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习近平同志教育公平思想的诠释及其实践分析

2017-04-26杨兴华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诠释教育公平实践

杨兴华

摘 要: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公平的系列讲话,诠释习近平同志教育公平思想,如对公平教育机会的理解,分析影响教育投入、师资队伍建设,制约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以及实现教育公平的制度措施。分析现阶段我国教育不公平的主要表现,并运用习近平同志教育公平思想提出实现教育公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习近平;教育公平;诠释;实践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8-0172-03

公平是指对一切有关的人公正、平等地对待。《管子·形势解》曰:“天公平而无私,故美恶莫不覆;地公平而无私,故小大莫不载。”意思是:上天公正没有私心,因此能让美好的和邪恶的人和事物都平等的存在于苍天之下;大地公正没有私心,因此能不论形体大小而让芸芸众生都生长于大地之上。显然,公平能让每个人都有生存和发展的机会,是人类自古以来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教育公平是人的发展的基础,每个人都应有接受教育和公平占有教育资源的机会,并能通过教育获得理想就业和实现人生最大价值的机会。免费义务教育的实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贫困生就学资助体系的建立等是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但是我国教育公平的现状尚不尽人意,不利于中华民族全民素质的提高。在当前“两学一做”活动中,笔者通过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公平的系列讲话,研究习近平同志教育公平思想,针对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状,运用习近平同志教育公平思想提出实现教育公平的政策建议。

一、习近平同志教育公平思想的诠释

(一)全民享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说,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三个机会,一是人生出彩的机会,二是梦想成真的机会,三是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在接受教育上是学有所教,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同年9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进一步强调,中国将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2]。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同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呼吁,要积极发展教育事业,让教育为文明传承和创造服务[3]。习近平同志代表党和国家面向全世界承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给全民教育机会并实现教育公平。

(二)为各族少年儿童学习成长创造更好条件

习近平同志2013年5月29日下午在北京市少年宮与1 600多名各族少年儿童代表进行“快乐童年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中强调,孩子们成长得更好,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全社会都要关心少年儿童成长,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4]。习近平同志2014年5月28日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指示,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教育,国家的教育经费要多往新疆投[5]。2015年农历春节前夕,正在陕西省考察工作的习近平同志专程来到延安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察看学校办学情况,同老师们进行交流。他说道,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从根儿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6]。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已把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全面改薄”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

(三)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

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同志2013年9月9日向全国1 500万名教师致慰问信,信中写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提升教师素质。”他希望“全社会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7]。2014年9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强调:“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8]他认为,不管是对个人、学校还是民族,好老师都非常重要,有了好老师,对个人来说是幸运的,对学校来说是光荣的,对民族来说则是希望。2015年9月9日习近平同志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希望参训教师“牢记使命、不忘初衷,扎根西部、服务学生,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奋进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9]。习近平同志尊师重教的思想将激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教育事业,为教育事业发展建功立业。

(四)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因素

习近平同志2013年11月12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认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因素。他说:“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把‘蛋糕做大,为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奠定更加坚实物质基础。”[10]同样,经济建设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物质基础。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信息化阶段,信息化将有力地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从而更好实现教育公平。正如习近平同志2015年5月22日在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所说的,我们将通过教育信息化,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数字差距,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让亿万孩子同在蓝天下共享优质教育,通过知识改变命运[11]。当前,经济建设处于新常态,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前提下,如何做大“蛋糕”实现教育公平将是一场严峻的挑战。

(五)制度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

习近平同志认为,“不论处在什么发展水平上,制度都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通过创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为因素造成的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10]同样,制度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对于制度安排不健全造成的有违教育公平的问题必须抓紧解决。习近平同志2014年8月18日在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指出:“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总体上看,我国考试招生制度符合国情,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人才选拔水平。”[12] 习近平同志2015年4月1日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还提出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推动城市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等具体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制度[13]。教育公平需要教育机会、考试招生、教育投入、师资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等全方位的制度保障。

二、现阶段我国教育不公平的主要表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06年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全免费;2008年秋实现城市义务教育全免费;2010年7月29日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健全国家资助政策体系,包括经济困难家庭的学前教育、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生活,以及普通高中、普通本科以及职业学校的资助,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教育经费逐年增加,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首次实现4%[14];2015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通知》,决定从2016年起整合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城市义务教育奖补政策,建立统一的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但是,现阶段我国教育不公平的问题还很严重,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任重道远。

(一)非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突出

根据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机会的诠释,人生出彩的机会是人们实现人生最大价值的机会,梦想成真的机会是人们实现良好教育、理想就业的机会,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是人们都有接受教育和公平占有教育资源的机会。这三个机会犹如金字塔,处于塔底的机会是每个人都应该实现的,即全民享有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塔中的机会是梦想成真,知识改变命运;塔尖的机会是人生出彩,人们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2014年,我国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为99.8%,小学升学率为98.0%,初中升学率为95.1 %,高中升学率为90.2%;城市普通高中毕业生数占普通高中毕业生数的46.6%,县镇普通高中毕业生数占50.2%,而农村普通高中毕业生数仅占3.2%[15]。这说明,我国的义务教育阶段基本实现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但非义务教育阶段相对不尽人意;教育成本加大,就业竞争压力大;学成并未获得理想的工作导致大量家庭放弃让孩子尤其是女孩子继续学习的机会,农村的情况可能比统计数据更糟糕,从而失去梦想成真和人生出彩的机会。

