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娃儿藤茎叶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研究

2017-05-03林玉萍津2赵声兰虎春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7年8期
关键词:娃儿石油醚挥发性

林玉萍 王 津2 赵声兰 虎春艳

1.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昆明 650500;2.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昆明 650200



云南娃儿藤茎叶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研究

林玉萍*王 津2*赵声兰*虎春艳*

1.云南中医学院中药学院,昆明 650500;2.云南省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昆明 650200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云南娃儿藤(TylophorayunnanensisSchltr)茎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从云南娃儿藤茎叶中鉴定出18个化合物,其结构类型多样,并运用气相色谱峰面积百分比法确定各个化合物的相对百分含量。其结果为云南娃儿藤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云南娃儿藤;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法

云南娃儿藤(TylophorayunnanensisSchltr)为萝藦科娃儿藤属植物,其根在彝药中称为小白薇,常用来治疗尿路感染、肾炎、痢疾、气虚无力等[1]。其主要生长于海拔2000m以下的山向阳旷野及草地,主产于云南、贵州和四川,云南分布较为广泛,在大理、楚雄、昆明等均有分布[2]。娃儿藤属植物在前期研究中具有抗肿瘤、抗炎活性[3-4]。在前期的活性研究中发现[5],云南娃儿藤乙醇提取物和不同萃取部位对炎症晚期肉芽组织增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5]。为进一步明确抗炎活性成分,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其茎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以期为进一步全面认识云南娃儿藤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材料与试剂 云南娃儿藤茎叶于采自云南楚雄,经云南中医学院药用植物教研室普春霞副教授鉴定为萝摩科Asclepiadaceae娃儿藤属Tylophora云南娃儿藤TylophorayunnanensisSchltr,本论文研究材料为云南娃儿藤的茎叶;石油醚(分析纯,天津市风帆化学试剂科技有限公司),甲醇(色谱级,德国默克公司)。

1.2 仪器与设备 Varian CP 3900-Varian saturn 2100T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美国安捷伦公司);H.H.S11-4电热恒温水浴锅; RE-2000A旋转蒸发仪(亚荣生化仪器厂)。

2 方法

2.1 样品处理方法 200g干燥的楚雄产地云南娃儿藤的茎叶,粉碎成粗粉,以石油醚回流提取3次,每次3h,合并3次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得挥发性组分。取少量挥发性样品,将样品溶于色谱级甲醇中,备测。2.2 气相色谱条件 色谱柱:DB-5(30m×0.25mm毛细柱;进样器温度:280℃;升温程序条件:初温80℃,保持3min,程序升温 20℃/min,终温280℃保持10min;载气:He(99.998%),流速:1.0mL/min;进样量1μL;分流比:30∶1。

2.3 质谱条件 EI离子源,离子源温度:150℃,Manifold温度:50℃,传输线温度:280℃;扫描范围m/z:40~650;背景质量:45u;标准质谱图检索库NIST。

3 结果与分析

对从石油醚提取得到的挥发性成分样品进行GC-MS分析,其总离子图见图1。经过质谱数据系统(NIST)自动检索上述样品的质谱数据,将相似度低、离子峰低、无标准谱核对的组分等去除,得到挥发性成分。各组分的相对含量根据总离子图由计算机采用峰面积百分比法计算而得。从云南娃儿藤茎叶的挥发性成分样品中鉴定出18 个化合物,结果见表1。

表1 云南娃儿藤茎叶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结果

续表1

表1 云南娃儿藤茎叶挥发性成分GC-MS分析结果

以上分析结果表明,从云南娃儿藤茎叶石油醚提取的挥发性成分中分析鉴定了18个化合物,分别为甾醇类、黄酮类、生物碱类、酯类、羧酸类等,其结构类型多样、复杂,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马钱子碱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和抗心律失常、镇痛等作用[6-9],角鲨烯具有调控胆固醇的代谢、抗氧化、抗肿瘤、保肝等作用[10-11],麦角甾醇具有抗菌、抗结核等作用[12-13],β-谷甾醇具有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14-15]。由于石油醚提取得到的挥发性成分,极性较小,难于分离得到单一化合物,通过GC-MS可以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为其进一步的研究鉴定基础。

4 结论

实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了云南娃儿藤中的挥发性成分,鉴定其中18 种主要组分,并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这些结果为云南娃儿藤的活性成分的研究和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杨本雷.中国彝族药学[M]. 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4:546.

