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处理学生心理问题的工作案例

2017-05-02欧阳素勤

新校园·上旬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学生心理强迫症高校辅导员

摘 要:当代大学生的个性标签越来越明显,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应以学生为本。辅导员通过分析具体工作案例的普遍规律和特有规律,强调细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实有效地做好学生工作。本文以个案的形式,结合工作实际,剖析案例的复杂情况,阐述辅导员工作方式和反思,为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起到了借鉴参考的作用。

关键词:强迫症;高校辅导员;学生心理;工作案例

一、案例概述

1.案例经过

我院14级学生小丽有一天突然哭着给辅导员打电话,并说日子没办法过下去了,不停地问着怎么办。随后辅导员找到她,经过一番交谈才得知,该生有轻度强迫症,担心教师和同学歧视,入校后一直掩饰自己,人前隐藏自己,人后不停做出一些强迫举动,如反复洗手、反复摆放鞋子等。经过一年的“假装”,小丽不但没有好转,反而症状更加明显,眼看自己已经掩饰不了了,她焦虑、恐慌、烦闷,情绪一下崩溃。

2.案例背景

该生因为父亲入狱,受到刺激,高中时期就被诊断出有轻度强迫症,吃了一段时间的药,高考结束后,该生父亲出狱,症状有所缓和。进入大学后,该生因为自卑和学习压力,强迫症复发,但该生极力掩饰,导致症状越克制越明显,伴有抑郁、焦虑症状出现。

二、案例分析

首先,大学生是强迫症的高危人群。强迫症是以强迫观念、强迫冲动或者强迫行为等强迫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但无法控制。强迫症的治疗在医学界是个难题,症状的改善过程相对缓慢,服药剂量一般偏大。如果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给患者及其家庭都带来巨大的痛苦和负担。

其次,小丽高中时期就已经确诊为轻度强迫症,但由于认识不足,中断了治疗,长时间压抑和隐藏自己,当“强迫”与“压抑强迫”斗争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她就崩溃了。

最后,根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存在负面心理情绪。而小丽患病的诱因与家庭和压力有关,确诊了的轻度强迫症也不能仅靠心理咨詢解决问题,更需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同时,得到家人的重视和关爱也是必要的。现在根据小丽的情况一是要联系家人,保证该生安全回家就诊;二是在回校后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帮助其治愈。

三、处理过程

1.对心理危机进行紧急干预

辅导员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学生身边,为了安抚学生情绪,选择在一个安全、安静的环境中倾听学生的倾诉,及时疏解学生爆发的情绪。小丽在这样的环境中,放肆大哭,哭诉自己如何辛苦地克制自己,如何焦虑地反复洗手、反复摆放鞋子等,辅导员一方面解释强迫症的相关知识,一方面建议学生鼓起勇气去接受进一步治疗。几番劝说,该生同意辅导员与家长联系,让家长接该生回家治疗。辅导员24小时陪护,直到该生离校。

2.紧密联系家长提供关爱支持

学生在进入高校后出现心理危机,但是原因需追溯到他的家庭及成长过程。所以当学生现心理问题应及时联系家长,一方面是从监护人的角度出发,可由他们决定如何进行干预,另一方面由家长协助能从根源上解决心理问题。小丽对父亲的依赖很深,征得她的同意后,辅导员第一时间是和她的父亲联系。有幸的是,该生父亲非常重视,迅速赶往学校带该生回家,并找心理专业医生进行治疗。

3.营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促进治疗

一个月以后,该生回到了学校。辅导员将其列入重点关注对象,每周面对面谈心一次,在寝室安排信息员督促其吃药、反馈寝室和生活情况等。辅导员和班级同学配合医生对其使用森田疗法。“顺其自然、为所当为”是森田疗法的基本治疗原则。精神紧绷状态的缓解,心理状态的改良,减少强迫性思维的恐惧。针对强迫性思维的症状,辅导员鼓励小丽应放松心态,适当淡化,顺其自然,不必介意,淡化它,忽视它,它就失去兴风作浪的本领。

4.接纳自己勇敢走出“强迫”的泥沼

首先,转移对强迫症的注意。这在根本上起到一种淡化的作用,将自己的注意力从强迫性思维转移到工作、学习和兴趣爱好上面,特别是当自己强迫性思维出现时,一定要及时转移到其他的事情,去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工作活动,从而转移自己对强迫性思维的注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矛盾和痛苦。小丽听从了辅导员的建议,找到了一份自己满意的兼职工作,每周末都会到学校附近的商店进行导购,生活丰富。

其次,个性和自我心理调适能力的锻炼。只有不断地塑造优秀的性格,锻炼个人的心理抗压和心理调节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克服强迫症。经过班级学生和教师的鼓励,小丽在班干部竞选过程中,勇敢说出了自己与强迫症斗争的经历,并竞争班级副团支书的岗位。班级学生用热烈的掌声表达大家对她的包容和肯定。这让小丽更加自信。

四、案例处理结果和效果

经过一年的服药,在辅导员、班级同学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小丽情绪保持稳定,性格越发开朗起来,三个阶段治疗和复查后,专家表示该生如果继续保持稳定可在6个月后结束服药。这对于预期治疗3年的小丽和她家长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

五、案例思考和工作建议

1.新生心理普查和心理排查相结合,及时发现新生心理问题

据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统计,发现有各类心理疾病的患者占56.3%,其中神经症占34.70%。排在前四位的是强迫症、抑郁症、恐惧症、焦虑症。由此可见,强迫症在各类精神疾病中患病率较高,影响面较广。我国高校在新生普查中使用的PHI、16PF及SCL-90等心理量表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普查,并将结果数据提供给学院心理教师和辅导员作为A类学生排查的依据。同时还要与心理量表相结合,使后续的心理排查工作更加具有准确性。

2.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预防心理危机的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我校是一门公共必修课程,这对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起到了基础作用。

3.建立干预运行机制

建立及时、迅速、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运行机制,是化解心理危机的有效途径。要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危机干预机制,必须严格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安排,早预防,早控制”的“五早”预警机制和“一名患者,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工作方案,一抓到底”的“五个一”工作机制。

参考文献:

[1]雷园媛.责任感与强迫症个体反应抑制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4.

[2]王东.基于信号停止任务的OCD患者反应抑制能力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2.

[3]沈义良.大学生强迫性人格与强迫症的理解与应对[J].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6.

[4]刘晓倩.大学生强迫症状的调查与分析——以安阳师范学院为例[J].青春岁月,2012(23).

[5]吴玉东.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缺失与重构[J].中国校医,2008(6).

[6]吕占德.关于油田企业处置突发群体性事件的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5(19).

作者简介:欧阳素勤(1984- ),女,瑶族,湖南永州人,讲师,一线辅导员,三级心理咨询师,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院学院学工办副主任兼分团委书记,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学生心理强迫症高校辅导员
小学阶段班主任工作的思考与升华
合理把握教学设计中问题的“度”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构建符合学生心理的数学课堂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为什么我们乐于逼死强迫症?
两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