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

2017-04-20莫静

新课程·小学 2016年12期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小学

莫静

摘 要:在小学教育中,品德与社会教育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这对于孩子们的未来发展和良好品行的培养具有关键作用。不仅关心学生能够学到多少知识,更关心学生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尤其是在思想品德方面,培养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就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支持。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

品德与社会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具有重要作用,是一门比较综合的课程,以学生所熟悉的社会生活为基础进行教学,对促进学生的思想成熟有重要帮助。小学思品教学要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就必须充分把握好课程的核心,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思想教育,教育学生如何生活、如何做人。

一、把握好品德与社会的综合性特点

要想实现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就必须要把握好其综合性的特点,实际上,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极其复杂的学科,所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多彩的,例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等。教师需要把握好这种综合性特点,筛选出适合学生的内容来进行讲解,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积极健康、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并引导学生学会热爱生活、享受生活,做一个有价值的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和教师是教学的两个关键点,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把生本教育实践到课堂之中,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必须要注重让学生进行感知和体验,鼓励学生开动脑筋,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也有重要作用。

二、把握好品德与社会的开放性特点

要实现品德与社会课堂的有效教学,教师就必须要把握好其开放性的特点,并把教材与现实生活做紧密的联系,反映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本门课程的说教性比较浓,如果教师一直按部就班地讲解理论知识,学生就会感觉厌倦,长此以往,甚至会出现抵触心理,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极为不利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增强课堂的活力,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构建出开放的思品教学模式,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也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必须对课程内容的核心进行精准把握,不要局限于传统的思品教学模式之中,要拓宽教学渠道,积极搜集一切对教学有用的材料,并对材料加以总结,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与此同时,也应当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活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例如,可以把全班同学进行分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话题讨论,再由组长进行总结,最后每组派出一个代表,到讲台上为全班同学进行展示。为了营造活泼的氛围,也可以采用课堂游戏比赛和角色扮演的教学手法,从而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这是一举两得的做法,能够让学生在娱乐放松的同时学习品德与社会知识,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学习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三、把握好品德与社会的实践性特点

把握并利用好课程的实践性特点,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法宝,在品德与社会教材所选用的内容,基本上是面向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的,丰富多彩而且十分宽泛,教师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课程内容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教材的这种设置方法的好处是,学生能够对教材产生一种亲切感,而且能够快速融入教学氛围之中。与此同时,教师在讲课的时候,需要从生活经验出发,把生活中的德育教材全部发掘出来,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完善,这种完善是建立在教师和学生紧密交流的基础上的,教师需要把握好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并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调整教学方案,让其变得更加适合。此外,我们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些实践活动的机会,让他们走出教室、走出学校,从而走进社会,走进大自然,去亲自感知生活中的美好,开阔自己的眼界,例如,可以进行敬老院看望老人活动、农村参观活动和工厂访问活动等等,在活动的同时,教师需要教育学生一些道理,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品德与社会教学。

四、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开展教学

要想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就必须注重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学生在个体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不能够把所有的标准和要求严格落实到所有学生身上。另外,每个学生都来自于不同的家庭环境,他们的成长历程是不同的,这就造成了学校教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了保证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必须要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水平制定相关的教学目标,从而让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具体到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在课堂上贯彻生本教學理念,把学生放置于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交流协作和独立思考,提升他们的课堂参与度,并在课堂活动之中为他们讲述道德标准,提升他们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水平,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总而言之,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极其重要的课程,这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十分重要,教师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不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而不断努力。

参考文献:

[1]高峡,赵亚夫.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新思路[J].中国教育学刊,2003(4):33-35.

[2]姜志东.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辨析[J].考试周刊,2013(75):180-181.

编辑 贺轶群

猜你喜欢

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小学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