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2017-04-20董燕
董燕
摘 要:生本课堂学习方式的研究,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其深层意义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生命的价值。构建生本课堂,努力营造平等、民主、激励、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浸润其中,自主地学习,积极地参与,主动地探究,自由地放飞心智与心灵。
关键词:生本课堂;理念;尊重;综合能力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发展的首要条件就是具备学习能力。生本课堂学习方式的研究,既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其深层意义就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生命的价值。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善于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课堂教学主张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下进行,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汉语拼音是帮助儿童学习普通话和识字的翅膀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在轻松的环境中愉快地学习。我在教学中想出了一系列的好办法:念儿歌、说顺口溜:“圆圆脸蛋羊角辫,张大嘴巴ɑɑɑ。”玩卡片:自己制作拼音卡片,让学生进行换声或换韵练习;做游戏:看老师的手式猜声母,从而区分形近声母b、d、p、q;看老师的嘴型猜韵母,从而区分形近韵母iu、ui、ie、ei,并进一步巩固复韵母的发音方法——由前面的单韵母滑向后面的单韵母;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让学生熟练地拼读音节,一定要教会他们直呼音节的方法:“声母支好架,韵母跟着发,前后一口气,千万别分家。”并在课堂教学中反复练习,使学生真正从不会到会,从不能到能,并逐步提高速度,完成从拼读到熟练直呼的过渡。
二、激发兴趣,掌握规律,让学生快快乐乐地识字
1.采用多种形式,发挥学生识字的潜力
实践证明,学生对要做的事情感兴趣,积极性高,潜力发挥就大,学习效果就好。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学生喜爱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猜谜语:如“一口咬断牛尾巴”是“告”;“一人卧在云彩上”是“会”;作比较:如学生容易混淆“乌”和“鸟”两个字,通过比较后,学生发现“鸟”字里面的点就像鸟的眼睛,“乌鸦”虽然也是“鸟”,但它全身乌黑,看不见眼睛了,所以不写点。多联想:如“渴”这个字不容易记,用联想法可以这样记:口渴了想喝水,所以,左边是三点水,右上方的“日”表示太阳,太阳当头照,人能不渴吗?
2.教给工具,反复练习,提高识字的效率
课本的编排也是先易后难,步步深入,由笔画简单的独体字到合体字。汉字的构成都是有一定规律的,如木字旁的字多与树木有关;三点水的字多与水有关。为了让学生真正学会一个字,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反复练习,如组词、造句、找朋友、谜语猜字、认读、默写、临写、填空、一字开花等,使每个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都能学得自觉,学得主动,学得灵活,学得轻松,学得得心应手,快快乐乐地达到识字的目的。
三、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以情感人,在阅读中产生心灵的共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心灵的共鸣。”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声音,生动地再现文章的思想内容,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引起共鸣,激起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作者心灵受到某种情感冲击而成的,读文章的过程就是一个情感陶冶的过程。
2.精心设计问题,在阅读中训练学生的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要设计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能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从而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探求新知。如教学《司马光》一课,我问学生“你认为还有什么办法能救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司马光的办法是让水离开人,还可以想办法使人离开水。精心设计的问题能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读为主,以读促理解,在读中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一堂真正的阅读课应该是“书声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学生读书要靠自己读懂,而不是靠教师讲懂,因此朗读应该是带有浓厚个性化色彩的。朗读的形式很多,有指名读、自由读、引读、分角色读、齐读、模仿读、领读;在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以读促理解。
四、在说话、写话中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说话写话能锻炼口语表达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听说习惯,从而达到“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的效果。
看着孩子们一篇篇生动有趣,充满童真童趣的习作,作为教师,批改这些习作就如同在欣赏一件件珍贵的艺术品,使你不由得想把热情洋溢的评语和小作者一同分享。
总之,构建生本课堂,就是要努力营造平等、民主、激励、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浸润其中,自主地学习,积极地参与,主动地探究,自由地放飞心智与心灵。
参考文献:
[1]龙冬玲.以生为本,让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小学“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案例[J].新课程(下旬),2014(1).
[2]刘海燕.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人[J].教書育人,2015(16).
编辑 贺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