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高年级语言文字运用研究
2017-05-04杨景瑜
杨景瑜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包括语言文字的记忆能力、理解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应具备的一系列基本能力,只有较好地掌握这些能力才能为以后的语言学习和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内涵进行探讨,分析目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特点,并对如何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出几点建议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小学高年级;语言文字;策略
经过低年级阶段的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言文字基础,高年级的语文教学应侧重于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这是新课改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自身发展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应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内涵和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基础出发。
一、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构成
1.识别能力
识别能力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包括识别语言中的语意部分和语音部分、识别文字的读音和意思等。识别能力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前提,只有做到正确识别,才能理解语言文字的含義,从而记忆积累,乃至灵活运用。小学高年级学生应具备一定的识别能力,能够正确获取语言文字的意思,比如“你很聪明,但是不够努力,所以成绩一般。”这句话的重点是“不够努力”,意在督促其努力学习,而不是夸赞其聪明。
2.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分为了解和详细理解两个层面,了解是对语言文字的意思有一个大概的感知,详细理解则是利用已有的语言文字知识解读新遇到的语言文字,对其进行细致分析。如果学生缺乏理解能力,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出现偏差,就不可能做到正确运用。
3.记忆能力
学生在识别、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还要对语言文字进行记忆,使其成为自己的语言文字储备,才能在需要时快速进行组织,从而灵活地运用表达。根据记忆内容可以将记忆能力分为字音记忆、字形记忆和语意记忆。语意记忆通常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加工能力,比如通过谐音法进行记忆、通过画图进行记忆等,也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4.表达能力
组织表达能力是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综合表现,包括对语言文字的组织、对句式的组织、对思想情感的组织等,使其能够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特点
小学高年级学生还处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养成阶段,其主要表现特点为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不完全、能力使用顺序不固定、能力水平受具体语言文字情境、语意等影响较大。这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和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有较大关联。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侧重于记忆能力的训练,使学生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和组织表达能力。小学生年龄特点使其在学习语言文字时有较大的随意性,比如先记忆、再理解,或是对自己喜欢的语言情境记忆得较为深刻、理解得相对透彻。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应从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特点出发。
三、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策略
1.文本速读,提高语言文字识别能力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快速阅读的能力,进行文本速读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识别能力。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快速阅读时,可以预先提出问题,并规定阅读时间,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培养学生快速获取文本信息含义、掌握语言文字大体思想的能力。
2.文本细读,提高语言文字理解能力
文本细读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过程,在细读过程中对语言文字进行精准分析,具体探讨字词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剖析文章结构,概括段落主题,使学生能够对文章进行理解归纳,做出自己对文章的赏析和评价。
3.情境教学,培养记忆能力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学习兴趣、强化理解、加深记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包含大量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比如《伊索寓言》《滴水穿石的启示》等,为教师创设教学情境提供了便利。
4.读写结合,培养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最终体现在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上,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采取读写结合的方式,注重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总之,在新课改要求下,语文教学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小学高年级是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高的重要阶段,广大一线教师应积极响应新课改号召,将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从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各个方面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娜娜.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陈振玲.浅谈提升小学语言文字训练的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4(5):85-86.
[3]施瑜.探究语言文字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5(5):26.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