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媒体时代电视新闻发展趋势
2017-04-21赵晓霖
赵晓霖
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的流行、新媒体的传播,使得受众的生活方式、艺术体验方式、审美体验方式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给电视新闻节目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技术环境下,电视媒体也有着新的发展机遇。虽然传统地盘已被互联网所蚕食,但是电视媒体同样也借助技术融合进入了网络领地,获得了更多元的传播渠道,延伸了电视市场空间,为电视传播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一、电视新闻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多终端收视和即时传播成为现实
首先,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受众将更多通过移动平台收看喜欢的电视新闻节目。其次,移动平台以网络为依托,观众可以随时选择任意时段的电视新闻节目,打破传统电视新闻的时间限制。因此,随时随地收看电视、并根据个人喜好进行定向接收是必然的趋势。
(二)电视新闻节目概念将被视频信息流所替代
电视新闻来源必将更加丰富多样。原本只是信息接收者的广大受众,已经逐渐开始成为新闻的发布者,成为各大媒体新闻来源的巨大资源。例如,随着微博技术的成熟,网民可以随时随地将目睹的新闻事件发布到网络平台上,这种发布方式的直接性、现场性是传统电视新闻无法比拟的,必将使新闻报道更加多元化。
(三)受众参与将进一步增强
受众在网络发达的背景下消费电视节目,主动搜寻、即时互动成为收视中的常见现象,这将革命性地改变电视消费的形态,必然反作用于电视节目的制播,改变电视节目的生产模式。例如杭州电视台的《直播12345》节目通过跟踪消费者对质量问题的投诉,将投诉过程直播,并且作为一个全媒体、开放式的平台,除三屏(电视、网络、手机)互动、多点直播外,受众还可以随时参与到与主持人、嘉宾的对话中。在未来的电视新闻播出中,受众既是观众,又是评论者,甚至能扮演节目制作人,个人制作新闻视频并借助网络传播,还可以在评价、推荐分享、智能化搜索等方面构筑多层次的交流平台。
(四)新闻制作技术的立体化
台湾“动新闻”的出现,充分展示了“虚拟现实”技术的魅力。虽然备受争议,但能够真实地展示出现场的情景,降低新闻制作成本。在民生新闻中,目前国内大多采用演员再演一遍的方式制作;如果采用虚拟技术,用动画制作,可重塑当时的情景。随着3D技术的发展,未来电视新闻可以在3D环境下播放,因此,可以使用3D模拟制作,增强现场感、真实感和视觉冲击力。
(五)收视将实现个性化订制
未来的观众不再是被动地接收,而是主动获取个性化的资讯。对于电视节目的制作者来说,这种需求意味着需要重构节目制播理念和模式,对事件进行更充分、更独家的报道。因此,面向未来,电视媒体要在节目栏目化、栏目频道化、频道专业化的基础上实行全媒体化、个性化经营,根据分层理论和多元需求提供差异化服务。此外,基于强大的网络检索功能,公众会寻求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视角的报道,新闻编排策略必然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二、新媒体的出现增加了电视新闻节目的互动
(一)新闻内容的丰富多元
现在,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多,专业的新闻频道不断涌现,使电视新闻可以按收视对象进行细分,然后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创办不同类型的新闻节目。
电视新闻节目中可以大量地融合报纸、广播、互联网、手机、微博等的内容,既有报纸的解读,广播现场连线,又有网络论坛的互动参与,更有手机视频直播、微博播报等内容,打造多向度、多视角的节目内容。
(二)传播方式的双向互动
新媒体能使受众更好地互动交流,受众具有更多的选择和主动参与能力,短信、电话、网络、微博等为观众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空间,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方式实现了单向线传播向双向互动传播的跨越。
(三)报道方式的社会参与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摄像技术的普及,特别是DV出现后,影像拍摄者由专业人士扩展到普通大众。每一个新闻现场的目击者都有可能成为新闻的报道者,向受众自主发布信息。报道新闻不再是记者的专利,观众拍摄的新闻素材也常常出现在电视新闻节目中。河北电视台的《三农最前线》是一档以农民为服务对象的新闻资讯栏目,2011年4月22日播出的《三农最前线》有一板块《俺们村的老三哥》,就是让普通百姓当“主播”,形式新颖、贴近生活。
(四)直播的常态化
我国电视新闻直播始于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的直播,而非消息类新闻的常态化直播。在当下的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直播的一大特点就是以现在进行时的姿态与新闻事件同步,这种直播应当是大量的、日常化的,一方面以声画文字优势充分彰显直播的魅力,另一方面極大地强化观众的参与和互动。电视新闻现场直播不再仅仅是盛大的节庆活动,也不再是奢华的直播报道,而是常态化的新闻直播。
三、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策略
传统电视媒体受到了互联网冲击已经坐实,要在新媒体环境下求得生存发展不可避免地要进行革新和调整。这不是一种媒介取代另一种媒介的过程,而是传统电视媒体适应新的媒体环境自身动态的演进过程。
首先,创新内容的主题,充分发掘广大网友的智慧,将网络热门话题、事件作为节目线索展开报道;其次,创新内容的叙述方式及讲述风格,用故事化、草根化及本土化叙述方式将“硬”新闻“软”化,既可以增强内容本身的吸引力同时有助于提升节目质量。另外,对信息内容的深度挖掘也是节目内容开发的体现,手机、博客、微信等媒体上的信息大多带有个人色彩且分散、简短,无法做到全方位解读,电视媒体作为专业传播机构能够对离散信息进行梳理、挖掘,给出解释性、分析性报道。
在当前愈加复杂的媒介环境中,媒体领域的竞争越来越凸显了品牌优势的竞争能力。电视媒体要打造自身的品牌竞争力就要通过制作差异化的节目内容和利用不同的传播渠道等方式树立自身独特的品牌形象。而一旦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取得受众的认可,便可以获得高收视率进而取得更多广告主的青睐,在获得经济效益同时提升自身在同行媒体竞争中的优势地位,降低了媒介经营风险。
结语:媒体竞争日益多元化、惨烈化的当前,媒体特别是电视媒体都应该避免陷入盲目跟风、简单模仿的同质化竞争,要根据所处区域的地域、历史文化特色、资源情况,形成地方特色鲜明的省级卫视办台方针。在具体节目、栏目的设计上,一定要认真分析受众市场、资源市场,寻找收视市场的空白点,细分市场,努力打造形成局部竞争力的“产品”,明确定位、不断扩大卫视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