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
2017-04-20宋萍
宋萍
摘 要: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在数学范畴中,推理被具体分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和合情推理,每一种推理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然而对于推理能力还处于萌芽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要想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必须采取恰当的措施。而哪些措施才是恰当的,就其措施具体地谈一谈。
关键词:小学数学;推理能力;逻辑思维
任何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同样如此,尤其是面对数学推理能力刚刚萌芽的小学生,教师一定要注意培养的方法和手段,根据小学生身心和思维能力发展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推理能力的训练。
一、接触数学推理
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数学推理知识与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的相互矛盾,使小学生在进行数学推理时特别吃力,同时相对枯燥的理论性知识也常常使小学生丧失对其的学习热情,基于小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要特别注意小学生在初次接触数学推理知识时的状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小学生爱上数学推理,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从一开始便对其产生抵触心理,那么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就会举步维艰。而怎样的教学方式才是适合小学生呢?其一,教师可以将游戏加入到数学推理知识的学习中来,每个小学生都是爱游戏的,如果教师用有趣的游戏将抽象的、枯燥的推理知识包装起来,那么学生便可在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高效地、主动地去学习和掌握数学推理知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中“亿以内数的读法”时,教师可利用“绕口令竞赛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推理出“末尾有零”“数中间有零”的不同读法规律,诸如,“24960000这个数字怎么读呢?这样读……”“6407000这个数学怎么读呢?这样读……”“85000300这个数学怎么读呢?这样读……”等,通过绕口令游戏,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推理出“亿以内数的读法”。其二,教师可在导入环节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就是在教学的开始给学生提供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教学情境,这样学生会不自觉地联想和挖掘生活中的情境,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这样在已有图式的基础上,学生有话可讲,有生活经验可循,便会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推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去。例如,在学习乘法分配律时,教师也在导入环节向学生创设一个“给浴室铺白色和蓝色瓷砖”的情境,引导学生用不同的算法算一算要买多少块白砖,多少块蓝砖,以得出乘法分配律的一般规律。然后,也可利用演绎推理的方法让学生运用乘法分配律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二、巩固、练习数学推理
对于任何知识的学习,练习、巩固这一环节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只将“练习巩固”局限在做练习题等笔头上的练习,但是学习数学推理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应试,更多的则是为了处理和解决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因此,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推理知识去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便是培养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因为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以户外实践活动为主。学生从狭窄的、拘束的教室走向宽阔的、自由的户外时,首先他们的身体是放松的,其次,他们的眼界和思维是开阔的,不再仅仅把视角放在三尺讲台上和数学课本中,因此,在这样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最活跃的。此外,与集体教学模式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主要以个人或团体性的活动为主,可见这时学生将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单方面的讲授知识,而是主动地在实践活动中去探索知识。
三、形成数学推理习惯
数学推理习惯的养成是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的最高境界,学生只有养成这样的习惯,才会在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推理知识去处理一些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将大幅度地提升。然而要促使学生养成数学推理的习惯,教师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過程,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探索、动手、动脑的时间和空间,只有在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前提下,学生才会自主地将其融合自己的生活、学习习惯中。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处理问题时,不要盲目地下结论,要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只有在正确观念和方法的引导下,在推理习惯的驱使下,学生的数学推理能力才会不断提升。
综上所述,本文从接触数学推理到巩固练习数学推理再到最后的形成数学推理的习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掌握数学推理知识,提升数学推理能力,可见数学推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巩固练习,数学推理能力才会与日俱增。
参考文献:
[1]杨文豹.浅析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J].新课程(上),2016(4).
[2]贺淑荣.培养小学生数学推理能力策略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6(4).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