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017-05-03李郡
李郡
美是无处不在的,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缺少一颗善感的心。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皆美的课文,散发着美的气息,虽然本班学生很多,但教师只要组织学生认真阅读,仔细品味,就能让他们在学习课文中感受到美。让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去感受美丽的景色,美好的人物形象,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一、 品析词句,体会语言美
课文中写景抒情的文章,往往力求作者用词准确、优美、传神,把自己所看到的景物通过真实、生动、形象的语言呈现给读者。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品味词语,赏析佳句,才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达到在语文教学中以美育人的效果。
《美丽的小兴安岭》就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全文围绕“美丽”这个中心词,分别对小兴安岭的春、夏、秋、冬四季进行了细致而生动的描写,以体现小兴安岭的美丽。要讓学生在学习时真正体会到小兴安岭的美,就需要依赖对字词句的理解。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词语、句子的生动性和准确性。在赏析春天的美时,体会动词“抽、长,融化,汇成、长满”等词语,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体会小兴安岭春天的生机勃勃之美。在赏析夏天的美时,让学生抓住“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严严实实,挡住视线”等词语,体会树木的茂盛;抓住语句如“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体会小兴安岭的蒙眬之美;抓住“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透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这样的句子,引导他们体会小兴安岭的明媚之美。
当然,有些学生可能会不听从教师的安排认真读文,认真体会。我就采取小奖励的形式,如发一颗糖,画一朵红花的形式,让一些好动的学生集中思想,认真读文,以便在回答问题后得到老师的小奖品。
二、 赏析美图,深入感受
在品词赏句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入体会作者所描写的景物,也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要投其所好,适时地映示课文所描写景色的图片,或者用多媒体映示课文描写的美景,这样有利于让学生真真切切受到美的感染、美的熏陶。
三、 由文入境,想象意境美
意境,是指文艺作品通过艺术描写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情调和境界,是我国美学思想的一个范畴。因此,在学习写景抒情的文章或诗歌时,应当在引导学生阅读感受到景物的美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赏析自己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并对所描写的景物展开想象,因为想象是一种自由的创造性活动,为阅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更能让学生深入体会美丽的意境。我认为阅读离不开想象,因为想象是精神的支柱,是生存的希望。失去了想象,就像人的双眼失去了光明,借助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可以变平淡为生动,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想象,更能让学生入情入境。例如,教学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时,让学生感情朗读有关海水的五光十色、瑰丽无比的内容:“有黄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学生闭上眼睛,体会海水的不同颜色,想象因为海底高低不平而造成海水颜色的色彩不同的画面,从而激发学生美的情趣。
又如,在教学苏轼的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一文时,为了加深学生对“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理解,在学生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家乡的高原淡水湖和下着蒙蒙细雨时的情景展开想象,想象西湖的美,从而理解“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诗句,体会诗人把西湖写得如西施美的那种意境。
总之,不管是体会美丽的景色,还是体会心灵美的人物,都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导,适时启发,让学生不止在课文中感受美、赞颂美,更要让他们在自然中、生活中去发现美,创造美。
(作者单位:安徽省合肥市海棠花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