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麦种子处理在农药减量使用中的应用与分析

2017-04-22李红吴庭友张桥张春云卢毅王志欣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种子处理应用与分析

李红+吴庭友+张桥+张春云+卢毅+王志欣

摘要: 2010-2015年,多項次试验示范结果表明,选择针对性种衣剂进行稻麦种子处理(浸种或拌种),可有效预防多种病虫害,减少后期药剂防治,实现农药减量使用。

关键词:种子处理;农药减量;应用与分析

2015来,农业部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农药减量使用成为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控工作中的主题词。如何实现农药减量使用,技术途径很多,在不影响病虫防治效果前提下,改进施药技术和方法也是实现农药减量使用有效途径之一。推广应用稻麦种子处理技术,正是实现这一改进具体措施,通过种子处理,不仅可以做到病虫预防为主,还能实现病虫防治“一提高、一降低”:即提高病虫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2010-2015年,我们与有关公司合作,对稻麦种子处理技术进行了多项次试验示范,并在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实际应用效果。

1 几年来稻麦种子处理技术试验示范

1.1 水稻

随着近年来机插秧面积扩大,水稻种植方式改变,病虫发生也出现了相应变化,如恶苗病、稻蓟马、灰飞虱等在机插秧田发生呈明显加重趋势, 2010年开始,我们对水稻种子处理预防病虫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

1.1.1 2012年。示范先正达公司亮盾(咯菌晴)+锐胜(噻虫嗪)组合用药拌种防治机插秧田水稻恶苗病、稻蓟马、灰飞虱等,进一步验证种子处理对病虫的防治效果。

1.1.2 2013年。针对大面积生产上咪鲜胺类浸种对恶苗病防效不佳状况,选择多种浸种药剂,设计了不同剂量、不同方式、不同时间等处理对恶苗病防治效果试验,分四个方面内容:①不同药剂:氰烯菌酯、氰烯·杀螟丹、杀螟·乙蒜素、 咪鲜胺、咪鲜·杀螟丹,均以推荐剂量浸种48 h;②不同浸种方式:氰烯菌酯、咪鲜·杀螟丹,连续浸种48 h和日浸夜露48 h;③不同浸种时间:氰烯菌酯、咪鲜·杀螟丹,连续浸种24、30、36、42、48、54、60 h;④种衣剂拌种:亮盾+锐胜(200+ 200 mL/100 kg)、亮盾+适乐时+锐胜(各200 mL/100 kg),先拌种包衣,后清水浸种48 h,与咪鲜·杀螟丹、氰烯·杀螟丹连续浸种48 h。

试验结果表明:①不同药剂之间防效存在显著差异,氰烯菌酯、亮盾等防治效果较好,表明恶苗病防治效果主要取决于药剂;②一些防效较低的药剂如咪鲜·杀螟丹等,随着浸种时间延长效果有提高趋势,但高效药剂如亮盾、氰烯菌酯浸种时间延长增效不明显;③不同浸种方式对于亮盾、氰烯菌酯等高效药剂差异不显著;④锐胜+亮盾拌种同时对水稻具有良好促壮效果。

1.1.3 2015年。开展亮盾、锐胜浸种或拌种试验示范(分别在机插秧大田实施2次、苗床2次、旱直播田1次),同时开展了氰烯菌酯不同浓度(用量)和不同处理方式防治恶苗病试验及国产吡虫啉、噻虫嗪种子包衣剂防治稻蓟马试验。亮盾200 mL、 300 mL、400 mL拌种对恶苗病防治效果分别为79.59%、87.86%、91.47%(秧盘对照区病株率0.9%),随用量增加防效提高。氰烯菌酯3000倍浸种后再用亮盾300 mL拌种防效达97.16%,氰烯菌酯3000倍浸种防效97.16%,亮盾300 mL+锐胜200 mL防效80.88%。结果表明,氰烯菌酯浸种对恶苗病防效略优于亮盾拌种,表现防效高,持效期长。锐胜对稻蓟马控制效果好,药后45天卷叶防效达94%,直播稻药后33天卷叶防效94.11%。国产吡虫啉、噻虫嗪种子包衣剂对稻蓟马也表现了较高防治效果,一般达90%以上,且对水稻出苗和生长表现均较安全。

1.2 小麦

小麦纹枯病是小麦病虫防治工作上一大难点,缺乏高效防治药剂和手段,生产上一般在春季结合化学除草使用井冈霉素、噻呋酰胺等药剂喷雾,但防效不佳。蚜虫是小麦整个生长期中发生的主要害虫,近年随着冬季气温升高,发生明显加重,2011年起,我们对小麦纹枯病和蚜虫采用杀菌和杀虫种衣剂混用进行了试验处理,取得了一些试验结果。

1.2.1 2010年。示范先正达公司适麦丹4.8%水悬浮剂不同浓度(100、200、300 mL制剂/100 kg种子)、立克秀(拜耳公司)40 mL制剂/100 kg拌种防治小麦纹枯病、根腐病、全蚀病等示范。结果表明,适麦丹、立克秀对纹枯病表现一定的控制效果,但因该试验田病情较轻(对照区拔节期病株率7%,蜡熟期枯白穗率0.00541%),防效未能充分显现,对小麦出苗和生长表现安全,并有促壮效果,后期粒重增加,增产作用显著。而参试普通水稻用苯甲丙环唑杀菌剂拌种,小麦出苗和生长有严重药害。

