄弱,不能够有效指导创业教育实践。以创业压力管理为例,相关研究较少,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解决策略,从而制约创业教育的效果,调查发现近二成的学生觉得创业过程中面临多种不确定性,创业压力太大,由于缺乏有效的创业压力管理手段,导致学生在创业前止步。

2.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及教学教法需要进一步改进。在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上,大学生们普遍比较重视的课程内容为人际交流与沟通技巧、市场开发与市场营销、财务税收,表明大学生在这些方面知识比较缺乏,知识的缺乏使学生在创业过程因为“无知”而倍感压力。并且创业不同于学习,其以绩效为导向,创业失败必然会导致学生在经济方面有所损失。而实际课程设置则在上述三方面体现的较少,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尚不能满足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

3.创业教育的整体性和协同性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创业教育的整体性和协同性不够,主要表现为在师资力量、教育资源整合等方面。首先,我国创业教育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比较欠缺,而师资的缺乏严重影响了创业教育的开展。其次,教育资源整合方面需要进一步,目前,我国的创业教育资源主要分布在政府、社会、家庭和学校,创业资源整合的协同性不够。

三、压力管理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原则

目前,我国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在全面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的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原则,以确保创业教育取得显著效果。

1.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创业教育过程中应切实贯彻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传统的以教学内容、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制定贴合学生实际,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模式,有效解决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提升大学生创业素质。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传统的创业教育精确性和整体性不够,注重理论教育而忽视实践教育,目前实践教育在创业教育有所提升,但是理论和实践教育还没有有效结合,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为克服这一缺点,高校在开展创业教育时应更加注重顶层设计,系统规划创业教育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满足学生的需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将所学的创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升创业教育的效果。

3.整体性和协同性原则。创业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整体性和协同性原则。首先在资源整合方面,应坚持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各司其职,协同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补足各方面的短板;其次,大学生教育教育体系设计中应坚持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坚持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德育教育相融合,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精神;同时,在师资配备上应多元化,合理搭配理论型和实践型教师的比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了解企业的创建、运作,近距离感受企业精神,陶冶他们的创业精神,有效满足学生的创业需求。

四、压力管理视角下大学生创业教育开展的方式

1.在教学设计方面。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应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整合,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实践,通过创业体验更深刻认识创业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1)将压力管理纳入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提升创业教育的效果。加拿大学者赛勒认为“压力是人生的香料”,压力不只有不良影响,而应转换认知和情绪,多去探究压力的有利影响。

(2)主动借鉴团队心理辅导在创业压力管理方面的价值,变革教学内容,着重强调压力认知、压力评估、压力源探究、压力管理策略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通过积极参与而获得心理体验与感悟,内化有关观念、意识并转化为良好情绪体验和积极的行为方式,提升学生应对压力的能力。

(3)建立朋辈互助平台,主动借鉴朋辈心理咨询模式,让年龄相当者为创业学生给予创业指导、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其具有自发性、义务性、亲情性、友谊性和简便有效性。积极建立创客联盟、创业公社等学生创业互助组织,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指导的作用。

2.在教育資源整合方面。在创业教育资源整合方面,应加强系统设计,逐步构建政府、高校、社会和家庭在内的多元支持体系,不够提升创业教育的效果。

(1)对于政府方面,应构建强有力的线下线上支撑平台,积极推进创业政策的落实,国家在营业执照注册、税收减免、创业基金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活动开展、创业教育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但多数政策还没有落地生根。

(2)对于高校方面,应该主动变革,不断提升创业教育的质量。应制定创业教育的计划,储备充足的创业教师,实现创业教育的全程化、专业化、实践化、模块化,让更多有意向创业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资助,促进大学生创业;同时,学校创业应注重对外开放,构建更加高效务实创业帮扶体系。

(3)对于社会方面,应积极参与创业教育过程中,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建立由社会资源参与创业孵化园,提升创业教育的效果,并设立更多符合大学生创业特征的风险投资基金,对竞赛中产生的优秀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在创业政策宣传、创业典型树立等方面加大宣传力度,破除大学生创业的传统观念和保守思想障碍,积极营造全社会支持大学生创业、宽容失败的舆论氛围。

参考文献:

[1]赵丹,凌峰.大学生创业社会支持及路径优化[J].安顺学院学报,2014(6):47-49.

[2]黄兆信,赵国靖,曾纪瑞.创业大学生社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以温州高校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4):57-61.

[3]孙萍.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4(3):12-14.

[4]葛玉良,韩丽丽.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6):50-54.

本研究是2015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资助《我国大学创业压力的分析及干预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5-GH-192)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创业教育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应用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应用型高校学生创业教育探析
“双创时代”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农科类专业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探析
把握“金钥匙”打开创业门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构建高校研究生创业实践平台的有效途径分析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基于“创业岗位”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