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推进教与学
2017-05-03陈林静
有两位老师同课异构上《詹天佑》一文,课堂教学中都很重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思考、表达。
第一位老师设计的主要问题:“本课写詹天佑为什么仅写修筑京张铁路?”“细读第4、5、6自然段,三个事例有无相同之处?”教师的教学重点指向让学生关注课文典型事件中的典型事例,引导学生分析典型细节,感受詹天佑爱国、杰出的人物特点,让学生在以后的写作中,能注意选择典型事例,写好典型细节。
第二位老师根据学生“学习单”反馈,提炼出三种等级问题,不同等级的问题,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方式解决。难度系数为一星:“为什么那时帝国主义会蔑视中国?”“清政府为什么会选择詹天佑为总工程师?”教师让学生根据资料讨论,学生在小队内自行解疑。难度系数为二星:“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怎么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结合课文深入探究,队长带领小队成员结合课文第5、6自然段,认真修改工程施工示意图。四人小队作为设计团队,派发言人阐述观点。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同时让学生学习课文选择典型、塑造人物形象的表达方式。难度系数为三星:“工程提前两年,能保证质量吗?”教师以形象的“火车”交流单,学生合作交流,寻找詹天佑的典型语言、动作,分团队阐述观点。
对比两课的问题推进教与学,第一位老师的问题就是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师提问后学生忙于在课文中找答案。这类问题为“找结论的问题”。第二位老师提的问题来源于学生,教师根据不同等级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课堂教学把找结论的问题变为找理由的问题、找过程的问题、找方法的问题、找方案的问题,由此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过程。
显然,第二位老师的做法更胜一筹。当问题来源于学生时,对学生林林总总的问题,老师需筛选提炼、合理归并。我们既可以如第二位老师那样,从难度不同上进行等级归类,也可以根据文本的不同特點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归并方法。例如《金子》一课的教学中,有位老师就针对学生许许多多的问题:“彼得为什么最后说他找到了金子?”“为什么彼得说自己找到的是真金?”“彼得怎么找到金子的?”“彼得找到的真金到底是什么?”……归并提炼为解决一道数学题:“()+()+()……=成功”。学生细读课文,思考推敲,合作讨论,得出彼得获得成功、实现梦想的原因,许多问题也都迎刃而解。学生通过对问题言之有理的讨论交流,回归文本的深入理解与自己个性化的领悟。
这两位老师的成功教例还告诉我们,课堂教学中好的“问题”,不仅要来源于学生,老师在筛选、归并、提炼时,还应该与学习目标紧密相关,并能鼓励学生在更高的认知层面上处理知识,问题要具有开放性、探究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思考,引导学生建立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当然,一节课的好问题,还要能够形成“问题链”,用“问题链”推进教与学,引导学生主动思维,让学生体会思维过程,培养科学严谨的思维习惯。
(陈林静,南京市学科带头人,南京市百家湖小学教科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