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的博物馆体验模式优化研究
2017-05-03张颖
张颖
【摘 要】进入“十二五”期间,传统文化作为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核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博物馆作为宣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其用户体验更需要博物馆从业人员进行研究。本文以吉林市文庙博物馆为分析实例,用互联网+作为手段,对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博物馆观众体验进行了研究。首先列举了博物馆观众体验中的痛点问题与焦点矛盾;然后探讨了如何利用互联网、物联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解决相关问题;最终提出结合互联网+,创新游客体验模式,以提升服务品质,扩大受众人群,最终扩大影响力,发展城市旅游。
【关键词】传统文化 博物馆游客体验 互联网+
文化产业是我国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最为重要的一环,是加强文化建设、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根本产业。传统文化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十二五”期间,互联网+传统行业的新产业构架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激发了新一轮传统行业的改革。其中,利用高科技技术(物联网、云计算、虚拟/增强现实等)搭建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新业态更是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引发了全国范围内的创新热潮。具有浓厚历史色彩的古建筑及历史文化在日新月异、层出不穷的新技术带动下,将会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
一、互联网+传统文化产业
“互联网+”这一概念的形式在“互联网”而核心在“+”,这一概念与传统行业信息化有着明显的不同。传统行业信息化主要应用类似于互联网技术,如网站、管理系统对于传统行业的辅助,并没有改变行业业态,只是一个量的过程,可以称之为“互联网化”。而“互联网+”这一概念更多地关注利用各种各样的新技术,譬如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增强现实技术等。对于传统行业进行改造是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行业的业态。
“互联网+传统文化行业”是一个全新的朝阳产业。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而文化信息化、产业化的进程却起步较晚,造成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渐渐式微。反观欧美、日本其文化产业信息化程度较高,大量的软文化输出影响了世界上的大量人群。新的时代带来了新的机遇,在“互联网+”方兴未艾的时刻,我国的传统文化行业应当顺势而起,在新一轮的文化产业变革中,结合全新的技术构建新的行业业态,强强联合实现“互联网+传统文化行业”新局面。
在传统博物馆事业发展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博物馆的展览设计与观众体验,其具有以下特点:1.大众性传统文化教育一般6-8周时间,以博物馆为地点开始展开。2.传统文化从业人员通常也参与博物馆展览的设计研究中。3.博物馆是各省市各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文明窗口。综上所述,想要实现“互联网+传统文化行业”,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互联网+博物馆体验模式”。
二、传统博物馆体验模式痛点问题
我国传统的博物馆体验模式通常有游客自由游览、讲解员率领游览两种模式。个人观众通常以自由游览的方式进行体验,而团体观众通常以讲解员率领的方式进行体验。比较而言,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自由游览的优势在于时间自由,没有固定模式,观众的自主性高;劣势在于由于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引,观众可能会遗漏部分有历史意义的细节。讲解员率领游览的优势在于有专业的人员进行引导,观众代入感强,能够强烈体验到博物馆文化、历史、人文的影响;劣势在于时间固定,路线固定,观众自主性较差。
以吉林市文庙博物馆为例,采用自由游览的体验模式,能够感性地感受到博物馆中的历史文化氛围,照壁、状元桥、泮池、棂星门、大成门等建筑映入眼帘,无论是大成殿内供奉的孔子塑像,亦或是正殿前的月台,都给人庄严神圣的感觉。然而,自由游览由于没有专业人士的引导,观众很有可能错过吉林市文庙博物馆丰富悠久的历史及馆内常设的基本陈列展览。
