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蔬菜种植中常见问题、危害及种植技术
2017-04-22段修芳
段修芳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全面完善,因此,日常生活中对于蔬菜需求量也随之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的方式能够使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同样,对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具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可以对市场蔬菜供需矛盾予以缓解。为此,文章将大棚蔬菜种植作为研究重点,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阐述了种植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与危害,并探讨了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棚蔬菜种植;常见问题;危害;种植技术;讨论
现阶段,国内蔬菜和市场地域出产及供需之间的矛盾逐渐突显出来,所以,要想对蔬菜区域的差异以及供需矛盾予以有效地解决,全面提升蔬菜质量与产量,就应当积极地推广使用大棚蔬菜种植技术。但是,在实际推广的过程中很容易遇到问题,对大棚蔬菜的生长带来了不利影响,最终对蔬菜品质与产量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应深入研究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与危害,了解相关的种植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大棚蔬菜的可持续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一、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要点阐述
1、遵循因地制宜原则
蔬菜品种的选择十分重要,同样也是保证蔬菜质量的重要基础。为此,在大棚蔬菜种植过程中,一定要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的理念,并将其作为指导性原则。要根据不同季节来选择适当的蔬菜品种,进而有效地增强蔬菜的环境适应性,全面增强蔬菜生长的品质[1]。基于此,种植工作人员自身专业技能也会对蔬菜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必须积极学习相关知识,对现代化种植技术熟练掌握,增强蔬菜的种植效果。
2、采取殺毒处理方式
对大棚内部土壤进行杀毒处理,因为在地下隐藏的病虫与虫卵很多,会对蔬菜根部严重侵蚀,影响其健康成长,最终会对蔬菜产量带来不利影响。其中,可以使用特殊的药品来毒杀土壤内的病虫,也可以使用锌硫酸来消除虫卵,这不仅可以消除病虫,同时,也能够为蔬菜育苗种植营造更为理想的生长环境,全面增强蔬菜的产量与存活几率。
3、严格控制有害气体
在大棚内部,有害气体量很多,不仅会对种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带来伤害,同样也会影响蔬菜成长,所以,必须要有效地处理并控制有害气体。其中,针对土壤施肥,最好使用无公害化肥,将化肥和尿素肥料混合使用,尽可能减少有害气体产生量。另外,还可以使用无毒且无害的薄膜,并且定期对大棚通风换气,提升蔬菜的生长环境水平[2]。
4、对棚内温湿度进行控制
第一,在大棚温度控制方面,通风换气的措施十分重要。如果棚内温度相对较高,那么则可以通过这一途径来降低内部温度,使得蔬菜存活率不断提高。然而,在温度下降至特定范围的时候,必须要停止换气。
第二,蔬菜的浇水量需要受到合理地控制。如果棚内的湿度过高,必须要松土,使棚内的空气湿度得以降低。基于此,还可以在土壤层的表面覆盖薄膜。也同样可以抑制土壤的水分蒸发。
二、大棚蔬菜种植常见问题与危害
1、有毒有害气体的危害
大棚蔬菜种植经常会产生氮气、二氧化碳与亚硝酸气体等多种有毒有害的气体,所以,必须要对其进行深入地了解与掌握,进而采取正确的调节与预防的措施。然而,现阶段,大棚蔬菜种植并未正确地认知有毒有害气体,所以,调节与预防的措施也不合理。氮气主要是尿素使用量过多或者是施肥不合理所形成的,严重腐蚀蔬菜,最终使其根部与叶片形成斑点或者是溃烂。如果氨态氮肥的使用过度,就会形成亚硝酸气体,土壤也会随之呈现出酸性特征,使得蔬菜形成斑点,甚至是整株变白而枯死[3]。此外,在冬季期间,大棚内部要采取相应保温措施,而在使用燃料的过程中就会形成二氧化碳,若通风换气效果不及时,就会影响到蔬菜产量。
2、低温与冻害预防措施不全面
