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群体院级管理与服务模式初探
2017-04-26王文娟高闻达胡国峰黄娟
王文娟+高闻达+胡国峰+黄娟
摘 要: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不可避免会遇到多种问题。合理定位,建立院级中观层面帮扶体系,形成内外循环的教育服务体系和监督反馈体系,促使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特殊学生群体的管理体系衔接,充分发挥学院是学校相关工作的直接执行者,是大学生工作的直接面对者的双重作用。
关键词: 特殊群体 管理与服务 模式改革
特殊群体学生作为在社会变革中反映和体现出的客观现象,日益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性问题。教育部门将特殊群体学生的帮扶作为思想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学校通过建立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家庭经济困难生帮扶机制、改革现行课程授课方式促进学生参与等,从不同角度多种措施进行[1-4]。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者针对不同类别学生、个案进行帮扶工作探讨[5-7]。现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师生之间的合作性和互动性,作为学校相关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学生工作的直接面对者,学院层面如何承上启下,建立合理的管理与服务体系及提高其完善程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学院层面特殊群体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特殊群体大学生的涵盖范围及认识状况。
特殊群体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和范围有着不同的界定范围,综合各种定义[1,3,4],本文涉及的特殊群体涵盖范围基本包括: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障碍、网络痴迷、生理缺陷、人际交往困难等,这几类学生互有交叉重叠表现。
一些学者、学生工作者从各自工作角度谈到学生的具体管理教育方法时,对特殊群体学生的描述往往与负面、表现不佳等字眼联系在一起,周围老师和同学可能对特殊群体认知存在一定的歧义性。笔者认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因受各类因素影响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从发展观点来看高校中特殊群体只是暂时的“特殊”,他们在校期间可能在某一方面称之为“弱势群体”,但是经过相应心理发展,完全可能彻底改变,成为优秀拔尖人才。
(二)特殊群体院级工作体系现行状况。
1.学生群体性工作的认知与归属存争议。
一些教师将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归结为团委、学工办、辅导员工作,都是“有事找辅导员”,在思维意识中强行将“传道、授业、解惑”拆分,部分辅导员抱怨“两眼一睁,忙到熄灯”,造成教学与管理明显分离。一个教师在思想认识上出现偏差,在实际工作中对周围同学造成不良影响,需要思想教育工作者多次工作才能扭转和消弭。师德建设明确指出教师育人功能的全面性、全员性、不可或缺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中工科本科专业毕业要求为“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学生理念”要求在课程设置、实践实习、毕业设计等各个方面都以学生为本。明确提出认证的是“专业培养的全部学生的学习成果”,可见学生群体性工作不能也不是思想教育工作者单独能负责的,而是教师都要参与的工作。
2.特殊群体工作趋于微观化、具体化,学院中观管理作用不强。
各个高校针对不同群体采取不同的措施[2,5,6,7],从宏观整体层面对特殊群体工作进行管理和指导。从微观层面,对待某类(个)特殊群体学生注意讲究工作方式方法[7],根据特殊群体的类型对症下药。查阅文献资料,对特殊群体的宏观和微观层面论述非常多,针对学院管理工作作用少有介绍,关于院级全体行为分类指导的效果与质量评价还鲜有报道。学院层面作为学生工作的直接面对者,每个学院或某个大学科门类均有不同特点与特色,在进行具体规划指导时会有诸多不同点。每个学院均有不同特点和专业特色,不仅需要上情下达,对整体特殊群体做合理的规划指导,而且需要对某一类学生群体行为进行分类指导。部分学院针对特殊学生的帮扶措施没有整体性规划,也就是作为承上启下的作用没有能够发挥。特殊群体工作质量反馈工作评价体系还不健全,量化指标研究过少,学院管理作用不强。
3.院级健康教育体系建立仍处于探索阶段。
