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恩施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与形势

2017-04-22庞中伟张凯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恩施州产业马铃薯

庞中伟+张凯

摘要:该文对恩施州的马铃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阐述,并着重分析了恩施州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势和问题,结合恩施州马铃薯产业自身特点与国家政策,提出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现状;趋势;恩施州

一、发展现状

恩施州是湖北省传统的农业大州,一直以来,马铃薯就是恩施州的主要粮食作物和饲料型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90万亩左右,其中低山区约占25%,二高山区约占45%,高山区约占30%,占湖北省马铃薯总种植规模的一半,是湖北省最大的马铃薯主产区、种薯繁殖区、新品种科技示范区。马铃薯是恩施州第一大粮食作物,2015年鲜薯产量170余万吨,占全州粮食总产的24%左右,占夏粮总产90%以上,全州人均鲜薯消费量230 kg左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利川市、恩施市和建始县种植面积最大,均超过30万亩。据统计,2015年恩施州马铃薯产值约11.67亿元,占全州农业总产值的8.38%,已成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冬季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作物种类。

“十二五”以来,恩施州建成了一批马铃薯种薯繁殖基地,农业规模经营逐步显现,初步形成了马铃薯种植、加工和销售产业链条,培育了数家马铃薯加工重点企业,产业发展初具规模,在发挥特色优势、技术推广、规模效益及培育品牌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为马铃薯主粮化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自1978年与全国同步开展脱毒马铃薯种薯研究、生产和推广工作,30多年来经过几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紧扣西南山区实际,创新应用了“马铃薯脱毒试管苗→温室水培壮苗(水培薯)→中海拔隔离条件下繁殖原原种和高海拔开放条件下规模化繁殖脱毒原种快繁”生产技术,突破了马铃薯脱毒种苗(薯)源头不足的瓶颈问题。相对其他地区,更加缩短了繁殖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生产规模,可在较短时间内将马铃薯新品种规模化推广应用到农户。

目前,以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脱毒快繁技术为支撑,以湖北清江种业有限责任公司等为主体,全州年生产能力达到马铃薯脱毒种苗1000万株、原原种2000万粒以上;以清江种业、腾龙种业等企业为龙头,专业合作社为补充,建立标准化的原种及良种生产基地,年生產脱毒原种、良种2万吨左右,马铃薯原原种—原种—良种“三级种薯繁供体系”日渐完善。

二、优势与不足

1、发展优势

(1)区位优势

恩施州地处北纬30°,是云贵高原东北延伸部分,具有高中低海拔垂直分布的立体地理环境,与马铃薯原产地自然条件极为相似,境内温度、雨量、阳光极其适宜马铃薯生长,属于国家《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规划》西南鲜食用、加工用和种用马铃薯优势区,是全国马铃薯产区中自然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

交通方面,恩施州地处鄂、渝、湘、黔四省交界之地,素有“川蜀咽喉,荆楚屏障”之称,具有承东联西,南北交汇的独特区位优势。318、209国道在境内交汇,沪溶西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是全国公路运输179个枢纽城市之一;宜万铁路贯穿全境;距长江巴东港195公里,距长江奉节港190公里;恩施机场已开通韩国首尔、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海口等航线,恩施州作为武陵山区交通枢纽的地位正在逐渐形成。

(2)科技优势

长江以南地区唯一的国家级马铃薯科研机构—湖北恩施中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于1984年在恩施州成立,连续承担国家“六五”以来马铃薯重点科技攻关及CIP国际合作等课题50余项,获各类科研成果40余项次,自主选育的鄂马铃薯系列品种20余个,其中鄂马铃薯3号、5号和7号先后被确定为国家马铃薯主导品种。经过多年建设,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已建成一支综合素质国内领先的马铃薯科研队伍,具备了整合省级、西南乃至整个南方地区马铃薯科研力量的能力。

(3)资源优势

恩施气候的区域差异和垂直变化十分明显,高山区适宜原种、商品薯、加工薯的生产繁育,二高山适宜良种、商品薯、加工薯的生产繁育,低山区适宜春秋两季马铃薯早熟品种的生产繁育,多样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马铃薯多季种植、错季上市,保证加工原料薯、商品薯的连续供应,同时也正好填补南北方市场空档,便于增值增效。恩施被誉为“世界硒都”和“世界第一天然富硒生物圈”,为生产含硒马铃薯及其加工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产业基础优势

马铃薯生产属恩施州传统产业,农民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种薯产业初具规模,以企业为龙头工厂化生产原原种,高山乡镇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标准化生产原种,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规模化生产良种,马铃薯三级种薯繁供体系初步建立。以华硒等批发市场为窗口,“恩施马铃薯”、“恩施硒土豆”为品牌的马铃薯正批量销往州外,优质含硒商品薯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另外,以全粉、淀粉、薯片、马铃薯休闲食品及传统马铃薯加工产品为主的多元化加工企业正在形成。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生产组织化和规模化程度低、加工业带动能力较弱

恩施州马铃薯生产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规模以上马铃薯加工企业数量较少,辐射带动能力不强。

(2)商品化程度低

恩施州马铃薯商品化程度低,资源优势没有转化成商品优势。

(3)病害风险大

恩施山区一旦遭遇持续中温阴雨天气,就会导致马铃薯晚疫病暴发,生产管理水平不高、高效防治药剂推广慢、监测预警防控体系不健全、生产主体接受程度低等原因,马铃薯晚疫病几乎年年发生。

3、发展机遇

(1)国家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创造新空间

2015年7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实施马铃薯等主食加工提升行动。马铃薯主粮化列入国家战略,成为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和丰富人们餐桌的一大亮点。马铃薯主粮化开发,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积极探索。预计2020年50%以上的马铃薯将作为主粮消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马铃薯是新一轮种植结构调整理想的替代作物之一。

(2)消费结构升级提供发展新契机

近年来马铃薯由单纯的鲜食消费逐渐演变成主食原料、工业原料、休闲食品、保健品等多元消费。马铃薯淀粉、变性淀粉和全粉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营养性、功能性,市场发展潜力大,未来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安全需求,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3)科技进步提供发展新支撑

“互联网+农业”发展,是实施“五化协调”发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建立现代农业体系的有效途径。“互联网+农业”的广泛运用,打破了区域空间和时间维度限制,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为马铃薯产业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的推广和应用,将推动马铃薯产业的技术升级,为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三、结语

“十三五”时期是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均收入的增长、城镇化率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带动马铃薯消费需求持续升级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居民消费方式逐渐由单纯数量型向品质型、结构型和营养型转变,促进特色马铃薯精深加工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迅速增长,恩施州马铃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参考文献

[1] 2016年恩施州政府工作报告.

[2] 2015年恩施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 农业部《中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布局规划》.

[4] 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

[5] 《恩施州农业农村经济“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年)》.

[6] 《恩施州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

猜你喜欢

恩施州产业马铃薯
马铃薯有功劳
想露露脸的马铃薯
“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教学设计
“火星马铃薯”计划
揭阳市麻竹笋产业发展思路研究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从产业发展看日本1920年经济危机
马铃薯主粮化
恩施州中心医院龙凤医疗中心成立一周年喜迁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