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基础教育的工具性与功利性研究

2017-04-22王昴

文理导航 2017年11期
关键词:功利性工具性基础教育

王昴

内容摘要:教育的工具性比功利性更加重要、更加需要强调和引起重视,“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是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困惑主要是忽视工具性和过于强调教育功利性带来的苦果。只有从培养目标、教学方法 、教育环境,从学生、教师、学校,从政府管理部门、社会、家庭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改革,才能解决重功利性、轻工具性问题,推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走出迷惘的困境。

关键词:基础教育 改革 工具性 功利性 途径

大学扩招以后国家不包分配,高校毕业生自主择业,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给专科生乃至高中毕业生打工不再是稀奇事,“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冲击着家长送子女读书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读了大学就有工作安排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令人怀念,但对于大学毕业生个人成长与整个国家进步来说弊端非常明显,人才流动性差、吃大锅饭,扼杀了个人进步的积极性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教育制度改革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笔者就基础教育的工具性与功利性展开研究,希望消除公众对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定位的错误认识,铲除“读书无用论”得以滋生的土壤。

一、工具性与功利性的含义

工具是借以实现目标的物质、手段、方式,功利是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方式所獲取的积极结果。先秦时期孟子主张“食功”、“非食志”,即应该根据贡献大小来分享社会发展成果。明清时代黄宗羲、顾炎武、唐甄等人倡导“功利”思想,主张“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强调“功利”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这些古哲先贤的眼里,“工具性”与“功利性”高度融合,天上不会掉馅饼,幸福生活要靠辛勤劳动去创造。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教育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教育改革面临的困惑也越来越明显,家长不知道送孩子读书到底有什么用,教师不知道该怎样教学生读书,农村学校空巢、城里学校大班现象额愈演愈烈,支配财富多少与受教育程度高低不成正比等等,确是不容争辩的事实摆在了人们的面前;如何走出困惑,继续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已经成为教育管理者一道绕不过去的坎儿,关键还在于对教育工具性与功利性认知不清、区分不明的缘故。

工具性和功利性的概念来源于工具与功利的属性。教育是一种工具,具有功利性,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讲的都是这个意思;但教育主要是一种工具,笔者认为教育的工具性比功利性更加重要、更加需要强调和引起重视,当前教育改革面临的困惑主要是忽视工具性和过于强调教育功利性带来的苦果。

二、过于强调教育功利性的表现及其原因

上世纪九十年代,广东、海南的炒地皮之风刮到内陆省份的教育阵地,有人顺势提出“教育产业化”口号,一些教育管理部门欣然接受并积极推进。政府派专人组织教师集资南下炒地皮,公立学校划出所谓闲置的校产给私人办学“一校”并存“两制”,教师上完课就去开摩托车载客或兼职开饭店茶馆做生意,一时间“教育产业化”之风愈刮愈盛;至今还没有完全得到遏制的“吃空饷”、“有偿补课”也是那股歪风的余波。波及学生,则是热衷于喝“心灵鸡汤”,不愿意“熟读唐诗三百首”,希望睡一觉起来就成名成家;课本上没有留下翻阅的手指印,学生忙于做各种辅导资料上面的习题匆匆忙忙应付高考。这就是从教育管理部门到学校、从教师到学生、从校内到校外的重“功利性”轻“工具性”教育现象。

