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7-04-20符夏红李永明
符夏红+李永明
摘 要:课堂教学是实践新课程的重要阵地,而教学模式的先进与否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依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通过创新、探索和实践,摸索出“营造探究氛围—体验探究过程—培养探究精神”的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
关键词:体验式;探究教学;教学模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近几年来,笔者对探究性教学的模式和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实践,并摸索出了“营造探究氛围——体验探究过程——培育探究精神”的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笔者结合教学实际,简述我的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
一、创设探究情景,营造探究氛围,点燃探究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说问题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情景便是促使探索的动力与“调味剂”。我们作为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要创设探究情境,设置教学内容和学生内在需要的“不平衡”,从而积极营造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敢于标新立异、天马行空地驰骋想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以“自然奇观”为专题,以具体、形象的语言分别描写天下奇观钱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南国风光“鸟的天堂”和绚丽多变的火烧云。这几篇文章都描写了自然界的美景、奇景,画面感很强,因此,笔者积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认真揣摩、品味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大自然的美。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使学生油然而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如在《观潮》中有“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等语句,笔者积极引导学生想象,“白线”“水墙”是什么样子,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形容。
二、传授探究方法,体验探究过程,掌握探究技巧
体验式探究教学模式,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通过积极引导学生探究,把学习的主体地位归还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充分享受“我的课堂我做主”的感觉。通过下面三个流程,使学生在一次次的体验探究过程中,逐步掌握探究的方法和技巧。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阅读质疑是指学生有目的、多层次读课文,边读边想,把读文本的感受、体会及遇到的问题在课本上标记出来,在课堂上提出来大家讨论。刚开始学生质疑的胆量不足,自主探究的能力欠缺,笔者就努力在课堂上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根据每一课时的“三维”目标,及时提出学生自主探究的范围、要求,从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层次去质疑,由题目中的关键字到整个文本,从正确到流利再到有感情朗讀,从语文文字到感情的流露,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多元互动,使学生乐于合作探究。在学生个体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入小组合作学习,发挥集体探究的力量。此时教师走进学生的合作中,听听孩子们的见解,适时鼓励,适时提醒,让学生能大胆发表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交流自己的探究收获。在多元互动时,教师做到心中有数,针对不同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展示,让多数学生有发言表现的机会,收集学生学习中的疑惑和障碍,确立课堂下一步学习的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乐趣,使学生乐于合作探究,体验交流合作的乐趣。
训练检测,注重目标探究效果。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达标训练,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知识要点,能结合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在训练检测时我遵循以下两点,一是检测题目紧扣目标。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课本学习目标,选择适度、适量的习题,练习题目要有针对性、层次性、量力性、典型性。分基础题和挑战题。二是检测方法灵活多样。有课堂过关、课后过关;有自编习题和配发的习题;有课文质量调研题及单元质量调研题等等。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进行口头、书面表达或动脑、动手练习。
三、享受探究成果,养成探究习惯,培育探究精神
教师及时评价鼓励学生的表现能使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学生一般以表扬为主,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享受到探究的成果。如在《鸟的天堂》第二课时,我问学生“这茂盛的大榕树为什么能成为鸟的天堂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各抒己见,最后相继得出“树大叶茂,鸟能筑巢;环境幽静,适合孵卵;紧挨大树,不愁食物;农民爱鸟,不受伤害”等理由,我及时评价说,同学们回答相当全面,说明学生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能结合实际合理分析问题。
体验式探究教学是笔者探索尝试的一种新颖教学方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养成学生学习新知识和热爱学习的习惯,使他们在享受探究成果的同时培养创造精神、探究精神,达到“自能读书不待教师教”的美好境界。
参考文献:
[1]李吉林.情境教学法[M].江苏出版社,2010.
[2]沈建.体验性:学生主体参与的一个重要维度[J].中国教育学刊,2001(4).
编辑 孙玲娟