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在动力、学习投入与学习效果关系研究

2017-04-27汤烨杨曙贺际强

时代金融 2016年35期
关键词:学习投入学习效果

汤烨+杨曙+贺际强

【摘要】内在动力和学习投入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会计学专业为例,通过调查了解会计专业学生目前的学习现状,对内在动力与学习投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进行深入思考,旨在为会计教学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可执行的解决方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增强学习投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会计专业学生 内在动力 学习投入 学习效果

一、当代在校大学生学习现状

近年来,在校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高逃课率、高挂科率等现象,因为大学学习方式主要以自学为主,“平时不学习,考前靠突击”的学习定律让大学生养成了不端正的学习态度;由于学习目标不明确,求知欲不足,很多学生不能合理安排课余时间,虚度时光。

(一)缺乏自我规划

目标是一种激励的力量源泉,只有明确了行动目标才能调动大学生潜在努力,使其尽力而为,创造最佳成绩。在对会计学生学习计划的调查中,有27%的学生完全没有自己的学习计划(如图1),这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已经了解到学习的重要性和目标规划的必要性,只是少部分人没有学业规划。这些人中一部分是因为缺乏约束力,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一部分人只为图个考试过关、毕业,学习盲目无序;一部分人是因为动机不健康,只为混出文凭,给家人“争光”。

1.学习态度消极,上进心不强。当代大学生大部分自主和独立意识很强,很明确自身定位,主观能动性很强,学习积极性很高。但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够,求知欲不足,上进心不强,把学习认为是苦差事,宁愿沉迷网络和社交也不愿意参与学习。通过对本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调查中体现,在学习态度方面,只有3%的学生出勤率较低(如图2);在推动学习的原因方面,“为了自身发展而学习”占大多数;但在课余时间精力投入最多的问题上,仅有30%的学生选择了“学习”(如图3)。不思进取的现象仍然存在,因考试学习受挫而放弃自我的情况也仍有发生。

(二)学习方法不正确

古人云:“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古往今来,学习方法对学习效果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学习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的好坏。调查显示,在课前预习问题上,只有5%的人选择课前预习;在上课状态问题上,20%的学生课上会参与讨论;在课后总结问题上,仅20%的人遇到问题时会自己思考解决。说明大学生还没有掌握最正确、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内在动力、学习投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一)内在动力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心理学认为,学习动力是学习主体对学习行为价值判断基础上的心理驱动总和,是由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构成的认知系统。内在动力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十分重要,这种动力源于学习者自身,是保证学生学好一门学科的关键因素。内在动力从以下方面影响学习效果:主观因素有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目的等;客观因素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等。

本文通过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调查发现(如图4),有37%的学生是因为喜欢财务方面工作才选择会计专业的,这些学生都通过主动学习专业知识,积极利用课余时间,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和成绩。所以说兴趣是是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重要内在动力,如果会计专业学生没有足够的兴趣,在学习时就很难全身心投入,也就无法达到想要的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如果获得同学和老师的赞许和认同也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这说明满足感和成就感对增强学习效果同样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调查中还显示,有41%的学生是因为了解到会计学专业在近几年成为十大热门专业之一,薪资稳定,性价比较高,适合长期发展而选择了此专业。这部分学生通常将就业作为一个稳定的内在动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能不断激励自己去学习专业知识,对提高学习效果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积极的就业环境能给学习效果一个正面的推动力。所以浓厚的兴趣和对未来的展望会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消极的学习态度和上进心的缺乏则会降低学习效果。

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同样深深影响着学习效果。有22%的学生不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选择专业,而是因为家里人觉得会计专业好就业、分数刚好达到本专业分数线或其他,没有从自身兴趣出发选择专业,所以在学习时缺乏求知欲好和上进心,只为混个文凭,缺乏内在动力的学习在学习效果上也是大打折扣。但大学作为同学们从学校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学习成绩依然是部分同学关注的主要问题,内在动力与同学学习能力强弱、学习时间安排息息相关,以会计学专业学生为例,对成绩的高要求是一种内在动力,高学习效果也是对自身的要求。

另一方面,学习效果反作用于内在动力,学习效果的好坏往往也可以加强或削弱学习者原有的学习动机。会计学习者如果能在学习中使求知欲得到满足,取得了学习效果,将会加强原来学习的内在动力,而否定消极的情绪体验将不会给人学习的内在动力。

(二)学习投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学习投入,是指学习者的一种与学习相关的积极、充实的精神状态,是学业倦怠的对立面。经过我们对会计专业学生的调查后發现,学习投入从以下几个因素影响学习效果:内在动力,学校环境、家庭环境。

在对会计专业学生展开的“课余时间精力投入”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0%的学生会在课余时间学习,其中90%的学生都取得了较好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这和充分的学习投入密切相关。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对未来的展望能让学生投入度更高,当个体的认知需要比较高时,在学习中就更有活力,更容易出现忘我的学习状态。所以内在动力与学习投入相互影响,最终一起影响着学习效果。

学校是学生投入发生时的场所,学习氛围、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等学校环境因素对学习投入有着重要的影响。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使学生更专注于学习,据调查,大部分主动学习的学生都会选择去图书馆,因为宿舍的环境相对嘈杂无法专心;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氛围更是直接影响在学生的投入程度,同学们反映拥有新颖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的老师会使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水平也密切影响这学习投入,低收入家庭和高收入家庭的学生相比较,更难投入学习,也更少参加学校和同学的活动。与内在动力的影响因素相似,父母的教育方式、父母的期望也是影响学习投入的内在因素,教育方式得当会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人生观价值观,父母的期望则会给学生注入一剂强心针。

三、提升在校大学生学习效果的措施

内在动力和学习投入都对学习效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这两方面入手结合大学生现状,本文对提升学习效果提出了以下几点措施:

一是引导大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制定学习计划。远大的学习目标是产生持久学习动力的主要源泉。学生不能一直盲目无序的学习,会计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与理想相结合来制定目标,也可以通过向老师需求帮助来确定。还可以通过准确的评估会计相关考试的难度,做好充足的试前准备,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增强会计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面对会计中枯燥乏味的计算,通过阅读会计相关文献,培养足够的会计学习兴趣,能提高学习的动力。也可以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危机意识教育,增强他们学习的紧迫感。

二是加强大学生人生观教育,端正人生态度,增强对本專业的使命感,学校应当丰富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能够调节激励学生的思想行为,促进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多为会计专业学习提供实习机会等;教师也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热爱学生,认真从教,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灵活运用多媒体的信息技术来丰富课堂、活跃气氛,让学生从课堂开始,改变对会计枯燥的看法,喜欢上自己的专业,这样学习效果也会达到最佳,密切留意学生,及时纠正错误的方法,给予茫然不知所措的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这样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三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例如:制订计划、课前预习、专心听讲、及时复习、循序渐进、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学习方法很多,小窍门也不少,要因人而异、因学科而异。应当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发挥自己的优势,摸索一套适合自己特点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倪士光,伍新春.学习投入:概念、测量与相关变量[J].学校心理研究,2011,4(1):81-87.

[2]项赠.当代大学生学习动力问题研究[D].贵州:贵州大学,2009.

[3]徐扬.内在动力对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研究[J].校园英语,2015.

猜你喜欢

学习投入学习效果
基于信息化教学学习效果量化的课程考核研究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小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的良方——良好英语课外学习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