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目标的正能量

2017-04-26郑秀芳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打扫卫生运动场教室

郑秀芳

进入二年级,我们班分到的清洁区是半边运动场及运动场旁的跑道。跑道旁种有梧桐树、广玉兰树、水杉等,一到秋天和冬天,总有扫不完的落叶。每天早餐及午餐过后,我便带领全体学生到运动场打扫卫生。人多力量大,不一会就打扫干净了。

过了几周,我以为学生已经能自觉地到运动场打扫清洁区,再加上忙于别的事,好几个早上都没能到场监督。一天早餐过后,我习惯性地走向清洁区,却发现班里大部分学生都在运动场上,但不是打扫卫生,而是你追我赶、分享零食、谈论着有趣的事……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派班上最有责任心的两名学生监督,但换来的却是这两名学生的诉苦:“郑老师,他们都在玩,叫他们打扫,没人听我们的。”难道只有我亲自监督,才能完成任务吗?

在我最困惑的时候,发现五(2)班的清洁区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也能打扫得非常干净,他们班主任曹老师究竟在孩子们身上做了什么功课?

我特意咨询曹老师。曹老师笑笑说:“我哪有什么妙招呀,我只不过是将清洁区以樟树为界线,分成了很多小块,每人负责一个小块而已。”最后,她还提醒我:“任务分到组还不行,一定具体到个人。”我顿时醒悟,她的做法不就是2016年的热词“小目标”吗?

借鉴曹老师的做法,我将清洁区分成了32小块,再利用班会时间让32名学生站在了各自负责的区域,并记清自己的劳动区域。此外,还从这32名学生当中选两名较勤快的学生负责倒垃圾。同样,把教室也分成了一个个小目标,全班48名学生,每人每天都有自己的小目标。为了避免有些学生忘记自己的小目标,我将他们劳动的小目标及对应的名字打印出来,粘贴在教室的墙上。

小目标试行第一天,因有点事,我晚了一点到清洁区。但清洁区的情景让我惊讶:孩子们各就各位,认真地打扫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虽然打扫的速度有点慢,但相比上个学期“大锅饭”现象好多了。我当场表扬了他们,也表达了我的想法:“同学们今天表现真不錯,如果在劳动的过程中,加快速度,你们会更棒。”试行的第二天,我故意迟点去清洁区,刚走到教学楼后面,便看到负责倒垃圾的两名学生已经抬着垃圾走向垃圾池,而清洁区非常干净。接下来几天,早餐过后,我早早到了教室,每次刚到教室门口,迎面就会走来几名学生,见我便说道:“郑老师,我们到清洁区打扫卫生去了。”说完就走了。教室里学生已经干得热火朝天,扫地的,擦黑板的,擦玻璃的,打扫走廊的,擦走廊的,一个都没有落下。看到大家干劲十足,我感到很欣慰,小目标还真有魅力。

虽然学生自觉劳动习惯的养成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小目标的正能量已经开始辐射,它让学生明确每天需要完成的劳动任务,行动起来也充满了正能量。

有了小目标的成功经验,我开始把它推广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我特地为学生制订了每天阅读的小目标。首先从阅读大家都喜欢的《读写算》开始。我把2017年一二月的《读写算》里的猜谜语定为孩子们开始阅读计划的第一个小目标。有些学生边阅读边兴奋地对我说:“郑老师,猜谜语太有趣了,我很喜欢。”阅读计划的第二个小目标是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2017年一二月《读写算》里的“非常科学课堂”,有些孩子读了“你不知道的冷知识”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没想到乌龟居然是用屁股呼吸的,看来以后得多看书。”为了满足阅读能力较强的孩子的需求,我让他们制订自己额外的阅读小目标。除了阅读,我还把数学学习也设置成了一个个学习小目标……

学生每天完成自己劳动的小目标,换来的是清洁干净的校园;每天完成一个阅读的小目标,日积月累,换来的是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知识面的拓展;记忆困难的学生,每天完成记住一个数字乘法口诀的小目标,9天也能完成乘法口诀的记忆……随着一个个小目标的完成,再大、再困难的问题也都迎刃而解,孩子们因此也变得更有责任心,更自信,更具有行动力了。这就是小目标的正能量。

(作者单位:京山县坪坝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严 芳

猜你喜欢

打扫卫生运动场教室
“313”教室
打扫卫生
大美运动场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帮爸爸打扫卫生
家有运动场
运动场上笑点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