蔬菜生长环境的温度应当适中,而大棚蔬菜的种植方式可以为蔬菜提供合理的温度。一旦温度过低或者是发生冻害都会对蔬菜实际产量与质量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若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合理也会对蔬菜产量造成危害,严重的还会发生绝收的情况。特别是在恶劣天气作用下,需要对大棚内部的温度进行合理地控制,进而有效地规避冻害的发生。
3、棚内除湿措施不合理
因为大棚具有明显的封闭性特征,所以,很容易集聚湿气,因而,必须要在蔬菜生长的过程中,对棚内湿度进行实时监控与测量,定期开展除湿的工作,以保证大棚内部的湿度适中。然而,大部分种植者在控制湿度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很难保证定期针对大棚除湿,最终增加了棚内的湿度,严重影响了蔬菜的生长。
三、有效解决大棚蔬菜种植问题的途径
1、对有毒有害气体危害进行控制与防范
在大棚蔬菜生长的过程中,应当合理地进行施肥,正确地选择施用化肥,以保证化肥的质量与效果。施加肥料应当进行发酵与腐熟,并且混合搭配尿素与过磷钙来施用,这样不仅能够对尿素施肥量进行合理地控制,同时,还能够降低氮气产生量[4]。而在追肥过程中,应该合理地控制施肥深度,并在完成施肥后及时浇水,对浇水量进行有效地控制,更好地维护大棚的土壤养分。除此之外,应当定期对大棚内部进行通风换气,对无毒害覆盖膜进行合理地使用,确保大棚内部的环境质量良好。
2、控制二氧化碳含量
在蔬菜生长过程中,二氧化碳的作用十分关键,所以,一定要确保其含量处于允许范围之内。但是,大棚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因而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也很明显。在一天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始终处于变化的状态,特别是在正午时段,其含量会缓慢减少,甚至会出现亏缺。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合理地运用化学反应法或者是燃烧法等,对二氧化碳含量进行及时地补充。
3、对低温冻害进行预防
对于大棚的低温冻害预防可以划分成两个部分:第一,如果大棚外部温度出现大幅度下降的情况,需要在棚内采取增温的措施,如燃烧增温,或者是使用肥料增温,将其埋入土壤当中能够全面提升大棚内部温度[5]。第二,冷风也会导致温度的下降,所以,应当在大棚外部设置相应的障碍物。其中,可以在大棚附近挖设寒沟,并使用稻壳或者是炉渣进行填充,进而有效地避免大棚内部温度与热量的快速散失。
4、采取大棚除湿措施
大棚种植环境和露天种植方式不同,其湿度相对较大,因而,需要积极地采取合理的措施,对棚内湿度进行合理地控制。
第一,通风换气的方法。对大棚内部进行通风换气,能够有效地降低湿度,但是,前提条件是要保证大棚外部的温度较高,以免在通风换气之后降低棚内温度,这也会影响到蔬菜的生长。与此同时,在整个通风换气的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控棚内的温度变化,如果温度下降的速度较快,则需要立即停止通风换气。
第二,向大棚内部适当地灌溉水,但是,一定要合理地控制棚内的灌溉量。与此同时,还应当适当地将土壤松动,并进行通风,以保证空气与土壤湿度都处与合理范围之内。
第三,如果土壤当中水分蒸发掉,那么大棚内部的湿度就会随之提高,因而,可以在土壤上方覆盖铺底膜,进而有效地减少棚内的湿度,使得土壤水分蒸发量更加合理,确保其湿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全面促进蔬菜的正常生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进而对于物质追求也更高。其中,蔬菜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所以,需求量也同样很高。然而,受蔬菜和市场地域之间的矛盾影响,需要采取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进而对蔬菜的区域差异及供需问题予以解决,最终全面增强蔬菜质量与产量。
参考文献
[1] 宋凤文. 大棚蔬菜种植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4):164-165.
[2] 张艳红,吕冬立. 大棚蔬菜常见问题及种植技术[J]. 北京农业,2016(5):75-76.
[3] 张 涛.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几点研究[J]. 中国农资,2014(16):84-84.
[4] 张春来. 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研究[J]. 北京农业,2015(8):50-50.
[5] 唐常胜,王新萍. 浅谈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 科学与财富,2015,7(Z2):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