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指导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研究
2017-05-04孙志伟
孙志伟
【摘要】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孩子表达自我感受、情感的重要途径。而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心理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在习作教学中融合积极品质的培养,将会对其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健全人格的养成发挥积极作用。实践证明,将积极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运用于习作教学,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小学习作教学;成功;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3-0043-02
以20世纪末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当选为美国心理学家协会主席为标志,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正改变着人类生活的许多方面。而在教育领域,以人的终生幸福为目的的理念正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接受。通过教育,为学生创造、生成丰富的幸福资源,培养出能够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人,这成了教育者的共识。调查发现,在积极心理学语境之下进行习作教学,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小学生正值身体和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建立积极心理对其一生而言也非常重要。基于这样的思考,笔者认为,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有效运用积极心理学,倡导学生在习作中使用积极语言、传递积极感情,从而促进學生积极心理的形成。
一、将积极品质作为习作教学的目标
新课标指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等等。要达成这些目标,在进行习作教学时,就需要教师将目标渗透在课堂教学和学习活动中。那么,在习作教学中应主要培养学生的哪些积极品质呢?根据对小学生特点及习作教学的研究,笔者认为,“合作力”“创造力”“仁爱”“责任感”“勇气”这5项积极品质可以作为习作教学的目标。此外,新课标中对习作教学的总目标是这样表述的: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这是习作教学的工具性目标。研读课标后,笔者发现,习作教学还应该具有人文目标,即培养学生积极品质的目标。
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主要面临4个方面的挑战,包括学校、家庭、社会和自我,这4个方面的挑战对学生的习作学习同样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比如,学校为学生提供学习、成长的场所和环境,在学校中,频繁而积极的人际交往帮助学生养成了六大积极品质。而习作教学以这六大积极品质为目标,以“亲校园”“亲家庭”“亲社会”“亲自我”的方式全面展开。实践证明,当积极品质作为习作教学的目标,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会形成长足的动力,他们的写作内容也将得到极大地丰富。
二、在习作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
新课标还提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他们的个性,培养其合作精神,使之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心理学同样倡导合作学习,在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够磨炼自己的“合作力”“责任感”“勇气”等积极品质。因此,在习作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应该成为一种常态。习作教学倡导的合作学习要求在学生写作的整个过程中建立写作共同体,在这个写作共同体中,每个成员都需要为他人的写作提供建议和咨询。
基于过程化写作的理念,在写作前的构思环节,写作共同体通过头脑风暴互相激发出尽可能多的写作素材,头脑风暴的原则就是每个人都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思想。实践证明。如何组织写作共同体对写作教学的效果影响深远:组织得当,共同体中的每名成员都能够得到最好的发挥;反之,每个成员则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笔者认为,小组成员不能具有太高的同质性,而应以差异性为目标进行组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最好的效果。
此外,在写作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都要帮助写作共同体发挥更好的作用,以确保每名成员在写作需要帮助时都能够及时得到反馈,包括写作的谋篇布局、句式的使用、词语的正确使用等方面。写作不是一个直线的过程,而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螺旋式过程,因此,写的过程可能持续很长时间,这个过程对共同体的“责任感”是一种考验。
三、使积极语言的使用成为习作教学的常态
对于小学生而言,相较于阅读,写作更需调动认知能力,这是很多学生畏惧作文的原因之一。而在教学中使用更多的积极语言,能够调动学生更多的愉快感去战胜写作认知所带来的负荷。在学生的习作过程中,肯定学生的合作行为能够激发他们进行更有效的合作。比如,在进行写作构思时,当有人因为问题具有挑战性而保留观点时,教师如果能对所有人参与思考、交流的行为进行鼓励,就会有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交流中去,从而产生更好的观点。事实证明,通过表扬学生有创意的表达,与众不同、富有新意的说法,学生就会在习作学习中感受到“创造文字”的乐趣。
学生是不成熟的写作者,在写作的整个过程中,都需要教师的不断鼓励才能顺利完成写作行为,也才能在脱离教师的帮助时,自发地完成写作任务。因此,运用积极语言应该成为习作教学的常态。
四、借助成功体验提高习作水平
实践证明,设计学生亲身体验的情境和活动是当今习作教学的有效模式。在活动中,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对于“好奇心”“求知欲”“主动意识”“进取精神”等品质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亲校园”“亲社会”“亲家庭”“亲自我”的写作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的写作能力随着积极品质的养成而得到长足提高。同时,还要珍视学生每一个小小的成功,抓住教育的契机,将写作教学和品质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学会准确、熟练地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还有了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了获得幸福生活的积极品质。
综上所述,在习作教学中,只有让它回归本原,让习作与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同步,并将学生的需要和发展,学生的性格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趣、个性发展、习惯养成等人文教育因素与写作能力培养、写作技能统一起来,他们才能写出具有真挚情感而又富有情趣的文章。
(编辑:朱泽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