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建构
2017-04-20凌燕
凌燕
摘 要:随着近几年来教育改革的不断实施与新课程标准的推进,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越来越注重教学效率的提升。小学英语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教学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今天大家就来讨论一下在当前形势下,教师应该如何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希望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效率
一、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认为自己才应该是课堂的主体,应该是自己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学生不能对自己所讲的内容有疑问,这种教学形式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也不愿意主动去学习,教学效率大打折扣。因此,要想构建高效的英语课堂,首先教师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举例而言,在进行课文教学时,传统的教学过程都是教师给学生把课文读一遍,然后给学生解释其中每一个单词是什么意思,课文讲得很详细,学生看起来也听得很认真,但是过几天就又忘光了,如果教师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进行预习,预习完之后自己去查每个陌生单词的意思,那么教学效率应该会更高一点。
二、在教学中融合游戏的元素,吸引学生的兴趣
学生无论是什么游戏都能学得很快,但是一到学知识的时候就出现了各种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学生对课堂的兴趣不高。因此,教师可以把学生感兴趣的游戏融入教学中去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举例而言,在进行单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可以开展一个单词记忆大赛,教师随机说出一个中文词语(例如:苹果,教室),看看哪个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跑到讲台上把对应的单词准确地写到黑板上,对表现最好的学生进行一定的奖励,这种比赛的形式更能吸引学生对于英语单词学习的兴趣,比赛的形式也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使他们更愿意投入到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去,而且这样的形式也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只有把知识融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中,教学效率才能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游戏的元素来吸引学生的兴趣。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
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学习过程中去,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把课程知识的学习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机联系,从而发现英语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也能吸引学生对于课堂的兴趣,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举例而言,在进行I like dogs这一节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小动物的视频吸引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在学生都进入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之后教师就可以开展教学了,首先问学生几个问题:“既然大家都对小动物这么感兴趣,那么谁知道怎么用英语来描述小动物呢?”教师把问题抛出之后学生都会投入讨论的过程中,这种教学形式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准确把学生带入教学过程中去,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提供了很大帮助。
四、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众所周知,学生在学习语言的时候是有所差异的,如果教师一直使用相同的教学手段设置相同的教学目标,那么有的学生可能会觉得课堂难度过大自己完不成任务,而有的学生觉得课堂难度太小而产生骄傲的情绪,这对于教学的开展是很不利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分层教学的策略。可以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实施:我们拿英语中简单的阅读来进行举例,对于英语程度比较好的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并让他们独立解决阅读中的一些陌生单词;对于程度相对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每个人负责一段内容或者是一句话的翻译与讲解,通过这种形式来读通全文;对于英语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重点进行引导,告诉他们怎样学习更有效果。这种对于不同学生采取不同教学方法的形式我们称之为分层教学,它能够让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也能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五、多元化评估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口头禅往往是“你怎么这么笨,什么都不会”,这种形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多元化的评估形式,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之后让其他的学生对这个学生所给出的答案进行评价,按照回答得比较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进行评价,既肯定了学生的努力,又对学生进行了督促,引导他们如何改进。这种评价的形式比教师评价要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可以让学生喜欢英语課堂。
总之,随着近几年来教育的不断改革,教学效率也成了老师课堂教学的重点,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来构建一个高效的英语课堂呢?以上的内容是个人在教学中的一点点总结,只要教师切实注重学生的感受,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那么英语的教学效率一定会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小燕.浅谈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5).
[2]赵娜.综合新课改,浅谈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J].文摘版(教育),2015(4).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