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降平清利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70例疗效观察
2017-05-05黄君敖赵晓琴
黄君敖+赵晓琴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宣化降平清利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宣化降平清利汤进行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缓解时间;2组患者治疗前后残气量、呼气量及最大通气量3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8.57%,与对照组的64.29%比较,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治疗组患者咳嗽消失时间、喘息缓解时间以及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残气量、呼气量、最大通气量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2组残气量明显下降,呼气量、最大通气量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宣化降平清利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可以较快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取得的临床疗效比较满意,值得进行临床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宣化降平清利汤;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
中图分类号:R256.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4-0064-02
慢性支气管炎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炎症性疾病,是由于支气管腺体增生,使得呼吸道黏液分泌过多,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该病的发病原因多与气温变化、过敏、细菌或病毒感染以及空气污染等,冬春季的发病率最高,每次发作持续3个月,病程≥2 a,常见于老年患者[1]。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主要是由于肝、肺、脾以及肾等器官的功能性失调有关,外因是由于患者外感风寒[2]。2015年8月—2016年10月,笔者使用宣化降平清利汤治疗了70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1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0例。其中,治疗组男38例,女32例;年龄50~76岁,平均年龄(61.42±12.54)岁;病程5~18 a,平均病程(7.23±2.18)a。对照组男40例,女30例;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1.83±12.19)岁;病程5~20 a,平均病程(7.42±2.20)a。2组的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标准所有患者的诊断标准均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订[3]。(1)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以咳嗽、咯痰为主,有的患者可以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且连续发病超过2 a。(2)排除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脓肿以及尘肺等其他呼吸道疾病。(3)X线胸片检查显示有肺气肿征象。⑷残气量/肺总量超过40%,呼气量低于60%,最大通气量在80%以下。排除标准并发严重心肺功能不全的患者、心、肺、肾以及造血系统严重疾病的患者、精神病患者以及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的患者。
1.3治疗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方法进行治疗,主要包括:抗生素、扩张支气管、吸氧、化痰止咳等。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宣化降平清利汤进行治疗,药方组成为:10 g,炙麻黄以及苏子各12 g,厚朴、杏仁、半夏、射干、桑白皮、白前、生姜皮、紫菀、茯苓皮、陈皮、大腹皮以及牛蒡子等各10 g,炙甘草6 g;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辨证进行加减:对于咳痰色黄的患者加黄芩、石膏,气虚而少气懒言的患者加人参、黄芪,阴虚水泛的患者加参附、麦冬以及五味子;上述药物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2次服用。所有患者均连续治疗15 d。
1.4观察指标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喘息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以及咳嗽消失时间等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采用四川思科达公司生产的肺功能检测仪S-980A(I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残气量、呼气量及最大通气量3项指标进行测定。
1.5疗效判断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的改善,偶尔有气喘或间断性的咳嗽,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痰液嗜酸性粒细胞水平降低,X线胸片检查肺气肿明显好转;有效:患者的臨床症状及体征略有改善,时常有气喘或间断性咳嗽发生,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痰液嗜酸性粒细胞降低,X线胸片检查肺气肿略有好转;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胸片及痰液检查均无改善。
1.6统计学处理本次数据的分析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的2组间比较分析分别采用χ2检验、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临床治疗结果比较见表1。
2.22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见表2。
2.32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见表3。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程较长呈慢性渐进性发展,患者常常合并有发肺气肿、肺心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该病的发作初期,一般只发生细小气道的炎症,导致肺的顺应性明显的降低。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的病情日益加重,导致通气量明显的降低,肺组织的弹性显著减弱,导致残气量所占的比例明显的增高,患者通气功能受到影响,出现气急、气喘以及气促等呼吸不畅的临床症状,肺气肿的程度进一步加重,患者出现二氧化碳潴留、缺氧,最后发生呼吸衰竭。现代医学认为,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比较复杂,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所造成的,临床上主要采用抗感染、化痰止咳、平喘等方法进行治疗[4]。
中医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属于“咳嗽”、“饮症”、“痰症”以及“喘症”等范畴,病机为脏腑功能虚损,湿邪入里化热,灼津为痰,加之外感湿邪、寒冷伤肺等因素,导致患者出现咳嗽、咳痰以及喘息等临床症状[5]。肺气肿患者多存在脾虚痰湿、正气亏虚的临床症状,导致风寒邪气趁虚而入,患者肺气宣发肃降受到阻碍,痰湿明显的增多,肺气上逆,进而诱发患者出现咳喘的临床症状。痰液集聚于胸口,导致患者出现胸闷、憋气的症状。到疾病的中期,患者郁而化热以及脾虚痰湿等症状更加显著,疾病进展至晚期,患者多呈阳虚或是肺肾气虚之状。由于该病的临床症状比较多变,因此,单纯采用西医治疗的方法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中药宣化降平清利汤中的炙麻黄、杏仁、白前以及紫菀等可以起到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作用;厚朴、苏子可以燥湿除痰平喘,开胸行气;茯苓皮、大腹皮、生姜皮以及桑白皮等可以起到清肺利水,散逆气的功效;牛子、射干能够清咽利喉;半夏和陈皮可以散逆气,祛痰;炙甘草调和诸药。众药合用起到降气平喘、宣肺化痰以及清肺利水的功效[6]。进一步说明宣化降平清利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提高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宣化降平清利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患者,可以较快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取得的临床疗效比较满意,值得进行临床的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春林,李莉陕.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78例临床治疗分析[J].吉林医学,2014,35(26):5858.
[2]吴学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中医辩证治疗临床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9):187-188.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55-58.
[4]郭红霞.宣化降平清利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96例的临床观察[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5,31(2):218-219.
[5]陈辉,张翼宇,殷洁.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评价[J].内蒙古中医药,2015(6):20-21.
[6]邵卫东.宣化降平清利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临床分析[J].2016,8(23):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