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的途径
2017-05-04赵凤丽
赵凤丽
摘 要:小学语文是学生认字读书的启蒙阶段,由于它的特殊性,语文教学一直有个问题为人忽视:教师对小学语文教书育人多数存在偏差,老师通常将教育锁到一个狭窄的天地,认为教学只是识字背诵。但教书哪里是这么简单的,它要求教书,更要求育人。书本是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所在,但老师通常只注重教书,而忽略了育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因材施教;好奇心
小学语文属于学生正式开始识字读书的重要阶段,从汉语拼音到一个个短篇故事,它为学生能够正常地阅读和理解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然而,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还是有或多或少的不足,为此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一、更新教学观念,提升自身素养
因为教育环境和信息不流通的原因,不少小学老师的思想还停留在过去让学生摇头晃脑的背书阶段。不求理解只求记住。有些老师很不负责地把教学当做机械的传授,只要认识汉字、能够书写、简单阅读便万事大吉。完全不去理会学生能够接受到什么程度,教师的这种偷懒其实是完全抹杀了语文最有魅力的文学性,仅仅把语文当做一种工具,一种苍白无力,只要结果的僵死的工具。
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的理解便会出现偏差——语文是语文,文学是学问。教学这么多年,我见到不少热爱文学却无比厌烦语文的学生,他们是最先感受到文学美妙的一群人,但这也是他们的不幸。越是理解文学的人,越是抵抗这种毫无生机的机械灌输。
二、因材施教,实施差异化教学
某些老师并不关心学生的差异性,也没有因材施教的观念,或者说他们缺乏足够的责任,没有因材施教的动力,毕竟大而化之要比一个个细化简单太多。
因材施教需要教师在课余时间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生活状况。再针对他们的理解力和掌握知识的程度来决定接下来教授的方式和程度。
这种差别化的教学会突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知识不再是一概而论,关注个性、注重潜能是小学语文教学极为关键的一步,但能做好的却是不多。
三、对学生的预习进行科学指导
明确了差别化教学的指导思想,有效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毕竟因材施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没有高效的教学方法,会让教学安排一拖再拖,这也是许多老师不愿触碰的原因,它太耗精力。
传统的教学会让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并把预习目标放到很高的位置。这种教学方法在小学生身上其实并不特别适合,小学生的心智都还不太成熟,这个时候教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对语文保持兴趣和新鲜感。
小学的预习是给予学生一个故事轮廓激发好奇心,对第二天的课堂产生向往之情。在课堂上,老师要给予学生展示预习成果的机会,并适时依照学生预习的成果来调整教学步骤。只有让学生有了满足感,学生才有保持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增强师生互动
传统课堂上,老师一般都是站在讲堂上从头讲到尾,学生非常被动地接受这种自上而下的传输。这样的课堂非常考验学生的自觉性,有自控能力的还好,一旦心情放松下来,哪怕开小差到下课也没有人来干扰,导致整体教学质量很差。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课堂受到各方面的冲击。当今的课堂是以学生作为主体来展开的,教师在制订计划中要以学生为主要支撑点,和学生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上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中才愿意和教师交流,老师才能得到最真实的反馈,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否则反馈的问题和实际有脱节,哪怕老师再做,很可能也是费力不讨好的。
课堂上,老师要多提出一些问题,给予学生充分讨论的空间,彼此交流。课余时间,老师要多与学生交流,不要一下课就抱上书本离开,留出时间,留下好的态度。
五、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保持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属于从懵懂到渐渐认知世界的过程。小孩子的好奇心一般来说都很强,作为老师要让学生保持这种好奇心,学生对世界有好奇心,未来才能对世界不那么麻木。一路走来,看到过许多对世界已经麻木无感的人了,他们像机器一样运作着,沉迷在自己的小天地里不能自拔,这其中有同学,有同事,甚至不少亲戚也是这样子,曾经我也努力地让其改变,但结果要么是敷衍一笑,要么不欢而散。
我希望这些孩子不要这样,对世界永远保持一颗淳朴的好奇心,不会因为心灵的疲惫而故步自封。
要保持好奇心,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和激发,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不管学生做得好坏,都给予肯定。当然有些想法是这个阶段的学生能提出但无法解决的,这就是保持好奇心的方法。像侦探小说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识的增加,他们不懂的会慢慢变懂,可懂得之后会有更多的疑惑。世界本来就是一场游戏,何必把它玩得这么沉闷。
要高效的课堂,就要有丰富的教学情境。组成小讨论组,分配自己的任务。让他们像小大人一样集思广益,一起解决问题,学会高效地处理,明白共同协作的重要性。
这样的讨论必然是充满趣味性的,摆脱了学习字词、划分自然段、归纳中心思想等形式上的束缚,学生自己构建知识是那么快乐而有趣,可以把每个人囊入其中,最大限度地避免一堂课就是一段“小差”的尴尬局面。
六、有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小学生总归年龄太小,不少文体和语言都是他们所无法理解的。特别是文言文、古诗词,没有过去的语言环境,要明白诗文的意思就更加困难。
要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诗词的意思,就要老师更多地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可以将枯燥的古诗词、文言文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古诗词是语言的一座顶峰,它讲究平仄、注重韵律,要求格式的严谨与协调。每一首诗词都是诗人性格最集中的展现。
比如,崔颢的《登黄鹤楼》,我們可以把黄鹤楼有关的东西在多媒体上展示出来,如它的历史、传说、图片、位置、文化等等。
首先,因为学生已经预习过这首诗,老师在学生领读之后便开始说明。黄鹤楼故址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国初年被火焚毁,1985年重建。首先留给学生的印象是一座饱经沧桑的古楼,它经历过无数的苦难,在那个纷争不断的时代,终究没能幸免。
之后是图片展示,现在的黄鹤楼是什么样子的。黄鹤楼周围清晰可见的汉阳树,鹦鹉洲上芳草萋萋。天色已晚,极目远眺,这绝美景色却勾起作者的思乡之情,江上雾霭朦胧愁绪触景而生。通过多方面展示,让学生最先感受到情绪的冲击,毕竟好的诗词是情绪的流露,其次才是语言的优美。
七、积极践行新课程理念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教师角色,让学生成为教学主体。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新的教学方式着重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内容、策略、方法都有了不小的改变。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有充分的网络资源,可以自主地依照自己的学习习惯和能力来学习内容。通过自学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在开放的学习氛围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要利用网络资源和公共资源,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学习好比输入,而写作就是输出。学生看书、听课、听家长的教诲,这些东西会形成学生独有的价值观。在他们的作文中,这些东西会逐渐体现出来。现在的老师总认为多写就可以提高书写水平,其实不单单是这样的。写作是把一个人思想具化为语言。这个需要学生有感触、有思考。这些是老师在教学中需要传授给学生的。
参考文献:
[1]曹明海,钱加清.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2]杨九俊.小学语文课堂诊断[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吴忠豪.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张弘.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实践与探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2).
编辑 高 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