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审计中的实施
2017-04-27刘丽花
刘丽花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及实施步骤,来进一步分析如何实施风险导向审计,及该方法的优点和不足。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审计风险;风险评估;风险应对
审计方法是指审计人员为了行使审计职能、完成审计任务、达到审计目标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和技术的总称。在我国比较常用的审计方法,有详查、内控测评、抽样审计、计算、分析性复核、询证、监盘及计算机辅助审计等方法。而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比较新的审计方法,在现代审计中还没有被广泛使用。
一、风险导向审计相关的概念
所谓审计风险,简单来说就是指当审计人员在发现财务报表出现严重错误时,给出不恰当建议的风险。审计目标就是将最终风险降低到可接受范围内。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三个方面:即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审计人员在考虑到相关内部控制之前,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可能发生错报被称之为固有风险,这方面的风险可能来源于被审计单位的目标、经营性质和行业性质、监管环境、规模和复杂性;当某类交易、账户余额或披露的某一认定发生错报,甚至是较严重的错报时,企业的内部控制措施却无法指正或抑制该风险的发生即被称之为控制风险;检查风险是指虽然错报风险存在,但审计师并没有发现错报的风险。审计师在制定审计程序时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考虑的潜在风险包括选择不恰当的审计程序、错误运用审计程序、错误解释审计程序的结果。
审计过程中的博弈为:审计师首先认定被审计单位存在重大错报的风险,即固有风险,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内部控制降低了部分重大錯报风险,审计师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基础上,设计的、应对识别出的错报风险的审计程序,进而将错报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审计的结果并不能消除全部风险,通常理解为管理者可以接受或可容忍的风险。
二、如何实施风险导向审计
使用风险导向审计包含三个步骤,首先是风险评估,在这个阶段主要是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可能存在的风险编制审计计划。其次是风险应对,这个阶段是获取审计证据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最后是报告阶段,这个阶段是评价获得的审计证据,编制审计报告。
制定审计计划时,审计师应保持职业怀疑,认识到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的财务报表。审计师获取的审计证据应当充分、适当,从而将审计风险降低,直至能够接受,从而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
主要包含以下步骤,风险评估是指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错报的可能风险。风险应对是针对识别发生的事项,是最终的财务报表错项能够被识别。报告:根据获得的审计证据,哪种审计意见对财务报表是恰当的?
风险评估阶段审计组应根据经验对被审单的情况进行充分讨论,对管理层的诚实和诚信做出推断并保持职业怀疑,用以制定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已确保审计人员为达到审计目标收集最关键潜在的错报领域的审计证据。
风险识别是制定审计计划的关键步骤,而导致风险的形成是因为审计人员没有在第一时间识别出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导致对其不能进行正确有效的评估记录,也就设计恰不出恰当的审计对策。
风险应对,审计的目标主要是针对评估中出现的重大错报,通过恰当的设计和措施获取充分的审计程序,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风险范围内。在执行审计程序过程中,可以融入不可预计性,例如,不宣布存货盘点时间等,用特别的审计程序处理管理层凌驾的可能性。
报告阶段,形成准确的审计报告是审计的最终结果。通过与被审计单位的员工或管理层进行沟通,评价获取的设计报告,形成已执行审计程序的结论,根据审计发现的情况形成审计意见,最终形成审计报告。
三、风险导向审计的优点
审计组人员可灵活安排审计工作量,风险导向审计方法有助于平衡审计人员在整改审计期间的工作量,由于风险评估程序不涉及详细测试交易和余额,在假定不发生重大经营改变的情况下,可以在期末前得到好的执行。风险导向审计可充分了解内部控制缺陷,及时与管理层沟通,使其采取恰当措施,节约执行审计时间。
四、风险导向审计发展的现状
由于现有审计风险模型只能用于账户余额和交易类别,不能用于财务报表整体,因此在此基础上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只能是微观、分散的,不能形成宏观的认识,这些缺陷导致风险导向审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为适应审计环境变化,提高审计人员评估审计风险和发现舞弊能力,国际审计准则委员会成立了审计风险分委员会,负责对现有审计风险模型及现有国际审计准则进行修订。2003年10月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对现有审计风险准则进行了一系列重大修订。发布了三个新国际审计风险准则,一是国际审计准则第315号(ISA315)《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并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二是ISA330《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三是ISA500《审计证据》。本次修订主要变化和核心内容确定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强调了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把重点集中在财务报表出现错报的高风险领域。
五、执行风险导向审计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网络与技术的发展必然促使信息系统审计不断向前发展,但是我国目前并没有一套完整的适用标准,我国的标准大多借用美国。因此实施风险导向审计需要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标准。
参考文献:
[1]蔡春,赵莎等.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2]陈云龙.审计风险模型的演讲[J].载《商业会计》,2006(07).
[3]董大胜.审计技术和方法[M].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