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盆底康复训炼干预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观察

2017-05-02王乙涵蔡旭明范开慧

当代医学 2017年11期
关键词:肌电值障碍性盆底

王乙涵,蔡旭明,范开慧

(吉林市船营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吉林 吉林 132011)

盆底康复训炼干预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观察

王乙涵,蔡旭明,范开慧

(吉林市船营区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吉林 吉林 132011)

目的 研究盆底康复训练应用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盆底康复训练干预)以及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各43例,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盆底Ⅰ类肌肌力(3.64±0.95),盆底Ⅱ类肌肌力(3.74±0.91),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值(9.17±1.46),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值(9.56± 1.85);对照组治疗后盆底I类肌肌力(2.11±0.24),盆底Ⅱ类肌肌力(2.32±0.26),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值(5.43±0.51),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值(5.82±0.79),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评分(0.71±0.23)分,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3.54±0.26)分;对照组治疗后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评分(2.14±1.03)分,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6.71±0.63)分,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训练应用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可以改善盆底肌力,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盆底康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也称为盆底缺陷或者盆底支持组织松弛,属于女性常见的疾病,主要是各种因素造成了盆底支持的肌肉薄弱,出现了盆腔脏器的移位,进而引发了连锁其他盆腔脏器位置与功能的异常,严重的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临床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一般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和年龄较大、体质弱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采取非手术治疗,常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但是药物口服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应用[2]。本院采用盆底康复训练引用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自2013年5月~2015年12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86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符合压力性尿失禁、子宫脱垂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除外重度子宫脱垂患者;(2)除外有盆底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禁忌患者;(3)除外合并有精神疾病患者。按数字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给予盆底康复训练)以及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各43例,其中观察组年龄24~50岁,平均年龄(36.65±2.45)岁,产次1~3次,平均产次(1.43±0.32)次;其中子宫脱垂患者24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9例。对照组年龄23~50岁,平均年龄(36.34±2.52)岁,产次1~3次,平均产次(1.41±0.29)次;其中子宫脱垂患者22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2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在较好的可比性。本次研究已获得患者的知情同意,且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对患者进行传统的健康教育和知识讲座,消除患者心中顾虑,同时辅助以常规体操训练。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盆底康复训练干预治疗,具体包括以下方法:对患者进行生物反馈与电刺激,激活患者盆腔肌肉,叮嘱患者排净膀胱尿液,取膀胱截石位,探头放置在阴道,刺激阴道和盆底肌肉神经兴奋,患者进行收缩阴道肌肉、提肛等练习,子宫脱垂患者进行子宫位置复原,在患者阴道内放置轻阴道锤体,检测阴道肌肉收缩情况,开展阶段性的增加重量练习,每次训练时间20 min,1次/d,练习1月为1个疗程,其中电刺激和生物反馈治疗每次30 min,间隔3 d后治疗1次,治疗1个疗程后记录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在治疗1疗程后开展盆底肌力和肌电值测试。在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尿动力检查,盆底功能评估测试,完成POP-Q评分,填写尿失禁评分表格,进行1 h尿垫试验,详细记录患者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评分和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症状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盆底肌力和肌电值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盆底肌力和肌电值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盆底肌力和肌电值比较(±s)

组别盆底Ⅰ类肌肌力对照组(n=43)2.11±0.24观察组(n=43)3.64±0.95 t值10.2392 P值0.0000盆底Ⅱ类肌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值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值2.32±0.263.74±0.919.83880.0000 5.43±0.519.17±1.4615.85810.0000 5.82±0.799.56±1.8512.19160.0000

2.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量表对比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量表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量表对比(±s)

