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环境管理能力的提升

2017-04-26李发

青春岁月 2016年23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提升问题

李发

【摘要】一个城市的环境状况如何,取决于其环境管理机制和管理水平。在2020年要实现“十三五”环保规划目标,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建成国际旅游胜的目标,必须结合国内环境管理先进地区的经验与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要求,提升环境保护管理水平。本文就如何提升环境管理水平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管理体制;问题;提升

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要求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环保领域改革就要全面增强生态环保管理体制机制的建设。结合实际情况,十三五期间,笔者认为提升环境管理水平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體制机制改革

1、调整体制结构,增强环保监管权威性

调整体制结构,形成垂直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打破双重管理困境。将双重管理改革为垂直管理,将人事、财政、业务指导等管理职能统一到上级环保部门进行垂直管理,将最大程度强化环保监管权威。当地政府在促进多部门进行环保合作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垂直管理应局限于市级环保部门,将由县政府管理的人事管理、财政经费等管理职权划归市级环保部门,与业务监督指导等事项统筹管理。市级以上环保部门仍实行整体分级管理,既是同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接受本级政府领导,同时接受国家环保部门在业务上的管理与指导。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就是垂直管理的一种尝试,不过目前尚未正式推广,有待试点后推广,它也标志着生态领域调整体制结构的尝试。

2、整合部门协调职能,建立健全联动机制

生态环保工作需要由环保与其他部门配合完成,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难协调﹑责任推诿的情况,给环保工作带来阻力。生态环保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环保部门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牵头、主导作用,强化环保部门综合协调生态环保事务,统一监督相关部门履行生态环保责任的职能,建立督察、考核和问责机制;建立健全多部门的联动、协调机制,实现环保监管统一性。加强与公检法部门衔接配合与联动,有效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

目前,我市相关部门间仍需完善定期协商、通报、联合应对机制。与生态建设和环保有关的情况、资料、数据均未能共享,齐抓共管力度不足,容易造成环境问题久拖未决的困境,迫切建立健全一系列环保工作机制,建立完善部门之间的横向联合环境管理机制:

(1)由市政府组织,市环保行政管理部门牵头,通过签订责任状或颁布规章的方式,建立不同主管部门之间的横向环境管理协作关系。

(2)市环保行政管理部门牵头,通过制定规章,或下发文件的方式,建立各县域之间的横向环境管理协作关系,并作为一项考核指标。

3、全面提升执法能力,强化管理体制执行力

建议增加执法人员编制数、以专业能力为标准组建执法队伍、对执法人员定期培训考核、增加基层环保资金投入等方式,在执法人员数量、专业能力、资金设备等方面全面提升执法能力。由县政府主导在乡镇设立环保机构,明确任务和责任人,构建网格化监管体系,形成纵向分级监管、横向分工负责的环境监管格局,推进环境监管全覆盖。

二、制度建设方面

根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提出的“必须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新《环境保护法》的颁布实施,“十三五”期间,本人认为将主要建立健全以下制度建设:

1、完善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制度

“十三五”期间,建立以环境质量改善为核心的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机制。现行的考评机制因其针对性、时效性的特点,确实在环境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其弊病主要在于考评目标的狭窄,降低了手段的科学性。如果将考评目标进行多个角度的多元化扩展,可以衍生为更具活力的环境管理制度。

(1)将先进环境管理制度、手段的推行与实施效果纳为定期考评的项目,而不单纯只参考环境质量相关的项目。在新环保法中,提出建立很多新的管理制度,促使环境行政主体推广先进环境管理制度与手段,从过程上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率与科学性,因此在考评中也应有所体现,从而使先进环境管理工具得到应用和推广。

(2)考评地方达到特定环境管理目标(如减排目标)时,同时考评其达到目标采用的手段与过程是否科学有效。进一步促使环境行政主体完善地方环境管理制度,在社会生活的更多环节通过环境管理水平的提升促进生态效率的提升。

(3)探索提高环保工作在党政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的比重,开展领导干部离任环保审计或在经济审计中纳入环保内容,推动地方政府的责任落实,同时,加快建立盲目决策损害环境终身责任追究制和损害赔偿制度,严格事后追责。

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生态补偿机制

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切实做到“应保尽保”,不断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提供支撑。具体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建立完善生态管治制度,实施分级管控;二是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生态系统管理,维护我市的生态安全;三是完善生态保护管理机制,推进生态系统统一监测和系统管理;四是完善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促进生态保护。

3、建立市场机制

(1)建立和完善激励企业参与环保市场机制,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排污权管理中心和统一的排污权交易市场。企业通过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减少成本,企业自然会少排多减,因排污要花更多的钱,但减排能挣钱。这样就能有效促进企业积极参与治污减排工作。

(2)有序开放可由市场提供服务的环境管理领域,大力发展环保服务业,完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并加强监管。在水泥等重点行业以及部分重点工业园区大力推进第三方污染治理工作,开展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吸引和扩大社会资本投入,建立排污者付费、第三方治理的治污新机制。制定环保行业检测机构管理办法,建立环境监测服务公示制度和机构退出机制。

4、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按清单履职、追责

目前,生态环保职能的划定仅有原则性规定,未形成分类分级事权划分的明细目录,各部门职能交叉重叠,存在多头执法﹑协调困难的现象。生态环保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按照权责对等和一件事情由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明晰各部门与各层级政府的责任,划清权力和责任的边界,理顺职责关系,制定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严格按照清单履职、追责。

5、建立落实环境诚信奖惩制度

制定我市污染企业环境诚信奖惩制度,实行红黑榜制度。对“红榜”企业,可优先调剂使用储备的排污总量指标等相关政策;对列入“黑榜”的企业则会受到暂停受理环保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将环境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将企业及法人代表在媒体公布等惩戒措施。实行红黑榜制度,对企业加大奖惩力度,减少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全力保障环境安全。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提升问题
媒介融合视域下新闻传媒管理体制建设研究
高职教育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研究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探讨我国财政税收管理体制的创新对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