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报纸如何避免同质化

2017-04-21芮传荣

新闻世界 2017年4期
关键词:同质化

芮传荣

【摘要】媒体竞争,要坚持内容创新。在同城媒体竞争中,只有强化避免同质化意识,给足版面保障,发掘人的潜力去创新报道方式方法,方可赢得读者用户。

【关键词】同质化;版面策划;皖江晚报

在同城媒体竞争中,如何避免同质化,办出自己的特色,是媒体人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近几年来,《皖江晚报》树立内容创新意识,积极从避免同质化角度切入,主攻本土民生新闻,在版面设置上扩容予以空间保障;采访上以策划为先,捕捉个性新闻,从而形成自身特色,吸引读者用户。

一、坚持内容创新,避免同质化

《皖江晚报》是马鞍山日报社的一张子报,除此,该报社还有《马鞍山日报》、新媒体、网站等。在互联网大潮汹涌而至的今天,各个媒体深知内容创新才是制胜法宝。《马鞍山日报》突出党报定位,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把新闻宣传做强做精,向重点报道和深度报道发力,以强化舆论引导,提高权威性;新媒体强化突出“新”字的定位,重点是迅速发布社会资讯,提高时效性,向抢占舆论阵地方向发力。

在此背景下,《皖江晚报》强调要主动适应媒体生态的变化,积极打造晚报的新闻精品力作。那么,如何打造?如何找准切入点?对此,《皖江晚报》进一步认识和强化自身的定位,把握定位属性,从避免同城同质化入手,创新报道方式方法,以赢得读者。由此,《皖江晚报》近年来办报的定位日益巩固且强化,这就是进一步立足晚报性质,凸显都市品位,侧重民生服务,突出深耕本土民生新闻,形成自身特色,从而避免和同城党报等其他媒体的同质化。

避免同质化,突出深耕本土民生新闻的定位进一步明确后,第一步具体措施就是要在版面布局上予以保证,彰显特色。为此,《皖江晚报》调整版面,如一段时期设置了六个民生新闻版,占了每天总版面的近三分之一,并明晰了各版面的主题,一是积极与市民面对面相互交融,力争办一张有温度的报纸。如“坊间”版,主题聚焦社区邻里,开设“喜乐坊”栏目,新闻采写扎根街道巷陌,接触社会各界,分享百姓新鲜事、快乐事,关注百姓烦心事、困难事。再如“热线”版,重点打造“一拨就灵”、“市民心声连线”、“帮你办”等栏目,关注民生保障、百姓维权等关系百姓生活的问题,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监督的作用,为百姓分忧解难。二是积极与市民同呼吸共命运,力争办一张有热度的报纸。如“城事”版,其主题是把握城市脉动,关注和及时解答关系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热点话题。如“民生”版,主题贴近百姓生活,传播民生资讯,解读民生政策,及时为读者传递政府部门出台的民生政策措施,并及时跟进报道民生重点工程。三是积极提升引导力,力争办一张有深度的报纸。如“深读”版,主题聚焦全市热点焦点话题,主打本土深度新闻,如对突发新闻事件的深度调查,民生热点话题的跟进追踪等,做到全面梳理,细致挖掘,为读者及时提供最权威、最全面、最准确的解读。

灵活的版面设置,为突出深耕本土民生新闻,避免同质化提供了坚实的舞台,既给读者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也为广大采编人员指明了工作方向。

二、深耕本土民生新闻,加强策划

进一步明确定位、扩容版面等举措,为避免同质化提供了空间保障。在此基础上,还必须紧紧围绕定位,以创新策划为先,不断谋划,推出有别于他人,且胜人一筹的新闻精品,才能真正达到避免同质化办报的目标,以赢得读者用户。

避免同质化,深耕本土民生新闻,首先要在同城同题的新闻报道上进行策划,使新闻报道有别于他人。因此,要转换视角,采编的新闻报道要与众不同,独树一帜,这样才会降低同质化率。“两会”是同城各家媒体都要面临的新闻战役,《皖江晚报》立足创新报道方式,策划推出了“小记者跑两会”活动。《皖江晚报》萌芽小记者通讯社拥有中小学生记者数千名。抽选的数名小记者在记者的带领下,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寻找中心工作与人民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展开报道。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小记者们以孩子的视角将“所见、所思、所闻、所得”采写成新闻,进行报道刊发。这样独特的报道形式,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关注,也为“两会”带去了一股清新之风。

