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导向的桥梁工程教学改革
2017-05-02张菊辉管仲国王媛媛
张菊辉+管仲国+王媛媛
摘 要:本文针对桥梁工程课程教学现状与特点进行分析与总结,并对桥梁工程的教学改革从挖掘课程重点、优化与整合教学内容与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方面进行探索,以期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师,适应当前我国桥梁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满足对桥梁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
关键词:桥梁工程;卓越工程师;教学改革;创新性人才
为适应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桥梁工程课程需要教师及时调整培养策略,通过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引导学生对本专业课程进行了解,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工程素养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本文以上海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桥梁工程的课堂教学为出发点和切入点,以培养卓越工程师为目标导向,对桥梁工程教学改革进行初步研究和探索。
一、我校桥梁工程课程教学现状
桥梁工程课程是上海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上海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偏重房屋结构、岩土工程。该课程体系并不完善,存在课时偏少,实践锻炼效果不佳的现象。且目前该专业课程选用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桥梁工程》一书。该书系统介绍了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悬臂与连续体系梁桥、混凝土拱桥等常用的中小型桥梁和桥梁下部结构——墩台的构造原理、设计计算方法和施工方法。该教材内容丰富,但是在有限的课时内无法让学生掌握全部知识。土木涉及的专业课程众多,学生尽管学得很杂但专业基礎相对薄弱,导致学生对该课有厌学心理。
二、桥梁工程课程教学特点
桥梁工程在课程教学上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相比房屋、道路以及地下结构,桥梁工程课程的概念多,内容杂,用到的力学原理多,实践性强。第二,在桥梁设计、施工过程中涉及很多计算内容,不仅需要结合前期学过的结构力学、弹性力学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等知识,还需要用到高等数学中的微分、变分以及积分原理。第三,桥梁工程的课程学习与设计、施工等实际问题紧密相关。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将实践应用融入理论教学,与时俱进,促进教与学,是桥梁工程课程教师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1.精选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精选教学内容,重点突出,抓住主线进行讲解。选择桥梁工程课程中的四大篇章,即桥梁工程总论、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桥、悬臂与连续体系梁桥以及混凝土拱桥进行教学。在理论计算方面,重点讲解简支梁桥的计算以及连续体系梁桥的结构内力计算,注重从原理上、方法上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掌握,并尝试编写我校的内部教材,经过2~4届的教学时间后出版。
2.教学内容整合与学时优化分配
在学时有限的情况下,可对桥梁工程中的部分章节内容有所取舍,优化配置。比如,桥梁工程总论中的部分知识,如桥梁工程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国内外桥梁的发展史等可以挪到“土木工程概论”上进行讲解,激发学生对学习桥梁的兴趣,桥梁中涉及的主要受力构件的设计与计算,可在结构类课程中讲解;荷载横向分布系数的计算需要用到影响线的概念,在结构力学中应将其纳入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总之,通过实现教学内容一体化,明确相关基础学科的教学重点,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3.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为培养学生对桥梁结构的空间感,增强感性认识,可采用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桥梁工程教学,实现所见即所得。比如,在介绍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时,可采用三维立体图让学生对T梁的横断面连接、纵断面变化以及横隔梁构造有直观认识。而在介绍连续梁桥以及拱桥的施工过程时,则可在文字叙述、图片介绍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通过视频播放来加深其认识。此外,建立桥梁工程教学资源平台与资料库,通过学生自学、线下交流、课后坐班答疑来实现,改善教学效果。
四、结语
桥梁工程课程不仅理论性强,且与工程实践联系紧密。为培养出一批基础理论扎实、具有工程实践能力的卓越工程师,以适应当前我国桥梁建设的快速发展,结合我系实际情况,在学时有限且学生专业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本文提出唯有突出教学重点,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时安排,发挥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
[2]曾勇,谭红梅.“三重境界”在《桥梁工程》课堂教学中的思考与实践[J].科技创业家,2012(8).
作者简介:张菊辉(1981— ),女,湖南新化人,博士,讲师,主要从事桥梁抗震、混凝土耐久性与全寿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