项目盆底障碍影响简易问卷评分(分)尿失禁问卷简表评分(分)对照组(n=43)治疗前3.81±1.92治疗后2.14±1.03观察组(n=43)治疗前3.72±1.89治疗后0.71±0.23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t值5.0261 P值0.0000观察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t值10.3668 P值0.0000治疗前组间比较t值0.2191 P值0.8266治疗后组间比较t值8.8852 P值0.0000 9.89±1.086.71±0.639.92±1.143.54±0.2616.67790.000035.77990.00000.12530.900330.50010.0000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以盆腔器官脱垂与压力性尿失禁为常见问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五大疾病之一,目前发病率呈现逐年提升趋势,严重影响了女性生活健康。盆底组织主要由神经、肌肉和结缔组织构成,盆底功能性障碍性疾病主要是因为肌肉损伤导致,妊娠、分娩等是盆底肌肉损伤主要原因,如妊娠期腹腔压迫到子宫使得子宫偏离并滑向阴道,出现了子宫脱垂,妊娠后产妇体内的激素分泌出现变化会影响盆底结缔组织正常代谢活动,造成了肌肉活力变化,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的盆底肌肉出现松弛,引发了压力性尿失禁和性生活不协调等诸多疾病[3]。因此女性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好发于育龄期与绝经期,传统的养成良好产后习惯有可能让病情好转,但是效果不大,因此临床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又戒烟、盆底肌肉锻炼、阴道重锤练习,但是上述方法只是李永乐重量小坠加强盆底肌肉收缩防止重物的脱出,但是治疗的依从性较差,而且对重度的尿失禁效果不佳,容易并发腹痛、阴道炎和阴道出血等不良反应[4]。

盆底康复指的是通过运用综合的康复治疗技术手段恢复、改善或者能够重建女性在妊娠、分娩以及各种过程中遭受到的不同程度损伤的盆底相关功能,进一步预防并治疗功能障碍性相关疾病[5]。盆底的肌肉锻炼属于生物反馈基础,训练了患者有意识对盆底肌肉自主收缩并放松,增强了盆底肌肉的肌力,提升了控尿能力,通过锻炼盆底肌肉主要是肛提肌、尿道、肛门外括约肌,特别是盆底正常功能维持依靠了肛提肌Ⅰ型纤维和Ⅱ型纤维正常收缩;电刺激通过电解释放离子量与电流强度呈正比,不同频率电流出现磁脉冲经过置于阴道电极达到组织深部,阴部神经传出纤维受到强度刺激导致提肛肌与外括约肌间歇性收缩,盆底肌群得以加强,尿道的闭合压升高,起到了治疗目的;生物反馈则是利用神经系统支配内脏不会在主观的意识下活动原理进行,研究显示一定程度随意控制通过学习可以达成,体内器官活动经过了生物反馈技术可以直接感受到,患者通过在屏幕正确训练学习设置了生物反馈的治疗模式,避免了错误的收缩腹肌与下肢,逐渐的脱离一起进行自主控制与锻炼,起到了良好的效果[6]。

综上所述,盆底康复训练应用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中可以改善盆底肌力,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1]陈玉清,裴慧慧,陈蓓,等.盆底康复训练对改善产后盆底肌功能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3,28(3):234-237.

[2]王珂,魏勇.产后盆底康复训练的研究现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4414-4416.

[3]滕莉荣,边旭明,朱兰,等.妊娠期和产后盆腔器官脱垂时肛提肌形态学及阴道黏膜神经表达特征[J].生殖医学杂志,2013,22(6):430-435.

[4]米建锋,梁桂玲,劳东玲,等.电刺激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220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8):19-20.

[5]陈燕辉,杨卫萍,邓敏端.盆底肌肉训练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康复效果[J].广东医学,2012,33(6):757-759.

[6]杨晓,刘玉玲.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分析[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3,40(2):164-16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11.065

猜你喜欢

肌电值障碍性盆底
中药督脉熏蒸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促进产后盆底功能恢复的效果分析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盆底电生理评估在产后盆底功能障碍中的应用
阴道产钳助产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价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阴道产钳助产对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及康复治疗的效果评价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猪繁殖障碍性病毒病鉴别诊断及综合防控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