(二)城乡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

教育公平还应包括公平占有教育资源的机会。2011年,农村普通小学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普通小学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64.7%,农村普通初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普通初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57.2%[16],重点高中主要布局在大中城市,说明农村学生越往上学习获取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越少,直接影响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导致就业困难。据调查,“985”高校中的农村考生比例仅为20.8%,更多农村考生进入二本、三本院校。城市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为87.7%,而农村家庭出身的毕业生就业率仅为69.5%[17]。此外,农村学校点多面广,现有的教育经费只能撒胡椒面,无法根本解决农村教师待遇低、教育基础设施差等问题。城乡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导致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三)保障教育公平的制度缺失和执行难

2003年起,我国制定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法规;2006年1月《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提出,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并按照实际在校人数拨付学校公用经费,不得向农民工子女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与中小学招生的“就近入学、人户必须一致”的政策相冲突,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让农民工无法向城市迁移户口,这也成为许多城市学校公开收取择校费、捐资助学费用的理由。从2004年起,各地陆续出台免收借读费的“四证”(指一年以上的暂住证、就业证、计划生育合格证和原户籍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的证明。具体要求各地有区别,限制条件多的是“五年四证”、“五证”,限制条件少的是“三证”)就近入学或指定入学,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不应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但有学者质疑其可能变相成为高门槛,因为一些农民工为办这些证件花费的金钱与交借读费差不多,如果学校招生已满,就算有“四证”也不能入学。近年来,农民工较多的城市基于城市管理的理念又开始收紧农民工子女的入学条件,附加很多隐形条款,使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仍未解决。

三、运用习近平同志教育公平思想实现教育公平的政策建议

(一)经济和教育协同发展,实现人们人生出彩

按照习近平同志关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主要因素的思路,促进经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点。经济发展包括经济总量增加、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质量提高,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只有经济总量增加即“蛋糕”做大,才能增大教育投入,建设更多优质学校,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增加人们自主选择学校的机会;只有经济结构优化,金融、旅游业、创意产业、信息产业等第三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增加更多的工作岗位,减轻就业压力,增加人们获得理想就业的机会,梦想才能成真;只有经济质量提高,有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再加上一些人的天赋和勤奋,人们获得实现人生最大价值的机会,人生才能出彩。教育发展包括教育资源总量增加、教育水平提高和科学研究水平提高,将有力促进经济发展。教育资源总量增加尤其是师资队伍增强,将为各行各业输送大量人才;教育水平提高,提供社会需要的人才,增加人们梦想成真、人生出彩的机会;科学研究水平提高,通过产学研结合,企业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经济和教育协同发展,为实现教育公平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二)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分配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也是我国深化改革的重要方面。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在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四化”的过程中工业、第三产业与农业产业互补、城市与乡村区域经济互补,实现政策平等、国民待遇一致。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村过剩劳动力为城市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尤其是农村教育非常落后。只有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才能解决城乡教育资源严重不均衡问题,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政府必须统筹配置城乡教育资源,使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向弱势群体倾斜。除传统的对口帮扶模式外,更应采取市场手段创新城乡教育资源交流合作模式,如用政府补贴、职务晋升等机制激励优质师资向农村流动,用政府政策、金融资金等扶持社会资金投向农村等等。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

(三)建立健全教育公平制度,惠及全民教育公平

按照习近平同志关于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重要保证的思路,建立健全教育公平制度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点。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有机构成的总体及其正常运行所需的种种规范、规则或规定的总和,包括学前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制度、特殊教育制度、继续教育制度、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等。实践证明,制度不是一开始就完美无缺的,但在建立制度之前应广泛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实施过程中应不断倾听老百姓的反馈意见并进行评估,评估结果如该制度弊大于利就应及时纠正。教育制度必须体现公平性,在现有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代表大多数人们的根本利益。在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必须坚持公平性原则,综合各方利益,建立健全教育公平制度,研究教育公平制度的有效运行机制,监管教育投入产出过程,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率,评估教育收费的合理性;建立完善农民工子女公共教育经费流转制度,学生流动可携带“两免一补”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真正实现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13-03-17.

[2] 习近平发表贺词:中国将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13-09-26.

[3]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EB/OL].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14-03-28.(下转182页)

(上接174页)

[4] 霍小光,周英峰.习近平同各族少年儿童代表共庆“六一”国际儿童节[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13-05-30.

[5] 习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14-05-29.

[6] 霍小光.习近平:脱贫致富从根儿上要把教育抓好[EB/OL].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15-02-15.

[7] 习近平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EB/OL].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13-09-10.

[8] 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EB/OL].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14-09-10.

[9] 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EB/OL].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15-09-09.

[10] 习近平.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13-12-31.

[11] 习近平致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EB/OL].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15-05-23.

[12]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www.gov.cn,2014-08-18.

[13]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EB/OL].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15-04-01.

[14] 崔清新,周英峰.今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首次实现4%[EB/OL].新华网www.xinhuanet.com,2012-03-05.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5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16] 根据《2015中国统计年鉴》[Z]的数据计算.

[17] 熊丙奇.资源不均衡导致农村大学生就业难[J].IT时代周刊,2014,(2):63.

Abstract:The study of Comrade Xi Jinping series of speeches on education fair,the interpretation of Comrade Xi Jinping's education fair thought,such as the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investment in education,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main factors which restrict the education fairness and the realization of fair education system measures. Analysis of performance of our country at this stage of education unfair,and with Comrade Xi Jinping's education fair thought proposed fair education policy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Xi Jinping;education fair;interpretation;practice

[責任编辑 张宇霞]

猜你喜欢

诠释教育公平实践
当代纤维艺术材料语言发展研究
论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的形象塑造
“六经皆史料”:“六经皆史”论的近代诠释及其意蕴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