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黏胆症1例报告

2017-04-24张广贤胡明华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胶冻梗阻性乳头状

张广贤,胡明华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弋矶山医院 肝胆外科,安徽 芜湖 241001)

·短篇报道·

黏胆症1例报告

张广贤,胡明华

(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弋矶山医院 肝胆外科,安徽 芜湖 241001)

黏胆症;梗阻性黄疸;病例报道

【DOI】10.3969/j.issn.1002-0217.2017.02.024

黏胆症[1](Mucobilia)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病症,其特征是大量胶冻样黏液积聚于肝内外胆道,形成黏液栓,使得胆道发生梗阻、扩张、引起梗阻性黄疸及反复发作的胆管炎。临床较少见,主要以日本和中国台湾、香港地区较多,欧美地区也有个案报道。现就我科收治的黏胆症1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2岁,首次因腹痛6 h于2016年1月8日凌晨急诊入院,患者入院时呈持续性绞痛,伴恶心呕吐。急诊行B超检查提示: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全层扩张,考虑胆管癌侵犯,肝内胆管广泛扩张,胰腺体积增大,主胰管扩张。血常规:白细胞15.9×109/L,血清淀粉酶2441.0 U/L,血清脂肪酶2144.5 mmol/L,患者有开腹胆囊切除术病史,无其他合并症以急性胰腺炎收住急诊外科,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腹部CT提示:肝内外胆管扩张,梗阻位于胆总管末端考虑壶腹部肿瘤,肝左叶多发胆管小结石MRCP(图1)检查提示:肝内外胆管、胰管扩张,梗阻位于胆总管下端,胆总管内径宽4.6 cm。患者肿瘤标记物检查未见异常,拟行ERCP检查。2016年1月25在消化内科行ERCP检查,术中见胆总管明显扩张5 cm左右,胆管内大量胶冻样液体,清理干净后留置鼻胆引流管。怀疑胆总管乳头状黏液瘤,建议患者继续外科就诊,患者症状控制后要求出院。

患者于2016年2月9日因上腹部饱涨1月,眼黄尿黄10余天再次入院。影像学检查及复查肿瘤标记物未见明显异常。上腹部压痛(+),皮肤巩膜中度黄染并进行性加深,大便呈陶土色。结合CT、MRCP及ERCP检查结果,初步诊断:梗阻性黄疸,黏胆症,胆管乳头状黏液瘤?因患者黄疸进行性加重,具备手术指征,排除手术禁忌后于2016年2月15日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肝脏明显淤胆样改变,右肝及肝尾叶肥大,胆总管直径8 cm,打开胆管,见胆管内大量胶冻样液体,取出约500 mL黏液后见墨绿的胆汁样液体。胆道镜探查:胆总管下端通畅,右肝管未见明显异常,左肝管明显扩张,其内充满胶冻样液体。根据探查结果随即行左半肝切除术+胆总管切除术+右肝管空肠Roux-en-Y胆肠吻合术。术后病理提示(左半肝):肝内胆管交界性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病灶范围约8 cm×7 cm肝脏切缘未见累及,胆总管及标本切缘未见累及。患者术后4 d通气,饮食、睡眠正常,皮肤巩膜黄染明显下降,术后2周出院。病人出院后半月入院复查:肝功能未见明异显常,皮肤巩膜黄染消失,腹部压痛消失。

