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激励性评价
2017-05-04丁海城
丁海城
摘 要: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根据小学生特点,采用鼓励性为主的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不仅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而且有利于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激励性评价
小学美术教育作为美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美术教师如何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采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训练学习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运用激励性评价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小学生年龄较小,对各类事物都充满好奇心,自我控制能力差,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特别是对教师有着深深的信任和依赖。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没有哪一个小学生不喜欢涂涂画画,尤其是教师对他们作品的一句评价是他们涂涂画画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这些特点,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对其作品和作业进行评价,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训练和培养他们的审美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只表扬少数画得好的学生,而大多数学生的作业和作品得不到表扬,即使取得一些进步,教师也视而不见,久而久之就会磨灭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爱。反之,如果教师对课堂所有学生的作品和作业都进行鼓励性评价,就会将学生内心学习美术的热情充分点燃,学生得到教师的表扬后就会笑逐颜开,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更加高涨,更加愿意接近教师,更加喜爱美术课程,学习成绩和绘画作品的质量也会越来越好。细微之处见精神,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从小处着手,细节着眼,善于营造活泼向上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绘画作品哪怕是一个甜甜的微笑、鼓励的眼神、小小的表扬,都有可能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架起一座成功的桥梁,为将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运用激励性评价方式不断培养学生美术学习的创造力
在美术课程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积极引导和鼓励小学生根据自身对事物的认知,借助手中的笔触想怎么描绘就怎么描绘,教师要多加鼓励和表扬,不要使其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也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评判。此外,美术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性较强的学科,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分析会得出不同的意境,诸多的条条框框不仅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思路,导致绘画作品千篇一律,失去创作个性与活力,而且还会降低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与爱好。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及时对小学生的绘画创作和学习情况给予表扬激励,这对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具有重要作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一个细心的引导者,当学生完成一幅作品,回答完一个问题或想出一个好的方法时,教师要及时用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或一个细微的动作对学生进行鼓励。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周围其他学生的表现,引导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眼光对待自己和身边的同学,在班级中营造一种团结向上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课程学习中来。在美术课业的展评中,可以采用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多种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其中要多给予口头表扬,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积极的、富有目的性的鼓励性评价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创造力,增强学习自信心,激发美术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运用激励性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稳定的学习情绪状态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想象,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多采用激励性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要结合不同的评价目标,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和综合性,坚持公平、公正、全面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使不同层次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受到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消除学生美术学习的不适应心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对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或创作出优秀作品的学生要及时给予真诚的表扬,学生在获得教师的激励后,心理、精神上都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心情会变得舒畅,性格变得活泼开朗,更加积极向上,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此外,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不足采取包容心态,循循善诱,积极加以指导帮助,不使任何一个学生掉队,哪怕是有些许进步,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使学生一点一滴积累,在学习上不断进步。同时,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观察,对学生学习中的各种表现和情感变化要做到了然于胸,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指引,特别是对学生的闪光点要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状态,以更好的热情投入美术课程学习中来。
参考文献:
[1]章桔露.试谈美术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14).
[2]周冬梅.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J].现代阅读 (教育版),2012(13).
编辑 任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