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让课堂“活”起来

2017-05-04何九妹

新课程·小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激趣拓展探究

摘 要:课堂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课文《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我认真分析教材、学情,以生为本、以教材为载体,赋予课堂以生命与活力,让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分析;激趣;探究;拓展

一、教材分析

本文作者季羡林,用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德国的风景民俗,抒发了故地重游的真切感受,揭示了人生哲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让学生了解了德国的民风,积累了优美的语言,潜移默化地受到人格教育。

二、学情分析

1.家庭背景:我校地处四川西北大草原,学生均来自藏家牧民,一生下来就说自己本民族语言,导致学生有一定的汉语言学习障碍。

2.学习情况:兴趣不高,阅读理解力差,思维不活跃,积累少,表达能力弱,不善于小组合作交流。

3.文本情况:德国的文化背景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相差甚远,课文语言表达又生动、精美隽永,学习有很大的难度。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质疑揭题,让学生的心“活”起来。

1.让生欣赏鲜花。

2.对比养花图:德国人跟我们有什么不同?

【意图:感受鲜花的美丽,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消除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读课题质疑:德国人为什么把花养在外面?

【意图:理解课题的意思,抓住题眼,直奔文章中心。】

4.簡介作者、欣赏德国风光。

【意图:了解作者生平,感受异国风情。让学生走近作者,走进文本。】

(二)初读感知,引发赞叹,直扣中心,让文本“活”起来。

1.学习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

2.找出作者发出感慨的句子,理解“奇丽”“奇特”的意思。

【意图:切切实实过好“认读关”,读准、读通全文;然后再经历与文本的初步对话,整体把握全文,以“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为切入点,直扣文章中心。】

(三)紧扣“双奇”,深度探究,深刻体会,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1.自主探究,学习第2自然段,体会“奇特”。

(1)理解“家家户户”“脊梁”,明“吃惊”原因,体会“爱花真切。”

(2)出示对话,理解“莞尔一笑”,说说关于“笑”的成语。

【意图:紧扣“双奇”,感受德国人养花的奇特,培养积累词语的能力。】

2.小组合作探究,研读第3自然段,体会“奇丽”。

(1)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体会花的美;抓住“花的海洋”“应接不暇”体会花的多,用“应接不暇”造句。

(2)欣赏街头花儿“奇丽”的画面,并用其他词来形容。

(3)情景引读:多美的大街啊!放学后,孩子们穿过街头,他们看到的是——(生齐读)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意图:深入体会景色的奇丽、养花的奇特。积累优美的语言,解决教学重点。】

3.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意图:情景交融,真切感受德国街道花海的美丽及民俗风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4.分角色读写作者感受的句子,引导理解。

(1)什么叫“耐人寻味”?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2)引读:“每个同学都是这样,把书拿到教室的时候,(生读:自己的书是让别人看的);阅读课的时候,(生读:自己又看别人的书)。

(3)举自己生活中的例子,如:“每人捐一本书建图书角”。

5.引导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调换位置说说你们知道为什么?得出哲理:“我为人人,这是在奉献美;人人为我,这是在收获美。”

6.变换形式,配乐朗读:描写景色奇丽和民风奇特的句子。

【意图:通过朗读、比较、想象及结合上下文和联系生活实际,深刻体会和感悟重点句,并仿照例子说话,学以致用,培养组织语言的能力。】

(四)感受“美丽”,升华情感,让学生的“笔”活起来。

1.猜猜:这几十年来,德国发生了哪些变化?

2.小练笔:

“四五十年后,我又到了德国,我发现很多东西变了: ,可当我走在街上,抬头一看,又是 ,是的, 始终没有变。”

【意图:借助文本丰富的人文内涵,把学生的思绪带到遥远的国度德国,领悟梦想之美好,从而升华情感,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文章的宗旨——德国之“美”,美在其心“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并通过小练笔,体味大师季羡林语言的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配乐情境朗读全文,伴随着季先生重温旧梦,让学生的“情”活起来。

【意图:再次疏导课文内容,触摸季羡林大师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那种对德国人奉献精神的赞美。】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阅读《季羡林散文》,让学生的“眼”活起来。

【意图:积累优美语言,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拓展延伸,更多地了解季羡林及他的思想文化。】

作者简介:何九妹:1970年生,女,羌族,籍贯: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学校党支部副书记,中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就职于阿坝州外国语实验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激趣拓展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