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血压患者用药现状研究

2017-04-21胡君熊存全周红成

科技资讯 2016年36期
关键词:现状研究药物治疗高血压

胡君++熊存全++周红成

摘 要: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高血压的发病率正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目前,药物治疗是控制血压的主要手段,新的降压药物不断出现,复方制剂成分复杂,联用用药方案多种多样,合理选择和应用降压药物尤其重要。该文以此为基础,总结目前国内高血压的用药现状,旨在为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血压 药物治疗 现状研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2(c)-0244-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飞速提高,加之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高血压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超过10亿,而我国至少有2亿高血压患者,超过全球总数的1/5,且正以1 000万/年的速度快速增长,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1]。高血压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因此,加强对高血压的防治和管理,通过各种治疗手段有效合理的控制血压,最大限度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靶器官的损害势在必行。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控制血压的主要手段[2]。随着医学和药学的快速发展,新的降压药物不断出现,复方制剂成分复杂,联用用药方案多种多样,合理选择和应用降压药物尤其重要。有文献报道,90%的高血压患者通过服用药物可将血压控制在安全水平。然而,世界各国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仍然较低,发达国家约为31%,我国仅8.1%,2010年我国门诊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率仅为0.6%[3]。多项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员对抗高血压药物合理应用知识的缺乏、卫生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力、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等是导致控制率低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除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外,非药物治疗的干预也非常重要,如改善自己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4],不仅可以提高降压效果,还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1 高血压治疗现状

高血压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即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适量运动、健康饮食、心态平衡、控制体重等。不管是哪一危险层次的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治疗都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单一的非药物治疗主要针对低危高血压患者。

抗高血压药物是高血压治疗的主要手段。我国常用的降压药物主要包括6大类[1]:钙通道阻断药(CC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药(ARB)、β受体阻断药、利尿药,以及由上述药物所组成的固定配比的复方制剂。除以上常用药物外,还包括直接扩血管药、抑制交感神经药。还有好多处于研发阶段的降压药物,如选择性醛固酮受体阻断药依普利酮、多巴胺受体激动药非诺多泮、肾素抑制素阿里克伦、内皮素受体阻滞剂波生坦、中性内肽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NEP-ACE)双重抑制剂等[5]。

除降压新药的研发外,基因治疗及继发性高血压的介入治疗已成为近些年来高血压治疗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基因治疗不仅可以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而且还能从根本上找到高血压发生的原因、控制高血压发生,同时可能从基因层面干预治疗,最终有效控制高血压的家族遗传性倾向。

2 降压药物应用现状研究

尽管降压药物的种类很多,但要想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除了遵循一定的用药原则,还应该有合理的用药评价体系(如经济学评价、药效学评价等)、用药安全的监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高以及各级医院(卫生服务中心)对高血压的有效监管等。做到患者、医生和医院三者之间相互作用,促进合理用药。

2.1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结构和趋势分析

该研究主要通过调研或者资料整理等方式,对所属区域或单位高血压人群每年使用的抗高血压药物的频次进行排序,得出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结构和变化趋势。统计学调查发现医院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额逐年升高,且CCB、ARB和β受体阻滞剂3种药物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2.2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分析

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联合应用的方案在临床上更是层出不穷。然而大部分抗高血压药物都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有的甚至影响到患者的依从性,迫使患者停止用药或更换用药方案。因此,对抗高血压药物应用过程中不良反应的调研,有助于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和用药的个体化。

2.3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疗效及不合理用药分析

高血压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目的在于控制血压,保护重要脏器,最终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死亡率。而当下各级临床机构由于医生对抗高血压药物药理知识的缺乏以及药品利益的驱动等,不合理用药的现象日益严重,甚至出现同类药物重复用药的现象,不考虑联合用药的合理性,盲目地追求使用药物种类的数量等。

3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发展趋势

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加上其应用的复杂性,单纯从某个方面来研究或评价它都会带来严重的片面性。因此,对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研究变得越来越综合,即我们在调研的时候,既要考虑到它的疗效和合理性,又要考虑到经济学,还要从依从性等角度分析疗效不佳的原因,另外,在治疗的过程中,患者能否耐受不良反应也应考虑在内。

高血压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高血压药物新药的研发、用药原则的改善、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用药的经济学评价、疗效评价等方面。然而,国内的研究尚缺少针对某一地区尤其是社区的用药研究。

参考文献

[1] Kearney PM, Whelton M, Reynolds K, et al. Global burden of hypertension: analysis of worldwide data[J]. Lancet,2005,365(9455):217-223.

[2] 刘力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08.

[3] Sliwa K, Stewart S, Gersh BJ. Hypertension: a global perspective[J].Circulation,2011,123(24):2892- 2896.

[4] BLACK H R, ELLIOTT W J, NEATON J D, et al.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and Early Blood Pressure Control in the CONVINCE Trial[J].Hypertension,2001,37(1):12-18.

[5] 張洪存,胡晓杰,冷红梅.承德市1210例高血压患者院外服药情况[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3):293-294.

[6] 华焱坤.上海市长白街道4876 名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调查分析[J]. 医学信息,2008,21(6):879-882.

[7] 李坤,梁会营,李恂,等. Morisky问卷应用于社区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0(11):1067-1070.

猜你喜欢

现状研究药物治疗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我国卫生监督机构人力资源现状研究
创业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研究
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探讨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高血压界定范围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