除了社会体制转型的大环境因素之外,从教育内部看,造成重“功利性”轻“工具性”的原因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漠视教育对经济发展影响间接性的客观规律。教育的任务是培养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后续支撑,而不直接产生经济效益;让孩子通过读书学到的知识马上变成挣钱的手段,那是职业技术教育和岗前培训的任务,不能把基础教育办成百分之百的职业技术教育。二是教育评估机制存在偏颇和失误。在高考制度改革没有取得脱胎换骨进展的背景下,政府评价学校成绩看高考有多少学生进入清华、北大,家长评价教师看考试分数和孩子在班上的排名状况,教师评价学生看每次模拟考试分数提高了多少和所教班级在学校乃至区域内的排名前移了多少;而对提高学生素质和培养学生能力的评估,则缺乏切合实际的指标和具体可操作性办法。三是在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具体做法上过于简单和粗暴。比如受片面理解教育均衡化发展思维的束缚,注重对生源本来就不足的农村学校建设投入,而忽略对城区大班额现象解决对策的探讨;受片面追究升学率思想的影响,注重对重点学校、精英班的人力财力配备,而忽略对普通版学生素质提升的教研教改支持;受偏颇评价机制的牵制,在教师职称评聘上重文凭、论文、得奖次数、普通话与计算机等级、基层工作经历、读书笔记等有形资产的统计,而忽略对教师潜心教育教学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素质能力等无形资产的采用。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上面这些方面的原因导致社会、学校、家长、教师、学生各个方面在教育重功利性、轻工具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欲罢不能,没有谁愿意和可能真正静下心来“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三、如何强化教育的工具性

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工具性,体现在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个人发展及其对社会做出贡献打下良好基础。基础教育要想走出当前的困境,必须在培养目标、教学方法 、教育环境上做一些脱胎换骨的变革:

一是发现、尊重、培育和发展学生兴趣,力求学生兴趣与教育目标尽可能融合。周有光老先生在100岁的时候慨叹,当今教育的失败在于“学生负担重,没兴趣,功利性太强”。父母希望子女成龙为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经济”口号也没有喊错,但牛不喝水强按头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教育不能够把学生直接培养成为成功人士,但成功人士需要受过良好的教育;教育不能够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但可以为经济效益提供智力支持和可持续性支撑。因此,在确定教育目标的时候,务必遵循生理学、心理学原理,尊重学生兴趣, 发现、培育和发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在心理上、情感上一步步靠近教学目标;不能把基础教育当成印钞机,指望学生高中毕业就能挣大钱,读完大学就一定能够当款爷。

二是加速教育教学手段信息化建设,为探究性学习提供物质条件方面的支持。学校信息化不能老是停留在“电脑室”、“班班通”等小打小闹的项目上,应该加速校园网建设,让教育信息平台进校园、进班级,为所有教师和学生享受教育现代化便利创造条件;尽快采用电子版教材, 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上网查资料、网上交流,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探究式学习中提升素质和能力;明确教育从业人员分工,建设好可供广大师生利用的教育资源数据库,各级教育管理和教研部门负责教材研究和教辅资源开发,教师针对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和组织实施教学方案。当然,教育教学手段信息化立即全面推开尚有困难,但至少可以在各级示范性学校试点,在尊重学生兴趣、减轻课业负担方面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三是改革教育评价机制,为教师潜心教育教学研究创造宽松环境。尤其要改革当下饱受诟病的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参照公务员自然晋级制度,只要年度考核合格教师就可以按工龄教龄晋升薪资待遇;实行评聘分离,将教师职称评定的事情交给社会机构去做,学校在编制范围内享有高职低聘或低职高聘的主动权;将绩效工资与工作业绩直接挂钩,真正体现绩效工资的绩效性质。

总之,只有从培养目标、教学方法 、教育环境,从学生、教师、学校,从政府管理部门、社会、家庭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改革,才能解决重功利性、轻工具性问题,推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走出迷惘的困境。

参考文献:

[1]杨忠. 培养技能 发展智能——外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 外语学刊,2007,(06):133-137.

[2]张广君. 现实教育主体: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J]. 教育研究,2004,(06):19-20.

[3]吕静,高金岭. 教育功利性的现象分析与对策研究[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06):130-134.

[4]程友元. 学校教育的功利性倾向研究[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04):18.

[5]许晓菁. 走出学校道德教育功利性误区的思考[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

猜你喜欢

功利性工具性基础教育
警惕功利性支教
最有价值的阅读,恰恰是非功利性阅读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向量的巧用
浅谈“大语文教育”的灵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关于现代大学生文学阅读倾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