中央16号文件明确指出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但至今还有不少高校落实存在偏差,没有将班主任、辅导员、本科生导师的责任分清,有的班主任工作形同虚设,旁证了院级介观层面教育体系建立的困难性。尽管不少学者关注特殊群体教育体系的建立[1,3,6,7],有的是从校级层面寻找体系模式,有的是在年级建立大学生跟踪建档制度,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有的从专业导师角度探讨学生的教育问题,仅反映出特殊群体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和初步的解决方法,这些加强师生交流的做法处于探索阶段,没有从系统管理角度分析问题的根源。对于学生健康教育成才的促进作用绩效评价如何,跟踪建档的最终效果是促进学生健康毕业,最后效果如何?对于参与该项工作的教师是否进行指导和培训?特殊群体工作的质量反馈评价体系不健全。
据此,笔者认为院级中观层面应该考虑特殊群体学生工作定位及作用,形成宏观(国家/学院)—中观(学院)—微观(个人/某一类群体)特殊群体学生管理与服务体系。其中中观(学院)的作用不仅是上情下达,而且需要形成学院特色工作体系,针对特殊群体有成熟的工作做法,形成质量监控和反馈体系。
二、特殊群体院级管理与服务体系合理定位的必要性
(一)师生为本,有利于促进学院形成全员参与的理念与氛围。
建立特殊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体系,解决学生切身利益问题,做到学生毕业时学业成功、个人人格健全发展,最终实现双百(百分百毕业,百分百就业)工程。工程专业认证中提出的“全部学生”包涵所有学生的出口问题,而非部分或优秀学生,了解学生之间个性差异化,对学生实行有目的的目标管理。学院整体的学生工作定位,也就是师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学生工作围绕一个目标(以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為目标),达成两个共识(学生人格/素质培育和知识学习两者缺一不可),抓好三个贴近(学生工作要贴近实际、贴近教学、贴近学生),形成全员育人的氛围和建立由制度体系支撑的教育工作。
(二)首善自身,有利于学院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特殊群体教育、管理、服务体系的建立,以及特殊群体健康成长的目标,需要学院搭建起学生思想传承与认识提高的平台,搭建起师生之间思想交流与互动的平台,不管是辅导员、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如果作为特殊群体学生的关注体,首先是个人认识和素质的提高。在学院整体质量反馈与考核体系较为健全的情况下,督促个人思想认识、交流方式、思想教育专业知识方面完善自身,学院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整体推进,在有利于学生素质整体提高的情况下做好个体工作。
“木桶理论”表明木桶的容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是最短的木板,现在很多学院正在做的是那块最短木板的工作。转换思维模式,改变关注角度,如果把整体木板的长度都增强,最短木板的长度也增加,那么容水量增加会更多。比如:网络痴迷学生除了按照学习困难生帮扶办法外,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安排班级党员和宿舍同学进行一对一帮助,对于学生在宿舍表现情况和晚上休息时间实行监督机制,建议网络痴迷同学到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咨询。如果出现非常特殊的个案,辅导员、班主任就会根据学院的帮扶体系指导进行工作。随着学院健康教育体系的逐步形成,特殊群体学生的帮扶形成体系化,参与帮扶工作的同学的志愿服务意识和认识深度、班主任工作的思路等都会有所提升。
三、学院层面中观教育服务体系建立模式探讨
(一)建立制度保障—活动平台搭建—工作队伍操作三位一体中观层面教育服务体系。
1.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建议,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学院可以通过学生权益委员会和班干部会、班主任工作调研、教代会等多种渠道,广泛了解师生的实际需求和建议,通过学院党政联席会和教代会修改、完善并通过学生科技创新工作条例、社会实践活动工作条例、特殊群体帮扶措施与办法、班主任工作守则等多项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条例和办法。
2.通过规范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理顺日常交流管理指导平台。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重点各不相同,相辅相成。班主任不仅要负责学生的学习,而且要在思想、生活、心理等方面给予学生个别指导。每个年级的班主任工作都有不同的侧重点。辅导员、班主任要经常性地通过例会进行交流,针对班级情况进行沟通,并且通过例会对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进行针对性培训。
3.多措并举,积极搭建师生交流平台。通过举办各类集体活动,搭建和拓展师生沟通的平台。趣味运动会、师生各类共同参与的球赛类活动、迎新晚会、毕业晚会等,形成师生之间沟通的品牌活动载体。按照年级特点举办各类学术讲座,搭建增强师生学术交流和职涯规划的平台。从科研人角度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学涯和职涯规划。通过师生共同参与,搭建特殊学生群体关爱平台。对学习困难学生、人际交往困难学生、就业困难学生等群体,形成系列做法流程,解决“为何做?怎样做?做什么?”的问题。