民生工程报道,同样是同城媒体竞争的热点,同质化报道极易出现。《皖江晚报》创新报道方式,别出心裁,策划推出了年度民生报道专栏“美美有‘画说铿锵民生行”。这个栏目的每一篇稿件,都由记者深入现场挖掘最富感染力的故事,配上编辑铿锵的点评和有趣的漫画,向读者讲述一个个生动活泼的党和政府关心民生幸福的故事,既传递了城市温暖爱心,又让读者有了悦读的体验。

避免同质化,深耕本土民生新闻,其次要立足当今社会大背景,进行理性思考,在深层次上进行策划,以传播更多有用的信息,引起读者关注和思考,力促新闻作品胜人一筹,有高度有厚度。

《皖江晚报》曾推出了“舌尖上倡议”的报道,同时发起了“少点一盘菜,认捐一袋米”的公益活动,使130多户困难家庭收到了爱心人士捐赠的大米、食用油、电视机等。这样的策划,就是立足当时的社会大背景,紧扣中央反对奢靡之风、反对大吃大喝的精神,以节俭、温暖为出发点,倡导社会主流价值观,提升纸媒形象,而开展的新闻深层次策划活动。在活动中,记者对每一次捐赠都进行了跟踪报道,挖掘出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并给予大篇幅的报道,弘扬社会正能量,赢得了广大读者的点赞。

在夏季高温天,《皖江晚报》根据社区人员探望孤寡老人这一线索,及外地出现孤寡老人在家热死的事件,在当今社会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友善的理念引导下,精心策划推出了“敲门行动”新闻报道方案,号召志愿者每天和社区孤寡老人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状况,给予帮助。策划一经刊发推出,众多志愿者和社区人员加入到了“敲门行动”中,记者随即跟踪采访,按系列报道形式,组织予以刊发。这组策划报道,在社會上产生了良好反响。

三、充分发掘人的潜力

避免同质化,还应充分发掘人的潜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出新颖独特的新闻精品力作。《皖江晚报》制定了严格的考核规定等制度,以考核为促动,通过考核拉开收入分配上的差距,让能干、肯干的人在收入上得到实惠,在荣誉上得到体现,从而充分激发广大采编人员的潜力,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与此同时,报社还经常开展各种新闻采写竞赛活动,鼓励大家写好稿、写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如《皖江晚报》开展的“抢头条”活动,就有效地提升了记者深入采访的工作作风,有力地激发了记者捕捉个性新闻的能力,扭转了新闻稿件质量一般的状况。在开展“抢头条”活动期间,为了能让自己采写的新闻排上今天的头条,每天都有五六个记者在内部微信群里发新闻线索“抢头条”,多的时候能有十多个记者同时在抢。据统计,报社内所有的记者都有参与“抢头条”活动的记录。通过“抢头条”活动,为晚报各民生版面提供了一大批本土民生类重大新闻、热点事件等优秀稿件,大大提高了纸媒与本地市民百姓的粘合度,使深耕本土民生新闻的理念在广大采编人员中不断得到深化,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媒体的持续健康发展。

避免同质化,创新新闻报道方式方法,深耕不同内容侧重点,满足了读者用户的需求,这对于各媒体来说,可以在一个区域内树立各自的特色个性,提升品牌形象,赢得读者用户;对全报社整体来说,可促使各子报、网站等将触角延伸到经济社会各领域,充分发挥舆论主阵地的引导作用,在各社会层面传播倡导正能量。

猜你喜欢

同质化
同质化管理在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青年写作同质化现象”二人谈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非遗研修“同质化”?心态该改改了
中国古籍出版的探究
浅析电视真人秀节目同质化的表现及成因
谈电视文艺编导创新能力的提升
网络视频直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出版产业供给侧改革初探
陕西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专业同质化问题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