[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526-529.

[3]甄月英,黄学石,于德泉,等.卵叶娃儿藤中的抗癌活性生物碱[J].植物学报(英文版),2002,44(3):349-353.

[4]杨超燕,陈艳芬,陶曙红,等.光叶娃儿藤解热抗炎作用实验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4(4):284-286.

[5]陈珠,陈海丰,杨彩霞,等.民族药小白薇的抗炎活性成分的初步研究[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8):68-70.

[6]Ganguly T,Sainis KB.Inhibition of cellular immune responses by Tylophora indica in experiment- al modes[J].Phytomedicine,2001,8 (5):348-355.

[7]赵立民,刘玉国,牛作兴.马钱子碱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3,20(11):877.

[8]徐金华,陈军,蔡宝昌.马钱子碱的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09,18(3):213-216,221.

[9]唐敏,伍冠一,朱婵,等.马钱子碱镇痛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4,45(12):1791-1795.

[10]刘纯友,马美湖,靳国锋,等.角鲨烯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学报,2015(5):147-156.

[11]缪云萍,陈爱瑛,夏志国,等.角鲨烯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J].食品工业科技,2015,36(16):364-365.

[12]曹龙辉,李晓珺,赵文红,等.麦角甾醇的研究进展[J].中国酿造,2014,33(4):9-12.

[13]高虹,史德芳,杨德,等.巴西菇麦角甾醇抗肿瘤活性及作用机理初探[J].中国食用菌,2011(6):35-39.

[14]董贺,张太平,李俊,等.山楂中谷甾醇抑制肿瘤细胞的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09,30(4):270-272.

[15]贺成,李伟,张建军,等.阿萨伊油中β-谷甾醇及总甾醇含量测定和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4(23):4620-4624.

投稿方式

在线投稿系统:www.mzmjyy.com(推荐使用)

投稿专用邮箱:zgyy1992@vip.163.com zgyy1992@163.com

联系电话:0871-65349183;65339255(传真)

GC-MS Analysis of Volatile Components from the Stems and Leaves of Tylophora yunnanensis Schltr

LIN Yuping1WANG Jin2*ZHAO Shenglan1HU Chunyan1

1.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Kunming 650500,China;2.Kunming police station guandu district substation, Kunming 650200,China

To analyze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volatile components fromTylophorayunnanensisSchltr. The air-dried stems and leaves ofTylophorayunnanensisSchltr were extracted with the petroleum ether and identified by GC-MS.18 constituent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petroleum ether extraction ofTylophorayunnanensisSchltr,and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the components were determined with area percentage method. The research provides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study of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eutical activities ofTylophorayunnanensisSchltr.

TylophorayunnanensisSchltr; Volatile components; GC-MS

2017年云南省科技厅-云南中医学院联合专项项目;云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09Z0046;2014z119)。

林玉萍(1975-),女,汉族,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活性成分。E-mail:11217005@qq.com

王津(1975-),男,汉族,本科,讲师,研究方向为天然产物理化检验研究。E-mail:540275325@qq.com

R284.1

A

1007-8517(2017)08-0024-03

2017-02-18 编辑:梁志庆)

猜你喜欢

娃儿石油醚挥发性
铈基催化剂在挥发性有机物催化燃烧治理中的研究进展
古驿方言“娃”的用法探究
泡罩包装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分析
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环保治理新思路的探讨
5种石油醚前处理对不同植物样品黄酮含量测定的影响
复序橐吾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分析
纸杯大变身
水孩子
Water is Found in Moon Rocks
菊芋叶片提取物对辣椒疫霉菌的抑菌效果及盆栽验证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