通过全员参与、全过程关注、全方位帮扶的特殊群体教育机制,促进特殊群体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
(二)形成中观层面内外循环的双重教育服务体系。
在学校进行针对性培训和帮扶基础上,在学院三位一体化管理情况下,促使学院内部形成学生内循环和学院外循环。学生内循环,即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的循环,指的是通过学院党委、团委指导学生组织和班干部、团支部干部等进行学生内部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机制,建立和谐的同学、宿舍、班级关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对特殊群体进行集体和个体帮扶,并逐步对帮扶效果进行持续改进。
学院外循环指学院全员参与的循环服务体系,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的工作系统。在日常工作中建立学生跟踪建档制度,实行动态跟踪管理的基础上,从相关课程的建立、师生共同参与活动的开展、师生之间的协调交流,促使学院形成全员参与的氛围。
如对学生职业教育和规划方面进行指导。一年级对学生进行基础的职业意向测试,并建立基础的职业生涯规划档案,随着每位学生职业认识的提高,进行相应的修正和补充;二年级进行团队意识、交往艺术等课程培训,三年级进行职业倾向测试及求职技巧课程培训。期间积极组织开展专业教育、行业讲座等论坛活动,邀请专业老师、前辈分享行业形势和职场经验。在此基础上四年级及时开展就业指导教育工作。针对简历制作、面试礼仪、签约流程等均有详细的操作流程指导。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负责毕业生的辅导员、班主任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积极开展就业指导。
(三)促使形成内外循环的监督反馈体系。
学院层面形成的介观教育服务体系的质量,不能仅凭学生的就业率、不及格率及违纪率等校内考核指标进行调整,而要随着社会变革的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调整,即持续改进。建议形成内外循环的监督反馈机制,作为开展持续改进健康教育服务工作的依据。
对内:建立校内在校学生的动态跟踪反馈机制,与学生学业指导和职涯规划紧密相关,将学习成绩提高幅度、班级风气营造、违纪率、网络利用率等相结合,通过班主任工作调查、学生权益委员会反馈、学生组织座谈等多种形式调整工作思路。
对外:建立校外毕业生跟踪反馈及社会评价机制,这部分内容是我国高校在建立校内质量保障制度方面的弱项和短板。对学院五年内毕业生和用人单位进行教育质量评价,可以通过学生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专题调研,从而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业指导、心理指导、就业与职业规划指导进行规范化管理,从整体环节保证介观管理的有效进行。
四、结语
特殊群体学生的出现是多種因素造成的,其教育服务工作琐碎、繁杂,评价及反馈比较麻烦,将宏观—中观—微观工作合理对接成功,是学院特殊群体工作的重点,是确保学生出口质量的重要保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不让每一个学生掉队,相信随着工作的推进,会逐步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马旭东.高校特殊群体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9):68-69.
[2]殷子惠,赵明月.关于高校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探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119-121.
[3]赵崇峰.加强特殊群体教育管理与构建和谐校园[J].思想教育研究,2007(6):50-52.
[4]赵竹娟,李新.特殊群体: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关注的话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7):139-141.
[5]党意.关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几个问题的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09(6):84-86.
[6]颜芳洁,赵鹏.对构建特殊大学生群体援助体系的思考[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2(4):46-49.
[7]董雨,付淼.特殊群体学生预警与援助体系的建立[J].思想教育研究,2010(3):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