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

2017-04-22崔琳璐

人民论坛 2017年9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崔琳璐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从文化本质与自信主体两重维度对文化自信的内在意蕴进行阐释,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价值观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这一重要思想有助于强化文化自信的主体性力量,涤荡错误意识形态思潮,捍卫文化安全,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繁荣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

文化自信表现为充分肯定民族文化的价值和民族文化的生命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文化自信这一重大历史课题,站在了我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以及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高度。

从文化本质与自信主体两重维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思想的内在意蕴

2014年2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这就将文化自信上升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

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的清晰阐述,意味着中国共产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自身文化传统与文化价值逐渐有了明确的认识,呈现出理性、包容的文化心态,并表现出将这种精神转化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践活动中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与伦理规范的决心。具体来看,我们应从文化本质与自信主体两重维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思想的内在意蕴。

从文化本质维度确立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民族复兴中的独特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都讲到或阐述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备的一些特质,包括内在的神韵和外在的气度。只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强大的自信,努力发展自身文化,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不断凝聚民族力量,延续民族血脉。

从自信主體维度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实践根基与多层次文化主体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主体是指,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软实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那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突出贡献的人,也包括参与文化建设实践的广大人民群众。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也表明,在改革和现代化的推进中,各方面的主体都要有文化自觉和自信的意识,以文化自信来提升对改革大业和民族复兴的信心。

科学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文化自信思想的历史观、价值观、方法论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自信思想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价值观与方法论的高度统一。

就历史观层面而言,要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看待文化问题,不能妄自菲薄。首先,文化自信的根源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历史,只有尊重历史才能对自身文化有理性认知。割裂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也就是割断了当代文化建设的根基。其次,树立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整体文化观。要以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前进方向,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最后,文化自信的增强不仅仅是文化建设的问题,更关乎当代社会的建设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将文化与政治、经济等五方面并列扩充为“五位一体”,统筹推进,全面整合多重优秀文化资源。

就价值观层面而言,我们不仅要凸显文化的民族特质,还要高扬文化的时代特征。中华文化既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2014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只有以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统筹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两大维度,才能客观评价自身文化,涵养健康成熟的文化心态和价值观。

就方法论层面而言,通过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来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有赖于科学合理的文化方针作为支撑,以此确保中国文化的健康发展。在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上,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法原则尤为重要,如此方能有力推动中华文化的不断发展。科学对待中华民族不同时期的文化传统、系统分析其中的文化基因,是实现创造性转化的根本前提。此外,若要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与外来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就有必要结合当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要求,推动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文明的优秀文化基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系统中进行重组,扎实做好这一创新性发展的复杂系统工程。

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自信思想为增强文化自信、增进文化自觉提供了必要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自信思想对不同层次主体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实践活动中主动履行各自职能、增进文化自觉提供了指导。其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继承者、革命文化的创造者、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坚定文化自信就是要坚持党在文化建设中的领导地位,广大党员从革命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继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其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华文化发展中的历史主体地位。其三,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每个人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与中华文化的主体。

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自信思想为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与维护文化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互动日益频繁,多元文化与价值观思潮并存是客观存在的现象。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自信思想有助于我们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抓住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与主导权,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使我们在多元思潮并存的复杂环境中,依然能够不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自信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提供了思想源泉。强大的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不竭精神动力。以当代中国的现实问题为导向,不断地创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同时,还要努力夯实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根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使之有助于综合国力的提升。这些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运同国运相牵”的战略考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他对革命文化充满敬畏,对发展当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怀坚定,对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进程中的独有魅力无比自豪。这种坚定的文化自信思想和博大情怀,对我们当今的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多样性文化生态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5YJC710035)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

②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新华社,2016年11月30日。

③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6年7月1日。

④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

⑤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社,2014年10月15日。

责编/王妍卓 美编/宋扬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融媒体时代如何践行基层群众文化自信
浅析习近平“文化自信”的四个维度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