总结起来,在吉林市文庙博物馆的旅游服務中,这两种传统体验模式都存在体验模式僵化、体验方式单一、人员构成复杂、创新能力有限这四类问题。其根本在于传统体验模式在博物馆从业人员的思维中已形成固定模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种固有的参观体验模式,随着“互联网+”浪潮的涌起,必将被逐渐更新。只有将传统博物馆体验模式与全新的互联网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才能形成崭新的吉林市文庙博物馆文化发展业态。同时以技术带动生产力,将观众体验模式与文化产业的其他方面进行链接,齐头并进才能够有效地改善体验模式,吸引更多人群,加大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最终带动地区文化经济建设。
考虑到吉林市文庙博物馆传统体验模式的情况,我们急需一种结合新技术的全新体验模式。这种体验模式应是灵活的、多样的、新奇的、管理便捷的,“互联网+游客体验模式”恰好能够满足这些要求。
三、互联网+创新游客体验模式
“互联网+创新游客体验模式”是一种结合了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全新博物馆游客体验模式。基于“互联网+创新游客体验模式”就是应用上述四种技术打造一个全新的博物馆信息平台,利用智能硬件和可穿戴设备大大改善观众的参观游览体验。
具体来讲“互联网+创新游客体验模式”有如下几个部分构成:
(一)信息化管理平台:区别于传统的人员监管,将吉林市文庙博物馆的全部信息录入到计算机中,实现无纸化办公。同时,将各种日常事务性的工作以信息化的形式进行发布(如微信平台、公众号和订阅号、OA系统等)。同时利用物联网技术,以摄像头、监视器为主要监管手段,精简管理人员,让游客能够更直接、更多地关注了解吉林市文庙博物馆的文化底蕴。
(二)物联网自动讲解平台:应用物联网技术彻底解决自由游览的盲目性问题和讲解员率领游览的局限性。我们为每位游客配备无线ZigBee耳机,在每个需要游客进行浏览的细节处放置无线ZigBee触发器。一旦游客进入到特定的触发范围,耳机就能接收到特定的由最为专业的博物馆人员录制的语音讲解。
(三)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体验平台:在具有历史文化背景的特定场景,将古老神圣古建筑群运用先进的“互联网+创新游客体验模式”更直观、更精准地展现给万千观众。例如,吉林市文庙博物馆的孔子像或状元桥利用增强现实技术,让游客自发地利用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对于特定场景进行捕捉,同时补充相关细节(比如在孔子像边上附加一个虚拟孔子,作为整个讲解的主讲人等),让观众穿越时空体验传统文化之经典。此外,还可将吉林市文庙博物馆古建筑最具特色的屋脊神兽、黄瓦庑殿顶、金玄子彩绘等传统古建特色,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使用VR眼镜让游客能够更加近距离地感知观察,了解吉林市文庙博物馆古建筑的精髓所在,进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以上三个平台作为基于“互联网+创新游客体验模式”的核心构架,能够有效地支撑起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的博物馆建设方案,同时解决了传统博物馆观众体验模式的几大痛点。利用互联网、物联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解决文化产业问题,符合我国对于文化产业多元化、信息化、广泛化的发展方针,同时又能实实在在地推进传统文化建设,扩大传统文化影响力,促进地区文化发展。
四、结语
本文对于传统博物馆行业中的博物馆观众体验模式进行了研究,以吉林市文庙博物馆为例。针对于传统体验模式的痛点问题,提出了基于“互联网+创新游客体验模式”。利用互联网、物联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的全新体验模式能够有效地改善观众的博物馆体验。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将基于该体验模式做更进一步的传统文化产业信息化、科技化的研究与运用。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升吉林市文庙博物馆公共服务的科技含量,提高吉林市文庙博物馆服务社会的整体水平,使吉林市文庙博物馆成为吉林市儒家文化的传承基地。
参考文献:
[1]傅琳雅.“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新业态及发展趋势[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306-309.
[2]王艳秀.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J].云南社会科学.2016(03):185-188.
[3]黄锦宗,陈少峰.互联网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2):63-68.
[4]黄芙蓉.“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模式创新[J].统计与决策.2015(24):158-161.
[5]魏大年.“互联网+文化产业+”发展大趋势[J].商业文化.2015(35):35-44.
[6]陈少峰.“互联网+文化产业”的价值链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4):7-11.
(作者单位:吉林市文庙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