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策略研究
2017-05-04罗晶晶
罗晶晶
摘 要: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门学科,如何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是当代教育工作者所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主动引导学生去积极地思考,从而让他们更好理解所学知识。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行了分析,实现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积极思考;策略研究
小學阶段是学生学习最基础的阶段,而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当前的教学要求,同时数学课堂的效益也难以实现。所以说,小学数学老师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不断探索与实践,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注重对学生兴趣的激发,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的主动思考为主要培养方向,并且将数学的思维、方法、理论和观念寓于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进而实现有效教学。接下来,本人将探讨一下如何带动学生去积极思考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学生良好思维方法的培养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单单是教学生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说,小学数学老师要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并引导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来实现让学生积极思考的目的。
1.利用比较和分类来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
比较和分类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所学知识,进而有效地掌握新知识。例如,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这节课的教学时,老师可以把它与“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比较,然后把它们再分类,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便会不费劲。此外,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也巩固了旧知识,并且这种方法还可以教学生怎么去对知识进行举一反三。
2.设置探索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思考
数学的教学过程是动态的,且具有探索性,其中老师的任务就是帮助并促进学生学习,我们知道,即使老师讲解得再好,也代替不了学生自己去亲身实践,而在课堂上最能刺激学生自主性的方法就是“提出问题,设置情境”,同时,老师应该设置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来唤醒学生积极思考的欲望。
例如,在“圆的周长”这节课的教学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现圆周率的测量和计算方法有好几种,接着老师可以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祖冲之也是用这几种方法来计算出圆周率的吗?”然后学生就会主动地翻找课本教材,从教材中寻找答案,在这样的探究学习中,不仅让他们的思考能力有所提升,而且还提高了他们勇于探索的能力,让他们获得了更多的知识。
二、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探索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老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需要,从周围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出发,选取相关的素材为学生精心创设生活情境,引导他们从身边熟悉的生活中来体验数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励他们积极动脑以及积极思考。
例如,在“圆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各种车辆的图片,然后向他们提出问题:“汽车、三轮车、自行车、电动车等,它们的车轮都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这些车的轮子都是圆形的?怎么不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呢?”设计这些学生常见的情境,会让学生很快地融入学习中。然后老师让学生进行猜想,并让他们通过思考给出答案,接着老师再利用课件向学生演示并验证他们的猜想。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真真切切感受了生活中的数学,从而也使他们在产生疑问的同时学会积极思考。
三、培养学生学会质疑,并进行积极思考
问题问题,只有学会问才会如何去答,人们思维的开始就是“问”,“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而作为小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并不是很强,所以他们提出的问题难免会价值性很小,这就需要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来培养学生怎样去质疑,并鼓励他们养成多问问题、多思考的学习习惯。
首先,老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民主、轻松的课堂环境,在这种学习环境下,学生没有太多的紧张情绪,也会发挥自己最好的学习状态,同时,老师还要善于运用激励的语言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在学生提出问题时给予他们肯定和赞扬。长此以往,学生的自卑心理就会逐渐消除,并在提问中学会思考。其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探索,让他们学会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同时,老师可以抓住小学生好奇心强的这一特点,来培养学生主动质疑的习惯,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让他们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总之,学会思考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必备条件,而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所以说,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给学生营造快乐、轻松的课堂氛围,注重培养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学会去质疑并提出问题,来充分发挥他们积极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刘小芳.小学数学中如何有效带动学生积极思考[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5):71.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