图1 患者MPCP检查结果

2 讨论

2.1 黏胆症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原因 黏胆症的临床表现为腹痛、发热寒颤、黄疸、肝肿大及白细胞增高等[2],与其他原因所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表现相似,钟建等的研究推测其发生过程为:胆管上皮细胞增生和肠化形成胆管内的乳头状肿瘤,黏液过度分泌而出现黏胆症,导致胆管梗阻、胆管囊肿扩张,胆管炎症加剧[2]。多种疾病均可导致其发生,主要包括黏液性胆管癌、胆管乳头状瘤病、胆管乳头状癌(瘤)及胆管恶性肿瘤等,其中胆管乳头状瘤(癌)是重要病因之一[3]。黏胆症影像学表现:B超和CT可见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MRCP中可见显示扩张的胆道树并显示胆道内软组织影,较CT及B超更为精确[3]。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临床医生多考虑物理性狭窄,而容易忽略黏胆症导致的梗阻。由于大量黏液不断产生并逐渐积累,黏胆症梗阻多表现为胆管扩张与梗阻并存,而且其胆管是由距肝门远端向近端扩张过程,并进一步导致整个胆管扩张,因此黏胆症患者往往没有明确的占位、栓塞或物理狭窄[3]。

2.2 结合本例病例分析 本例患者入科症状符合黏胆症临床表现,且患者术前CT及MRCP提示了肝内外胆管的广泛扩张,进一步ERCP检查显示胆管内大量胶冻样黏液,入科即明确诊断:梗阻性黄疸、黏胆症、 胆管乳头性黏液瘤待查。手术指征具备,及时予以剖腹探查,术中见胆管明显扩张,剖开胆管可见大量胶冻样黏液,立即予以清除,清除干净后行胆道镜检查,见左侧肝管明显增粗伴黏液,右侧胆管未见明显异常,明确病灶位于左侧肝内胆管,随即行左半肝切除术+胆总管切除术+右肝管空肠Roux-en-Y胆肠吻合术。术中胆道镜检查十分重要,通过胆道镜检查可以明确病灶部位,进而明确手术方式选择。黏胆症术中需要做到:胶冻样黏液务必要清除干净,彻底切除病症,保证胆管引流通畅。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也应叮嘱做到定期复诊,特别是因患者自身条件较差,无法根治性切除的患者更需要定期随访,定期清理胆道。

2.3 诊治体会 黏胆症是多种疾病引起的病症,临床上较少见,若ERCP发现胶冻样黏液或经皮肝胆管引流(PTCD)引出胶冻样黏液患者,均可诊断黏胆症[4-5]。因此在行ERCP或胆道镜手术时,如发现胶冻样黏液时,我们应予以重视,避免认识不足造成的漏诊。黏胆症病灶具有广泛性、多发性、易恶变及可复发性。治疗上首选外科手术,有手术指征时应尽早手术,术中需要除尽胶冻样黏液,彻底切除病症,保证胆道引流通畅。

[1] HADJIS NS,SLATER RN,BLUMGART LH,etal.Mucobilia:anunusual cause of jaundice[J].Br J Surg,1987,74(1):48-49.

[2] 钟建,王德进,杨波,等.粘胆症的多层螺旋 CT 影像表现及临床诊治[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12,7(20):66.

[3] YU ZY,GUO T,LI HX,etal.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ucobilia: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80 cases[J].World Chin J Dig,2012,20(17):1564-1569.

[4] 黄颖鹏,屠金夫,朱冠保.黏胆症的临床诊治[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6,18(5):307-308.

[5] 谭黄业,樊献军.粘胆症1例报告[J].中国医师杂志,2006,18(4):531.

1002-0217(2017)02-0181-02

2016-08-19

张广贤(1989-),男,2014级硕士研究生,(电话)15055341012,(电子信箱)965754820@qq.com; 胡明华,男,主任医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电子信箱)490952564@qq.com,通信作者。

R 657.4

A

猜你喜欢

胶冻梗阻性乳头状
单宁酸和芦丁对马哈鱼鱼皮明胶凝胶性质的影响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魔芋制品饱腹没营养
熬胶工艺对鲟鱼鱼皮胶冻品质的影响
胶冻样类芽孢杆菌菌粉的研制及功能菌株的存活性研究*
输精管结扎致梗阻性无精子症的显微外科治疗(附28例临床报告)
新纤维化相关因子SFTPA2在梗阻性肾组织中表达及与肾纤维化之间关系的研究
SUMO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梗阻性黄疸实施64排螺旋CT诊断分析
乳头状汗管囊腺癌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