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矫正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2017-04-28王秀芹钟远惠江艳嫦
王秀芹 钟远惠 江艳嫦
行为矫正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
王秀芹 钟远惠 江艳嫦
目的:探讨行为矫正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2013年12月~2015年12月)作为对象。对照组患者未实施行为矫正,观察组患者实施行为矫正,对比两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个人卫生、社会能力、社会兴趣、易激惹、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以及病情总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为矫正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行为矫正;女性精神分裂症;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
精神分裂症属于临床较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行为改变、神情呆滞等,目前,临床治疗该病主要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但为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有必要对其实施行为矫正干预[1-2]。我院为了探究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矫正中的意义,对该类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进行评估,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3](CCMD-3)》中制定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随机将患者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3~61岁,平均(36.78±1.35)岁;患病时间6~16个月,平均(10.85±3.61)个月。疾病分型:30例为偏执型,1例为青春型,2例为紧张型,2例为单纯型,未分型15例;婚姻情况:已婚20例,未婚30例;文化程度:8例为小学,16例为初中,19例为高中,6例为大专或本科。对照组患者22~62岁,平均(36.81±1.40)岁;患病时间7~17个月,平均(10.94±3.59)个月;疾病分型:31例为偏执型,2例为青春型,2例为紧张型,1例为单纯型,未分型14例;婚姻情况:已婚19例,未婚31例;文化程度:7例为小学,15例为初中,20例为高中,8例为大专或本科。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未实施行为矫正,主要给予患者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对其实施常规护理,例如向患者耐心讲解医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及作息时间,要求其自觉维护病房秩序,按时服药,遵守用餐秩序,同时嘱其爱护公物,维持病房环境清洁卫生,对人有礼貌,团结病友,此外,可以指导患者做些简单的家务等。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行为矫正,具体行为矫正方法为:由相关科室的医师及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相关的行为矫正方案,并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实施,每天指导其学习,并进行检查、督促,具体矫正内容包括:具体干预方法:(1)始动性功能训练。主要是指医护人员采用指导法、示范法着重纠正患者的懒散、不卫生等不良生活习惯,并针对如何正确做好个人卫生、饮食、衣着、洗澡等相关活动的培训,制定相关的矫正标准以及具体要求。(2)工娱训练。医护人员将患者的病情程度告知训练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再结合患者掌握情况及兴趣爱好,为其选择合适的训练项目,例如歌咏、跳舞、打球、下棋、书法等,并制定详细、具体的训练计划和干预措施,促使其早日恢复原有技能。(3)认知训练。医护人员为提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增强其依从性,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及训练工作人员的工作,可以通过电视录像、图书等工具或通过举办知识讲座的形式,反复、重点向其讲解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原因、危害及治疗方法,并向其讲解行为矫正训练的目的、作用、意义。(4)社交训练。为促进患者早日回归社会,对其进行相关的社交训练,例如对患者进行外界刺激应急能力训练、教会患者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意愿,如何寻求帮助等。(5)条件性强化训练。为增强矫正效果,在实施行为矫正训练的过程中同时实施条件性强化训练,例如对表现好的患者,给予表扬和奖励(给予水果、糖果,带其出游、看电影、购物等或放假让其出院回家住一段时间),对于表现较差的患者,对其多加教育,取消家属探视或禁止到工娱室活动等,必要时可以对进行批评,督促其改正。
1.3 评价标准 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对两组患者均应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研究对比两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分,进行评分。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评分标准[4]:该量表主要用以评估患者行为及社会功能缺陷的改善程度,包括30个条目,6个因子,分别为个人卫生、社会能力、社会兴趣、易激惹、精神病表现及迟滞,其中前3个因子表示积极因素,后3个因子表示消极因素,积极因素的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差,行为以及社会功能缺陷改善程度越小,而消极因素的分数越低,表示患者的治疗效果越好,行为以及社会功能缺陷改善程度越大。最后结合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计算出病情总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治疗效果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对比研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分比较(分,±s)
注:两组患者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分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精神分裂症属于慢性病之一,且易反复发作,目前,临床主要结合患者的疾病分期对其实施有效治疗,例如,对于急性期患者,临床主要对其实施抗精神药物治疗,对于缓解期患者,临床主要对其实施改善慢性功能残缺治疗,而改善慢性功能主要是指对患者实施各种行为矫正干预[5-7]。行为矫正干预是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对治疗后期或康复期患者而言,该干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行为矫正干预主要是指通过一些具体的、有计划的措施,例如组织患者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患者对生活的兴趣,改善其心理状况,帮助其改变现有不良行为(懒散、退缩等),达到促进患者恢复社会功能以及顺利回归社会的效果[8-10]。临床发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行为矫正干预后,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能力,促使其改变行为,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精神面貌,提高其生活质量,使其心理和社会功能获得显著提升。
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属于临床常用的量表之一,主要是指由护士结合患者的病情对其进行评估,可有效反映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尤其对评估患者行为障碍具有较显著的意义[11]。
本结果显示,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个人卫生、社会能力、社会兴趣、易激惹、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以及病情总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这提示对患者实施行为矫正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病情恢复。
磨丽莉[12]文中分析了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行为矫正的作用,其总共分析了192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矫正组94例,对照组98例,通过分析其发现,矫正组和对照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经过干预后,相比于干预前,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评分均有显著改善,矫正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能力、个人整洁、迟缓和总积极因素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通过研究其认为,行为矫正明显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能力,有助于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1] 王祖菊.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4):70-71.
[2] 李晶晶.行为矫正训练联合音乐治疗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30-32.
[3] 周 强.阿立哌唑合并行为矫正疗法治疗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25):5-8.
[4] 赵变林,徐凤梅,明永武.行为矫正疗法对促进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2,34(18):2873-2874.
[5] 王 峰.我院住院患者开展行为矫正的对照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7):298.
[6] 张天生,徐凤梅.行为矫正疗法促进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904-905.
[7] 王林利,郑彩霞,胡国娣.代币强化法对精神分裂症伴2型糖尿病患者良性行为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1):5-7.
[8] 张桂平.行为矫正训练联合音乐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及社会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9):85-86.
[9] 姜志亭.156例精神分裂症衰退期患者行为矫正观察[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12):646-647.
[10]〗江 源.人际需求损害和正情绪功能对青年人群自杀行为的影响研究[D].西安:第四军医大学,2013.
[11]宋立枝.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系统康复训练效果评价[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1):1381-1382.
[12]磨丽莉.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在女性精神分裂症病人行为矫正中的观察[J].中外健康文摘,2012,9(50):331-332.
(本文编辑 冯晓倩)
510430 广州市 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
王秀芹:女,本科,主管护师
钟远惠
2016-11-30)
10.3969/j.issn.1672-9676.2017.0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