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们是不是该下课了?
2017-05-03陈萍
“既然今天要教的4个生字词,你们一上课就全都会读了,那老师是不是该下课了?”“嗯—”“是的—”上课不到1分钟,二年级的教室里出现了这样的对话,几十个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老师可以下课了。会场里三千多名听课老师哄堂大笑。2014年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我坚持让扬州的陈林老师设计了这样的环节,我就是要通过这个环节提醒同行们,如果教学无视学生的实际需要,那我们是不是该下课了?”
教师为什么站在课堂里?我们上课这到底对谁有意义?当然是学生,是为学生服务,我们首要任务是了解他们的困惑和需求。然而,我们真正确立这样的意识了吗?我们知道如何去了解学生吗?我们知道学生“惑”在何处吗?我们知道如何梳理学生的疑惑吗?我们知道如何条理清晰地、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引导、帮助他们解惑吗……如果我们对学生的“惑”知之甚少或置之不顾,只是选择自己拿手的可以花样翻新的、看似有“新意”的内容,运用声光电各种现代手段让学生看得眼睛闪闪发光,学生岂非成了舞台下的看客?我们是不是真的该下课了?
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找准起点,确定任务,引导学生经历“质疑”“解惑”的过程。在陈林老师的那节课里,学生试读“包、饱、泡、吐”4个生字词,读音正确,字正腔圆,显然,读音不成问题。问题是,如何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呢?我们出示了一个“公文包”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包?”学生说“皮包”“背包”“公包”……这个“包”他们见过爸爸、叔叔提过,听大人们说起过,但是这种包到底叫什么,怎么都说不准确。学习受到了挑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倍增。“包”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相同吗?我们又出示了“书包、公文包、包子”“包饺子、包粽子”两组词语让学生生发问题,进行比较,调动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学习概括,学生说“前面一组‘包字表示东西的名字,后面的‘包字是动作”。接下来我们又通过“一‘包薯条”“包公”让学生感悟汉字种子“包”字真厉害,还可以表示计量、可以表示人的姓氏。在这质疑解惑的过程中,学生的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得到了鍛炼发展。在后面的教学中,老师又启发学生开出了一组组与“包”字——这个“汉字种子”字相关的“汉字花”……学生惊叹、赞叹祖国语言文字之美,感受到语文课的魅力;他们热烈鼓掌,形成了强烈的学习期待,都盼着陈老师给他们再上这样的课。
如果我们上完课,班里的学生老是问:“老师,您什么时候再来给我们上课啊?”也许我们的教学就真的成功了。
(陈萍,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小语会常务理事,扬州市教科院教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