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2017-05-04赵翠红
赵翠红
摘 要:语言感悟能力是小学生正确使用语言的基础。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应当从学生的兴趣和语言需要出发,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语言感悟能力;培养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语文感悟能力的基本原则
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应当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在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正确敏锐地使用语言的能力,力求让学生主动深入语言的感悟活动中。
1.培养学生主动感悟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要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语言文字的体验活动中来,使学生积极体会语言文字的美感与内涵。因此,教师要加强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丰富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充分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要使学生在活动中构建丰富的形象世界,达到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的训练效果。
2.要求学生对整体篇章来感悟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应当从整体篇章入手,文本局部是为篇章服务的,学生必须具备通过语句、段落的阅读来感悟篇章整体意义的能力,这样才具有实践意义和价值。否则,学生会肢解文章的整体,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备培养学生整体感知篇章的意识,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细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感悟能力。
3.加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品读
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需要学生从最基础的字词感悟开始,使学生具备对语言文字进行仔细品读的能力。学生实际上品读文本的过程就是调整自己,达到与文本进行思想情感沟通的目的。教师必须使用有效的方法使学生感受到文字的力量,使学生在仔细的揣摩推敲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对具体的词汇形成深刻的印象,以便将词汇放到具体的语境中进行理解。
二、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途径
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需要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思想情感充分放松的状态下,主动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主要有以下几条途径。
1.借助朗读来培养学生
朗读是学生进行语言感悟能力训练的重要途径,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入自己的情感,而且还可以通过语调、语速的把握,全面把握文本的内涵。首先,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本可以更清晰地明辨文本的意义,例如,学生对有些词语的意义可能不甚明了,在上下文的朗读中就可能对词语的意思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长春版五年级下册《会飞的蒲公英》一课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很好地体会“嘱咐”一词的深刻含义。其次,学生可以在朗读中体会文本表达的情感,例如,长春版四年级上册《播种希望的日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我”的情感变化,体会爷爷的良苦用心,使學生在具体的语句中体会我与爷爷的情感交流。
2.运用比较来培养学生
比较具有辨别和发现的作用,在比较中学生可以充分体会语言的细腻与粗糙、形象与匮乏、具体与空洞的区别,从而对语言有更深刻的理解。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替换比较,使学生尝试着替换文中的词语,这样可以使学生对词语的用法与背后的情感色彩有深刻的理解。例如,经典课文《落花生》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赞美的语气来读父亲的话,让学生试着以自己的话进行同样的情感表达,使学生在对比自己与父亲的话语中体会父亲朴实话语背后的深刻含义。其次,可以运用增减比较,使学生在增词减词中体会表达效果。再让学生比较不同词汇用法的异同,就会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文章的情感色彩。最后,可以使用句式替换来进行对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句式替换的方式,使学生感受更强烈的情感色彩。
3.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教师必须使学生自主阅读,要使学生在主动阅读中培养语言感悟能力,并且在阅读中逐渐积累词汇,在阅读中获得更好的情感熏陶,给学生带来享受阅读的愉悦情感体验。首先,教师要传授给学生精读、略读等不同的阅读方法,使学生有能力、有兴趣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其次,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名篇佳作,并给学生提出具体问题。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阅读笔记,使学生把喜欢的词语句子摘抄下来,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材料,可以使学生在好句好段的交流中更好地积累语言素材。
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要从基础入手,使学生在长期坚持的训练中逐渐养成丰富的语言感受体系,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使用丰富的教学形式,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感悟能力。
参考文献:
[1]任瑞芹.培养小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浅谈[J].当代教育科学,2011(16).
[2]荆荣琴.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教学尝试[J].教育科研论坛,2016(4).
[3]曾向丽.联系生活,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5(Z1).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