1.2.2 2011年。示范应用先正达公司生产酷拉斯(噻虫嗪、苯醚甲环唑、咯菌晴三元复配剂)不同剂量(100、200、400 mL/100 kg种子)包衣防治小麦蚜虫、纹枯病、全蚀病、白粉病、赤霉病等和壮苗增产效果。结果表明,酷拉斯种子包衣对小麦蚜虫控制作用明显,4-5月份对照防效仍能稳定在80%以上,随剂量增加而效果提高,由于控虫和促壮双重作用,增产效果显著,处理区增产率达13.77%-16.15%。

1.2.3 2012年。试验拜耳公司高巧+立克秀悬浮种衣剂防治小麦蚜虫、纹枯病、散黑穗病、锈病等试验(高巧600 g/升悬浮种衣剂200 mL/100 kg种子+立克秀60 g/L悬浮种衣剂50 mL和70 mL/100kg种子、适麦丹4.8%F100 mL/100kg种子),结果表明,高巧+立克秀不同用量及适麦丹对小麦纹枯病防治效果显著,拔节期病株率防效为23.32%-29.52%,枯白穗防效39.31-50.55%,对照区枯白穗率14%,立克秀50 mL、70 mL及适麦丹100 mL枯白穗率分别为7.33%、3.47%、1.87%。因小麦蚜虫、散黑穗病、锈病等发生较轻,其他防效未能显现。

2 应用效果综述与分析

2.1 水稻

几年来试验示范结果表明,亮盾、氰烯菌酯、锐胜及组合用药,防治水稻恶苗病效果显著,预防苗期稻蓟马、灰飞虱等,控虫促壮效果也十分显著。能有效减轻水稻大田前期病虫发生程度,减少用药次数。农户在6月中下旬-7月上中旬针对稻蓟马、灰飞虱等开展1-2次药剂防治,如进行种子处理后,这一段时间可以减少1次防治,亩实现农药减量使用60-80 g(纯量计,下同)。仪征市刘集民得植保专业合作社、新集镇壮禾植保合作社等自2010年开始,在商品化集中育供秧应用锐胜与亮盾拌种技术,恶苗病、稻蓟马、灰飞虱等病虫得到有效控制,用药次数明显减少,取得了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2013年,仪征市将锐胜、亮盾应用技术作为商品化育供秧配套技术措施在大面积推广,当年应用面积933.3 hm2,2014年2933.3 hm2,2015年达5333.3 hm2(达机插秧面积的90%以上),有效解决了水稻恶苗病、稻蓟马、灰飞虱等防治问题。

2.2 小麦

几年参试的几种药剂:拜耳公司高巧(吡虫啉)+立克秀组合,先正达公司酷拉斯(噻虫嗪、苯醚甲环唑、咯菌晴三元复配剂)等,对小麦多种病虫(小麦纹枯病、蚜虫、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等)均表现有一定的控制效果,对蚜虫控制作用也十分明显,也是小麦纹枯病防治上一个较好选项。而且,药剂拌种还对小麦生长有一定促壮效果和增产作用,综合效益突出。目前仪征市大面积生产上小麦种子处理应用率还较低,应用前景广阔。如这一技术在生产上普及应用,减少麦田用药1次(防治蚜虫或纹枯病等),即可实现亩农药减量30-50 g,以全市2万hm2小麦面积计,可以减少农药使用9-15吨。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示范应用结果表明,药剂种子处理能有效控制稻麦种传等多种病虫发生危害,是实现农药减量使用的良好技术途径。

种子处理是病虫防治工作上一項常规技术措施,近两年,随着一些农药公司新种衣剂不断面市,使得种子处理效果有了明显提高,也给生产上通过种子处理实现农药减量使用提供了良好机遇。如氰烯菌酯、亮盾,高巧、立克秀等。

目前种子处理剂在生产应用上存在的问题:一是应用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应用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二是农民对应用种子处理技术意识还有待增强;三是目前一些种子处理剂应用成本较高,特别是一些进口产品,在应用效果无法预期和充分认识的情况下,农民更加在意直接投入成本,因此,政府部门能否将其作为实现农药减量使用的切入点,利用农业项目财政资金给予一定补贴,农药企业也要不断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使用成本。

大力发展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是推广应用稻麦种子技术的便捷途径,对于服务组织而言,开展种子处理,不仅可以提高病虫防治效果,还可以较大程度减少病虫防治次数和农药用量,省工节本,更好地促进稻麦生产的农药减量使用工作。

猜你喜欢

种子处理应用与分析
轮机模块化在玻璃钢游艇中的应用与分析
阜新地区谷子机械播种栽培技术
云南怒江州泸水县楤木栽培技术
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关于大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拓展课程的探讨与分析
医院物资条形码全流程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北方耐密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厚朴种子处理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