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学生分层教学研究

2017-05-04汪洋

新课程·小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研究积极性

汪洋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奠定基础知识,发展逻辑能力,提高学习水平。而目前强调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学充分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体现学习的基本精神。而学生因为遗传素质、家庭教育条件、学习基础的不同,在学习能力方面会显现出差异,这是非常正常的。但也阻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出以分层教学为基本途径,旨在解决这种问题,更好地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次;教学研究;积极性

小学数学分层次教学,即按照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进行层次的划分。然后教师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制订学习任务,规划学习技术,准备学习素质等。小学数学的分层次教学研究最大化地体现了学生的个体特点,是以学生为基础的教学。而小学数学也具备这样的教学特质,因为本身存在难度层次的划分,也存在教学手段的差异,任务难度更是有多个层次。学习方法本身的不同,也成为分层次教学的标准之一。开展分层次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学习更加自然、更加有趣、更有动力。而且能够让学生一直保持在最近发展区,可以实现不断的进步。再加上课堂上的讨论学习,也有利于不同层次之间学生的经验交流,提高学习的水准。

一、科学分层,组织小组学习

分层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进行分层次,而最基本的形式是分小组学习。小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表现出差异,不是智力水平的不同,而是他们在学习习惯方面的一些不同,以优势带动劣势,才是最佳的分层次手段。如果只是通过成绩来一刀切,很容易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其认为自己不可以,或者是认为自己就是这个水平。所以层次的划分一定要具有隐藏性,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平等。

教师在划分层次时,要格外注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例如,有的学生比较擅长计算,可以将其划分为一个小组,教学从计算开始,引申到其他方面;有的学生可能空间想象能力比较好,就可以从图开始,从空间能力入手,延伸到数字教学中;有的学生则是理解能力比较强,在数学建模方面更有优势,这部分学生在学习之初可以作为意见给出的对象,引导他们,也给全班学生启发。科学有效的分层不止如此,还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有的学生喜欢体育,可以从各种体育项目中人数的多少和替换等来计算加减过程;有的学生喜欢音乐,可以通过字符数量来提高计算能力,或者是寻找音符中的几何图形等;有的学生喜欢美术,可以锻炼学生数学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科学有效的分层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发展性和可塑性都非常强。教师要积极根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寻找学生学习的突破,从而正确划分层次,给每个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任务形式和要求。自然教师内心也要有一把尺,按照学生的成绩划分,给每個层次的学生设定不同的进步目标,使其努力就能达到,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信心,又在不断巩固中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二、课下分层,发挥合作作用

分层次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小组学习,能够实现小班化教学和合作性学习,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监督。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存在这样的误区,认为学生在一起学习往往是浪费时间的,所以即使是小组学习也是单纯地给学生布置任务,并且是以个体的形式完成,然后将成绩相互关联,达到一个小组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更让他们感觉自己不是小组的成员,责任感比较少。因此,课下的有效分层能够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而且能够解决课堂中的遗留问题,防止产生教学障碍。实现课下分层,老师要制定小组的层次标准,并且推选出小组长,一般是管理能力比较强,或者是在小组内有一定“威信”的,这样在组长的带领下,能保持小组合作的高效性。课下的层次教学,按照层次划分的标准,给出不同的任务。最好的是全班的任务都不相同,结合在一起则是一个大的任务。让学生可以在小集体的学习中,产生大集体的观念,逐渐巩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另外,因为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不能在课下布置过多的书面作业,所以小组合作基本上在课外活动中完成,或者是占用课下的时间。因此,小组合作更类似于课下的小组讨论,它能够延伸课上的学习结果,更能巩固学生的学习成绩。

除此之外,小组合作学习还是寒暑假学习的好方式,按照分层的方式,对学生的假期作业做一个更加系统的规划,并且难度和评价方式也做好调整。建议采用层次交叉的方式,以就近原则来安排小组合作。这样组内各层次的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影响,而且可以聚在一起完成作业和任务,更有学习氛围。

三、课堂讨论,与问题教学法结合

小学数学的分层次教学方法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课堂教学手段。在新知识传授之前,要求学生先进行预习,而因为能力和层次的不一样,预习效果也会不同。但是这不妨碍教师的教学,只要能正确把握层次和提问。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问不同的问题,或者是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来提问,这样能有效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回答问题。例如,在学习小学数学“十以内加减法”时,有的学生层次较为基础,需要从加法过渡到减法,而有的学生则反映比较快。此时老师可以展开分层次的提问方式,对转换能力较为优秀的学生用直接提问的方式,对转化能力一般的学生则采用间接引导的方式。这样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回答对问题,而且可以在他人回答问题时,自己也去做思考。

与问题教学法的结合,能快速反馈学生在层次教学中的学习状态以及教师的教学开展是否科学。而设计教学问题,要求具有启发性和吸引力,能吸引学生去解决问题,又可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举一反三。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很强的,通过问题的引导激发学生的互动,使得课堂气氛更加热烈。再者因为不同层次学生承担的课堂角色不同,要求老师灵活调整问题方式和内容,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表现,在课堂上有作用。这样无论哪一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自然学习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

总之,小学数学分层次教学要把握几大教学原则,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平等地划分层次。并且将层次教学任务应用于课上和课下,发挥不一样的教学作用,共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所珍兵.初探小学数学分层教学[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3.

[2]陈桂春.浅谈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小学教学研究,2011(10).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分层次教学研究积极性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探讨中职学校学生英语分层次教学法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